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基层党建工作在创新中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2011-08-15冯建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宁波市宁波党组织

冯建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浙江 宁波 315012)

我们党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历来注重基层党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宁波市委在大力促进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基层党的建设。创新不断,亮点不断,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一些做法在全国、全省得到推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回顾和总结30多年来宁波基层中共党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特别加强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回溯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基层党的建设,紧跟全党发展步伐,并根据本地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既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使命意识保证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宁波的贯彻落实,又以与时俱进精神不断开拓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新思路、好办法。对于宁波基层党建的探索和创新之路,我们大体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恢复整顿到完善加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四中全会)

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宁波基层党的建设主要处于整顿恢复时期。1978年,宁波市恢复了相关机关部门的党组,由1977年的33个增加到159个①,重点是基层党组的恢复工作。针对文革时期党的组织不纯问题,宁波开展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整党活动,在县区机关重点清理了“三种人”。1985年前后,宁波进行了基层领导班子的革命化、现代化、年轻化、知识化建设。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基层党支部的数量也逐渐增多。针对基层党组织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现象,各基层党组织都进行了改革,原则上要求支部书记不兼厂长,使党支部从日常行政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同时,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农村主要是恢复和健全了过去行之有效的“三会一课”(支委会、支部大会、党小组会和党课)制度和“党日活动”制度。在提高党员的文化知识方面,主要是动员基层党员参加各类高等教育、中专教育、函授教育和党校专门的学历教育。1990年,全市有9000余名党员干部通过多种渠道学完大专课程。此外,从1987年开始,宁波实施了对党员的电化教育,8个县(市)、区相继开办了党建电视栏目。这些都大大加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为充实和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第二阶段:从探索改革到拓展提高(十四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

在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宁波市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部署,切实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对新形势下发挥街道党组织在城市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城市,加强了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了街道、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深化街道社区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在农村,适时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改革与探索力度,有效实施了“固本强基”、“三级联创”、“新农村建设人才工程”等特色党组织活动。据统计,宁波市党组由1992年的340个增加到2003年的363个,在2003年的基层党组织数量已经达到了5958个。②同时,在这一时期,宁波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宁波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有序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面临新问题。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氛围基本形成。1986年8月,宁波的非公有制企业成立了第一个私营企业党支部。市委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工作有所突破。

这一时期,宁波基层党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社区和行政村党组织迅速扩大,活动平台也逐步拓展,基层党的建设的新局面不断开创,同时,新兴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也深入展开。

(三)第三阶段:从城乡统筹到全面加强发展(十六大至今)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宁波基层党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继续提升层次、扩大效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2.2万个,其中村党组织2609个,社区党组织575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7013个,党员40.5万名。③这一时期,宁波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是:一是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二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四是建立基层党员服务中心。五是开展了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基层党的建设始终坚持求突破、创特色、出精品、争一流的工作理念,走出了一条切合宁波实际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这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创新做法

宁波的基层党建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适应形势的变化、时代的需要和上级的要求,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落实工作举措,着力在优化党组织设置、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党组织活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出了一些富有宁波特色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形成区域化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从而不断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一)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探索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2008年,中组部将宁波市列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重点课题的研究单位,2009年4月,市委组织部着手开展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意见(试行)》,明确提出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④因此,从分割向统筹转变(园区统筹、街区统筹、片区统筹、村企统筹、村居统筹、商圈统筹、楼宇统筹、行业统筹、产业统筹、人员统筹),这是宁波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核心理念,也是宁波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最终形成的根本标志。

一是把社区党建作为城市党的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把社区党建提到了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中组部颁发《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后,宁波市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部署,切实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街居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第二,加强街道、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第三,不断深化街道社区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四是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员的主体作用。近年来,宁波市以整个城市为建设空间,以社区建设为基层单元,统筹社区内各类党建资源,推进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二是以“固本强基”为目标,加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力度。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时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改革与探索力度,有效实施了“固本强基”、“三级联创”、“新农村建设人才工程”等特色党组织活动。第一,宁波市委先后制定了三个行政村党组织建设规划⑤,使村级党组织建设工作每三年上一个台阶。第二,为加强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市委从2000年开始,连续五次开展了固本强基工作——主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组织建设、化解社会矛盾、整治农村环境等任务来展开。第三,实施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创”。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三级联创”活动,提出了建设“五好”村党支部和“六好”乡镇党委的目标要求。⑥第四,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人才工程,对乡镇干部进行素质教育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三是开展“结对共建、以城带乡”活动,推动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相互促进。推进城乡党建资源开放共享,建立了城乡党员活动阵地互相开放制度,规定任何一个基层党组织通过预约,就可以到对方党组织的党员活动场所去开展活动,有效缓解了城乡党建资源不均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通过机关与村、企事业单位与村、社区与村、村与村、高校与村之间实行党建工作结对共建,实现抱团共赢,共同促进发展。2009年全市2589个村、324个社区、116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9所高校、15120家企业参与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结对“两个全覆盖”,即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城市社区、高校和国有企业都有结对共建对象,全市所有村都有结对共建的党组织,初步形成了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互促、共创先进”、城乡党员“比学赶超、齐争优秀”的局面。

