APP下载

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的词法分化

2011-08-15周北南兰小云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词法古汉语范畴

周北南,兰小云

(1. 毕节学院 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贵州 毕节 551002;2. 遵义师范学院 中文系,贵州 遵义 563002)

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是以表示人体移动义为主的一类动词,它们主要有“往”“去”“来”“归”“走”“步”“从”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典型位移动词首先保留了它们的动词属性,其次,它们又都经历了多次的词法分化,而不仅仅是历时语法化。历时语法化只是它们分化的方向之一。关于这些位移动词的语法化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这里不再列举。

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的词法分化是说这些动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派生出不同的词法特征,如名词性、形容词性、介词性、助词性、连词性等。当然,不同位移动词的分化方式、分化结果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甚至有些基本位移动词语义变化了,词法也发生了分化,但却仍然保留了明显的动词性特征,如“跑”“行”等。

现代汉语认为位移动词是动词的一个封闭小类,目前各家说法不一。张斌的《现代汉语实词》根据行为主体或客体是否发生位置移动将动词分为“位移”和“非位移”两大类。位移动词,如:走、飞、跑、逃等;非位移动词,如:坐、躺、放、摆、进行、停止等。邢公畹在南开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汉语学习班上作的《怎样学好汉语》专题讲座中将汉语的不及物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移动位置动词’,如:‘跑’、‘跳’、‘走’、‘飞’、‘滚’等;一类是‘不移动位置动词’,比如:‘坐’、‘站’、‘躺’、‘睡’等。”其中的“移动位置动词”就是宽泛意义上的位移动词。陆俭明在《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一文中认为:“含有向着说话者或离开说话者位移的语义特征的动词称之为‘位移动词’”。这是目前对位移动词较为完整的定义。影响较大的成果是齐沪扬的《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该书对空间系统的很多问题作了全新的阐释,帮助我们将“位移”这一概念放入时间、空间系统中深入研究,对于本文研究位移动词的词法特征很有启发。单纯研究古汉语位移动词的论文不多,目前我们见到的相关文章是朱习文的《甲骨文位移动词句句型结构》。其中,作者归纳和讨论了十八个位移动词:至、出、往、延、于、从、涉、归、来、去、步、入、先、行、复、走。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选取词法分化明显的七个位移动词展开探讨。

一、动词性

动词性是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的基本词法特征。在句子中主要作谓语。不仅甲骨文,先秦文献中也有这些位移动词的大量用例。(以下未标出处的例句引自朱习文《甲骨文位移动词句句型结构》)

甲戌卜,不贞,王勿往。

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孟子·滕文公下》

贞,王勿去刺。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

王曰,其自东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戊寅,子卜,丁归在川人。

十有一月朔巡守……归,格于艺祖,用特。《书·舜典》

循墙而走。《左传·昭公七年》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辛酉卜,尹贞,王步自商无灾。

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书·召诰》

王往省从北。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诗·邶风·击鼓》

近代汉语中,动词性还是这些位移动词的主要特征,虽然这时候它们已经产生了相关的分化。下面用例都是来自近代汉语语料。

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韩愈《感春》诗之一

早晚要去那里走一遭,不若和你同往如何?施耐庵《水浒传》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韩愈《剥啄行》

今自抚踵至顶以去陵虚,心往而勿已,则四方上下,皆无穷也。宗炳《明佛论》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韩愈《琴操·别鹄操》

爹去吃酒到多咱晚来家?《金瓶梅词话》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韩愈《琴操·别鹄操》

从小在外,今日方归。施耐庵《水浒传》

八月壬午,辟弃城走,载妻与妾,包裹稚乳。韩愈《元和圣德诗》

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王实甫《西厢记》

马二先生步了进去。吴敬梓《儒林外史》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杜甫《石壕吏》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现代汉语中这些位移动词的动词性特征仍然很明显,有些还常用,而另一些主要在惯用语中出现。

从语义上看,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主要表示人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即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位移。《说文解字》解释说:

往,之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去,人相违也。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本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走,趋也。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步,行也。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从,随行也。本义:随行,跟随。来,至也。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尔雅》

归,返也。返回,回到本处。《广雅》

其次,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所表示的语义域也可以看作源认知域,是产生其他认知域的本源,也是产生其他词法特征的基础。下面我们将逐一论述。

二、名词性

名词性是这些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最先分化出来的词法特征。上个世纪的汉语学者差不多都把这种现象看作“名物化”或“名词化”。他们认为:从意义上看,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和形容词已经由“行为范畴”或“性状范畴”转入“事物范畴”;用作主宾语的动词形容词具有一系列的“名词的词法特点”;并且失去了动词形容词的全部或一部分词法特点。当时,尽管朱德熙先生并不赞成这种观点,不过,“名物化”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正好说明了这些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具备了某些名词性的词法特征。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词的概念功能是在其历史发展中逐渐获得的,是语词概念化的结果。所以,这些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的名词性也可以说是它们长期概念化的结果。概念化一般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认知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也就是说,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因此,我们认为这些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的名词性也是由“行为域(范畴)”向“事物域(范畴)”的映射,由“空间域(范畴)”向“时间域(范畴)”的映射。基于此,这些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也便具有了名词性词法特征。

除隐喻外,认知理论中转喻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转喻是在同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性。其中,理想化的认知模型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完形,完形的各个部分能互相激活,即部分能激活整体,整体能激活部分。转喻的心理基础是“相邻原则”和“凸显原则”,其认知方式是以事物易感知和易理解的部分来代替事物的整体和事物的一部分。举例如下:

