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危机作为练“内功”的机会

2011-08-15艾尔兰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内功机会竞争力

□ 文/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艾尔兰

把危机作为练“内功”的机会

□ 文/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艾尔兰

企业必须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经历了风雨的洗礼,队伍才能真正成熟,企业才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危机在带来若干风险和困难的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企业不妨抓住这个被动得来的机遇,在完善制度、夯实基础、更新设备、调研市场、岗位练兵等方面做些扎实的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是平时想做而暂时不能顾及的,正好可以借机把这些工作做好,把企业的“内功”练好,攒劲等待新的市场机会。

在成功学教育过程中,有的老师用这样的观点启发学生:任何艰难困苦必将有助于我的发展,有益于我获得更大成功;没有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其实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深刻认识,保持这样的上进心态,把危机作为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宝贵机会。

练“内功”的机会不仅是在危机来临之时。当遇到“难缠”的合作伙伴,企业同样面对着良好的提升机会。关于这点,有人总认为外方不讲情面,要求严格得很过分,甚至我们在国内习以为常的做法,在铁面无私的监理面前也是必须整改的内容。但是打交道久了,我们习惯了,并且从中受益—在日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我们的队伍由于早已整改了那些不符合国际通行要求的做法,淘汰了不符合严格安全标准的技术设备,因此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开辟了新的市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按照合作伙伴的要求和期望,已经把大卡车开得非常熟练了,在山路上奔驰也是如鱼得水了,此后你再在平原道路上开轿车,岂不是如同玩玩具一般轻松?(当然,在平原道路开轿车也不能大意,必须确保安全。)

企业不遇到问题是不可能的,一帆风顺、波澜不惊,只能存在于美好的想象当中。事实上,企业必须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经历了风雨的洗礼,队伍才能真正成熟,企业才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我认为,除了世界金融危机这类大危机,对于一般性的问题,不必过分强调其危害性,夸大其对于企业的负面影响。遇到问题,首先还是应从企业自身找原因;面对问题,更要积极寻求紧急关头的积极应对方法。

至于企业管理模式,可以有预想的样式,但头脑中的模式不可能完全变为现实,必须是在实践的检验和人们的修正当中,逐步添加新的内容,扬弃原有内容,才能形成一个基本接近理想的模式。而且,这个模式形成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未来面临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发展,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墨守陈规必然是没有前途的。

模式是否行之有效,关键看的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优势,如企业规模、品牌影响力、同行口碑、管理水平、生产效率、技术先进程度、质量标准、开拓市场能力、预见能力、定价策略等等。这些优势在不同阶段分别发挥着主要或次要的作用,但每一个优势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了企业大厦的根基。离开这些具体的经营管理内容,一心去创造某种模式,只能流于空谈。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西部工程公司在上述方面都取得了值得称道的经验。我觉得,他们的成功与领导者的正确决策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决策者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场上,当交战双方乱作一团的时候,将领必须依靠清晰的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带领士兵继续追击、缠住作战或者拼死突围。同理,企业在市场上的争夺,常常是云里雾里、一团模糊,很难看得清出路在哪里,这绝对不像一些所谓的“企业教父”事后表白的那样,一开始就制定了十分完美的方案,预料到了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形,也知道必然获得的效果。实际上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肯定会有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当此之时,企业决策者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大喝一声:“弟兄们,这边走,跟我来!”于是,众人紧跟而去,奔向胜利的前方。

猜你喜欢

内功机会竞争力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日本竞争力
“练好内功”;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武器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