(二)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扩大基层党建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区域化党建模式,就是将“两新”组织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或行业作为党建单元,充分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建立区域性党组织,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区域内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党的活动和党员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成片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具体推行“1+ N”组织设置模式,“1”为区域性综合党组织,“N”为区域内的单建和联建基层党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发展较快,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87083家、党员67421名,其中非公有制企业77017家、党员62318名,有5539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非公企业共3852家;各类注册的新社会团体和组织3828个,社会团体单位会员5万余家,社团会员中共有党员12.2万名,建立党组织208个。⑦由于“两新”组织的迅猛发展以及“两新”组织中的党员频繁流动,使得基层党建工作一下子难以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因此,积极引入区域化党建理念,探索务实管用的基层党建模式,就迫在眉睫。2006年,宁波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⑧明确提出要探索区域性党组织设置新模式。随后,在《宁波市基层党组织建设2006—2010年规划》中,提出要扎实推进区域性党建工作。2011年宁波市组织开展了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专项行动,要求以各类园区、商圈楼宇、市场为重点,以党员服务中心、行业协会和产业链为依托,以单独组建、园区联建、行业统建、楼宇统建、专业市场(街区)联建、龙头企业带建、派员组建、挂靠组建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通过实施区域化党建,宁波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更为科学,党建资源和工作力量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进一步扩大。

(三)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转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宁波较早地实施了党内民主示范工程,努力探索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积极实行村委会、居会委直接选举,全面推行村务、居务公开,大力推进以村民自治和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形成了基层群众广泛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生动局面。

一是村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试点。1998年,鄞州区运用“两推一选”(“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荐,党内民主选举”产生班子成员)方式进行党组织选举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于2002年,在全区村党组织换届中全面推行,全区共有566个行政村运用“两推一选”进行换届选举,占村党组织总数的84.3%,分别有10842名群众和13775名党员参加。奉化市也进行了同样的试点工作。⑨在2006年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宁波市又探索实行了党代会代表和“两委”候选人“公推”办法。⑩这些举措,体现了更广的基层民意,夯实了基层群众基础。

二是全面推行党务公开。2001年,宁波市在宁海县明港镇开展了村级党务公开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党务公开制度,畅通党员群众民主参与渠道。2006年,宁波市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宁波市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并把村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述职述廉情况等纳入党务公开内容。如规定每季度首月的20日作为全市统一村务公开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大额资金使用、重要项目建设等,应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各个阶段公开。目前,全市99%以上的村实行定期公开,其中有21%的村实行按月公开,每次村务公开日公开率都达到100%。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党代表作用。2004年,在江北区庄桥镇进行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建立了党代会年会制度、党代表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制度和党代表视察活动制度。慈溪市2009年全面实行了乡镇党代会年会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实行了党代表例会制度、党代表提案制度、党代表接待日制度。

四是健全党内议事制度,扩大党员在党内决策中的参与权。全面实行以“村三委会提方案、党员大会议方案、村民代表大会定方案”为主要内容的“三会决策”程序,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前均要进行民主协商,通过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议事协商会、村事提议等制度,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保证党员群众的决策参与权,促进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行“群众提议,干部承诺”制度,对年度重要工作,年初在广泛征求村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提交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由村党组织书记代表村级班子作出公开承诺,年终就承诺完成情况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述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村干部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各县(市、区)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如,余姚市推行“阳光村务八步法”,实现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真正把村务决策权交到群众手中。