不慕往(昔时;过去)。(《荀子·解蔽》)。句中“往”表示时间域,是由其源认知域、即位移的空间域映射而得,是隐喻的结果。因为时间的过去到将来可以看成一条时间路径,位移的起点到终点是一条空间路径,两条路径在认知上获得了极强的相似性,为空间域向时间域映射提供了心理依据。下例中“往”、“去”、“来”等相同。

不嫁义郎体,其往(后;以后)欲何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自今已去(后;以后),国家永无南顾之虞。《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未知从今去(后;以后),当复如此不?《游斜川》

匪棘其欲,遹追来(往昔,过去)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知来(未来,将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天下同归(结局;归宿)而殊途。《易·系辞下》。句中“归”表示事物域,指事件的结局,是由其行为域的行为终点隐喻而得。句中“殊途”是指不同的路径,也间接证明了“归”是路径的终点和归宿。同时,句中“归”也实现了转喻,转指行为的结果,根据凸显原则,凸显了路径的终点,事件的结局和归宿。下例同。

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覩归(结局;归宿)。《史记·李斯列传》

太史公牛马走(自称的谦词。犹言仆),司马迁再拜言。《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句中“走”转指与行为相关的人,即司马迁自己,由其行为域转喻而得。也就是根据相邻原则,用行为转指了行为者,因而,“走”获得了名词性特征。下例“走”、“从”等同。

我议欲板筑,群走(仆人)皆不怡。《建德新墙》

齐子归止,其从(指随从的人)如水。(《诗·齐风·敝苟》)。

倾山尽落,其从(指随从的人)如云。《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或百步(两次举足为步)而后止,或五十步(两次举足为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句中“步”转指与位移有关的距离,即一只脚位移一次的距离,根据相邻原则,由其行为域转喻而得。下例同。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三、形容词性

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的形容词性词法特征的理据主要也是隐喻的结果,即空间认知域向时间认知域映射,如下例“去”、“来”等,上文已解释;具体认知域向抽象认知域的映射,如下例中“从”,本义指随行和跟随,是具体的行为域。但是,随行和跟随在两个人的行为中又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也就是顺从的、次要的,这就为抽象认知域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依据。

仆去(过去的)月谢病,还觅薜萝。吴均《与顾章书》

去(过去的)八年十一月,臣在史职。韩愈《进〈顺宗实录〉表状》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次于今年的,今天的)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滕文公下》

王兄暂请回步,来(次于今年的,今天的)早定当报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贵在于意达言从(言词顺畅的),理归乎正。《后汉书》

法院宣判为从(次要的)犯。(现代汉语)

四、介词性

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的介词性词法特征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例如吴金花认为单音节动词的介词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包括句法语义因素、同步虚化因素、认知因素以及语用因素等。我们认为以上这些因素实际上都可以用范畴化和概念化等认知理论来解释。譬如句法语义因素可以用凸显原则来解释,同步虚化因素可以用范畴化来解释,语用因素实际上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以下例句中加点的原位移动词由于受句中加横线的主要动词影响,即句法影响,退居次要地位,形成新的词类范畴,即范畴化。下例句中“往”、“去”、“走”、“从”、“归”等既可以标记空间,也可以标记时间、对象等,属于标记范畴。同时,范畴化又为概念化提供了认知基础。也就是上述原位移动词在向标记范畴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语义上的概念化。

叉开五指往(朝,向)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了踉跄。施耐庵《水浒传》

奚宣赞独自一个拿了弩儿,离家一直径出钱塘门,过昭庆寺,往(朝,向)水磨头来。《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去(在。标记时间或处所)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施耐庵《水浒传》

去(在。标记时间或处所)那左廊下,一个妇女,摇摇摆摆,从(由。标记处所等)府堂里出来。《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只到揚州,弟就告别,另上南京船,走(从;经由)長江去了。吴敬梓《儒林外史》

前日有人對宫保説:‘曾走(从;经由)曹州府某鄉莊過,親眼見有箇籃布包袱棄在路旁,無人敢拾。’刘鹗《老残游记》

走(经、从)后门走;走(经、从)路边走。(方言)

晋灵公不君……从(在;由。标记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从(自。标记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韩愈《盆池》诗之二

越国洿下,水旱不调,年谷不登,人民饥乏,道荐饥馁,愿从(向。标记动作行为发生的对象)大王请籴。《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这地方归(属于)他管辖。(方言)

五、助词性、连词性

根据抽象认知域向更抽象认知域的投(映)射原则,在一定条件下,语词介词性就有可能向助词性、连词性投(映)射,因而,这些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又产生了新的词法特征。

我尝喂一百灵鸟,能学各种鸟声,模仿來(助词。相当于“得”)活似活象。唐枢《〈蜀籁〉序二》

行者道:“他怎的想我來(语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吴承恩《西游记》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连词。从而;因而)成数寸丝。 刘言史《病僧》诗之二

迨及属纩,尽力营大事,一如少峯公。从(连词。从而;因而)称贷既广,竭力以偿,凡十年未尝一饱食一暖衣也。 王夫之《显考武夷府君行状》

六、结论

综上所述,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词法分化,大致可归纳为两次大的分化:一次是分化出名词性和形容词性等实词词法特征;一次是分化出介词性助词性连词性等虚词词法特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等的推动。当然,古汉语典型位移动词的词法分化可能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以后进一步去思考和总结。

[1] 朱德熙,马真,等.关于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的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61,(4):54-64.

[2] 吴金花.汉语动词介词化动因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5):93-96.

[3] 周北南,王春梅.位移动词“去”、“往”的词法分化及认知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9):85-87.

猜你喜欢

词法古汉语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应用于词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优化
语文学习方法之组词法浅谈
2010年高考英语“相似”考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