(四)全面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的综合性平台

为了适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宁波针对“两新”组织党的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宁波市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社会化、开放式、服务型的创新之路。宁波市按照方便城乡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动的原则,科学规划党员服务中心建点布局,建成了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为龙头,村、企业、社区、工业园区等党员服务中心(站)为支点的党员服务网络。从2004年开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1亿元,目前,全市已建成党员服务中心1019家。宁波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的成功建设,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新阵地,党员教育管理有了新场所,服务党员有了新载体,党员发挥作用有了新途径。

(五)切实加强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能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对传统党建工作方式既提出了新挑战,也创造了新平台。为适应党建工作新形势的发展需要,2002年以来,宁波市着力推进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以建设党内信息管理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干部党员学习网、党员手机信息网“四张网”为重点,把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党务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党建的工作效率。

一是依托政府专网,建成了联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企业)四级的党内基本信息网。整个网络覆盖了城乡572个网络级党委用户,178个单机版用户,系统用户达750家,录入了全市所有党员、入党申请人和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信息。

二是根据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需要,全面建设和延伸远程教育网。据统计,截至2009年,在全市农村和城市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企业等建成了3476个终端接点,配套建成了l个具有实时传输演播功能的市级中心课堂和7个县级中心课堂,开通了具有VOD点播功能的远程教育教学网站。网站设置了党员教育板块,累计制作、整合各类课件3500多部。开设“点播热线”,由党员群众根据自身实际提出需求、进行预约,开展“订单式”服务,使教育方式从“我播你看”逐步向“你点我播”过渡,满足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火电煤耗量。图3为4种场景下的火电煤耗比较。相比于中场景,高场景和中场景1中火电的发电煤耗量在大多数时段均有所增加,其中第2时段和第14时段增加最多,且中场景1比高场景的增加量更多。

三是适应党员干部学习方式变化,建设党员干部学习网。采取全市统一平台(www.nbstudy.gov.cn),县(市、区)设立子站,平台内学习资源共享,网上学习自动计时计分的方式,构建了全天候的党员学习培训平台。

四是宁波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网。2010年6月24日,宁波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的正式运行,旨在打造一个党员教育管理、交流互动的“空中平台”,其具有信息发布、调研、收集、回复和统计五大功能,对于拓宽各基层党组织与基层党员干部的沟通联系、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扩大基层党建的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宁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党的历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基层党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宁波经济社会从改革走向开放,从开放走向繁荣发展的过程。考察这个过程,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建设,具有以下的启示: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

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基层党组织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党组织建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才能使基层党建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宁波市的基层党工作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注意在不同的时期,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在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时,注重创造性,注重结合本地实际,有突出和有侧重,选准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的结合点,以促进宁波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宁波发展不动摇,实现贯彻上级精神和切实解决自己问题的统一。如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以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重点,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如在民营经济的跨区域发展和流动党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党的组织架构进行及时变革,实行区域化党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宁波在党的建设工作中进行了很多创新,有不少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首创,并得到推广。

(二)基层党建工作要始终保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同步推进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发展历程,与宁波市委市政府始终以思想建设为先、同步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做法有很大联系。在党的十二大后开展的为期三年半的党内整顿活动中,清除“左”的思想,努力解决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三大以后,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1992年、1994、2002年等年份,宁波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极大推动了宁波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国有企业的转制。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相继在县局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的精神进行了“三讲”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认真组织开展了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三树一创”活动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当前正在进行“三思三创”(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并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在全国较早开展了领导干部境外培训,率先探索创建了“宁波干部党员学习网”和全国第一家“干部网上学院”。

适应宁波快速发展中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努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宁波市委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经常研究部署加强作风建设,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坚持党建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到基层组织。自2000年开始连续六年开展了固本强基工作,抽调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基层化矛盾、办实事、理思路,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二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自2002年起在市直机关开展了以“创优质服务、树优良形象、做优秀公仆”为主题的民主评议活动,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项长效机制,得到了很好的坚持,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组织实施了机关效能建设,促进了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关爱民生工程。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对群众的“爱心帮扶、解难创优”活动,重点实施“温暖工程”、“解难工程”和“阳光工程”,普遍建立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四是加大基层党组织的反腐倡廉力度。坚持中央确立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并进,文化反腐和制度反腐双管齐下,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的“六进”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基层廉洁工程,努力构建起了具有宁波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

(四)基层党建工作的手段和方法要与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相适应

在信息网络时代,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如何适应这一特征,关系到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性和覆盖面。一是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载体,探索基层党员教育的新形式。建立了以《东方党建网》、《宁波党员干部学习网》等中心网站,对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政策、组织、学习指导,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政策水平和进行社会管理的能力。二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网络化管理,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宁波全面推行“查、建、联、管、用”五步工作法。查,即由公安部门源头调查,在外来暂住人口登记时采集流入党员的具体信息;建,即依托党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联,即由镇乡(街道)组织人员力量及时上门联络登记,并对党员身份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后,按一人一卡进行建档;管,即将他们纳入相应的基层党支部进行管理;用,即从工作岗位和社会责任岗位两个方面,发挥好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实施五步工作法,达到“四个100%”的目标,实现100%明确党员身份的流动党员都纳入到基层党组织进行管理,100%明确党员身份的流动党员都能得到经常教育,100%明确党员身份的流动党员至少有一个以上发挥作用的岗位,100%外出流动党员与流出地党组织建立正常联系。三是通过博客、论坛、留言等了解民意、民情,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博客、论坛、留言是现代社会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宁波在《东方党建网》开设了留言栏目,在《中国宁波网》开设了博客社区,2011年在《中国宁波网》开设了部门的“网上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复网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并尽快加以解决,拓宽了党员和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

(五)基层党建工作要把关爱和服务党员作为保持党组织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经济社会转型加速下社会阶层分化、弱势群体扩大、困难党员增多的新情况,宁波发动党内力量全面开展以生活帮扶、身心抚慰、情感关怀和归属呵护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工程,以区为单位建立党员困难互助金,专门用于补助生活出现重大困难的党员家庭,扶持基层党员走向创业创新之路;每年认定核发一批《困难党员证》,提供就业、医疗、教育等优惠政策。开展党员政治生日纪念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对组织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宣誓,畅谈入党感悟和意见建议。与相关心理咨询中心联合设立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基地,以心理热线、接待约谈、心理讲座等方式为基层党员提供心理疏导、身心放松等心理关怀服务,有效地凝聚了基层党员人心,强化了党员组织归属感和宗旨意识。

(六)基层党建工作要通过创新服务社会方式来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宁波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之路,围绕党员发挥作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依托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便民利民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等三大服务体系,开设了再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八大窗口,积极构建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利用党员志愿者载体为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搭建平台,提供途径。依托党员服务中心成立区党员志愿者工作总站,街道(镇)成立党员志愿者分站,村(社区)成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建立健全了一个区域性党员志愿者工作网,并按党员志愿者专长特点分类组建了机关党员“心桥”艺术团、党员法律援助团、党员讲师团、党员义诊队、老科协党员志愿者队、党员义务导游队等,定期下基层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基层党的建设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不能停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效的方法,认真研究事关党的建设全局的关键性重大问题,开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

注释:

①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宁波市组织史资料(1925.2-1987.12)》,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454页。

②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宁波市组织史资料(1999.2-2003.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页。

③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介绍》,http://zt.cnnb.com.cn/system/2009/08/31/00 6240836.shtml,2009-08-31。

④《市委出台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试行意见》,甬党〔2010〕2号。

⑤《宁波市行政村党组织建设四年规划(1997-2000年)》,中共宁波市委〔1997〕5号。

⑥《关于开展创建“五好”村党组织“六好”乡镇党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活动的意见》,http:// www.dfdj.gov.cn/info_show.aspsysid=133,1999-10-18。

⑦《区域化党建在宁波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⑧《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甬党办〔2006〕29号。

⑨宁波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宁波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党的建设》,2008年版,第197页。

⑩刘彦昌、郑春牧等:《固本强基永葆先进——宁波党的建设三十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宁波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1]宁波党建研究会.宁波市党建研究报告(2006-2009)[R].

[2]姚志文.新农村党的建设研究与探索[M].宁波出版社,2007.

[3]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基层党建讲坛[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周鹤龄.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光辉历程宝贵的经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6]周放.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J].探索,2007,(6).

[7]郑卫国.发展城市基层民主与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J].理论与改革,2010,(3).

[8]肖纯柏.社会转型视阈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转型[J].领导科学,2010,(8).

[9]张秋波.形成城乡党组织帮扶共建新局面[J].党建研究,2010,(3).

[10]沈建红.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基层党建社会化培育及其现实意义[J].浙江学刊,2010,(1).

猜你喜欢

宁波市宁波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一图读懂宁波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