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视改革之路:重大关系的再认识

2011-08-15毛东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毛东进

(江苏教育学院 如皋分院,江苏 如皋 226500)

审视改革之路:重大关系的再认识

毛东进

(江苏教育学院 如皋分院,江苏 如皋 226500)

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改革与发展、计划与市场、效率与公平以及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这些都是贯穿于改革开放全局的重大关系。从政治的视角认真总结处理这些关系的得失,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经济建设;改革与发展;计划与市场;效率与公平;公有制与非公有制

党的十七大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①改革开放实质上是围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改革与发展、计划与市场、效率与公平、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这些重大关系主题来进行的,这些重大关系的处置得当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开放的成败。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以史为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学习型政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中的这些重大关系,是继续科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认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由阶级斗争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改革开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正确处理这对关系。因此,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这对关系已成为一个历史的话题,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换,即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对关系一劳永逸地尘封于历史。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正确处理这对关系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前提,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关注并科学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中国人民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第一个重要结论。它不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还是科学发展观,我们都始终把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首要原因。从经济发展与阶级变动的关系来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阶级的最终消灭取决于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因此,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毫不动摇。

2、必须始终关注和科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阶级斗争出现的新情况。这些新情况,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以经济建设为主题的正确认识产生了动摇。如果不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的解答,就有可能动摇党的基本路线,改革的成果也会付之东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以私营企业主群体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作为改革的产物,他们与传统的社会阶层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没有矛盾?是否存在阶级斗争?如果存在阶级斗争,那么怎样看待这一斗争的性质?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我们以辩证的方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这一问题。从矛盾的共性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同类阶层相比有其共同点。如私营企业主阶层,他们普遍以剥削作为财富积累的方式,与工人阶级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一定的国内外条件下,这个矛盾会激化为阶级斗争。从矛盾的个性而言,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同类阶层相比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更多的体现了中国特色。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下,有强大的公有制作经济基础,他们与传统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阶级斗争,而是特殊的人民内部矛盾,他们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因此,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阶级斗争出现的新情况,我们既不能熟视无睹,否认它的存在,而要客观地承认阶级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的长期性;同时又要认识到在当前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阶级斗争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规定了阶级斗争的特殊本质,我们要按照这一特殊本质,始终反对片面夸大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

二、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主线,能否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理论创新成果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都是围绕“改革”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来进行的。30多年来,我们就改革与发展这对关系得出的基本认识是: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和深化改革。

1、以改革促进发展。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需要改革的问题,30年前人们普遍还没有这样的认识。恩格斯在其晚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③这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是需要改革的问题。列宁则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抗消失了,矛盾仍将存在的事实,进一步指出了改革的辩证法依据。毛泽东则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展开,阐述了改革的基本依据。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④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其它大量矛盾的存在,才需要通过改革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成为深刻改变中国社会面貌、推动中国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改革的作用与业绩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公认,邓小平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⑤的著名论断,党的十七大称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⑥发展没有止境,改革也永不停步。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的道路曲折而漫长,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中国在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这些都向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壁垒,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2、以发展推动和深化改革。经过30多改革开放的洗礼,人们对此的认识也愈益深刻。发展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它在本质上是一个旧矛盾不断解决、新矛盾不断产生的过程。发展在其中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为新矛盾的不断解决即改革创造条件和物质基础。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发展对于改革的关系而言,是一个在发展中提出改革要求、寻求改革契机、创造改革条件的过程。当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在发展进入更高阶段后提出的必然的改革要求,同时发展也为这一更深层次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我们要在实践中坚持以发展推动和深化改革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推动和深化改革的良性循环。

三、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能否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大局的成败,有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整体效应。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就正确处理这对关系得出的基本认识是:坚持与完善市场的基础地位,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1、坚持与完善市场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这一重大创新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与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及其运行机制——市场作了无情的批判,提出了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设想。十月革命后,苏联在经历了短暂的列宁时期后,斯大林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基本搬用了这一模式。这一模式的优势很明显,就是能够依靠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其弊端也随着实践的深入进一步凸显,核心是经济实体动力不足、效率低下,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正是在对计划经济弊端的反思中,人们重新认识到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价值,从而启动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的最大优势就是计划的最大弊端,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最高效率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经济的发展既有动力又有活力。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其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过30多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并正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当代中国最关键的改革之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给中国带来了效率,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活力。我们应始终坚持改革的已有成果,并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

2、必须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计划。相反,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只是这个计划已经由传统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指导性计划。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⑦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认识更加深刻。市场并不能自动解决经济总量平衡、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都必须加强国家计划的作用,把计划与市场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来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们曾过度迷恋市场行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下降过快,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来解决;从当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来看,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客观趋势,迫切要求我们增强抵御经济风险及由此带来的其它风险的能力,这也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党的十七大重新提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⑧这是很有针对性的。

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局的又一项重大关系,能否正确处理这对关系,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与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都是围绕“效率”和“公平”这对目标来进行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既要有较高的效率,又要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公平,效率与公平统一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中。

1、必须把效率摆在显著的位置。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加快跨入未来社会的门槛,必须使发展保持较高的效率。特别是我们这样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初级阶段到更高阶段,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为了缩短这个周期,必须更加注重发展的效率。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复兴与振兴大业的全局来看,社会主义也必须具有较高的发展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与凝聚力。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⑨因此,改革开放围绕“效率”这一改革目标,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变,给中国大地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实现了发展效率的最大化和中国的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2、必须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是一个抽象的伦理价值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持续稳定。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实现社会财富井喷式积累的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等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摆在一个极其突出的位置。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强调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⑩他同时提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⑪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江泽民也指出:“社会主义应当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也应当实现资本主义难以达到的社会公正。”⑫在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围绕改革的另一个目标“公平”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改革目标,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目标,着重完善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这些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在当前和今后,我们要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改革成败的试金石,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断实现。

五、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

公有制与私有制这对关系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关系,正确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在所有制结构上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毫不动摇地发展和壮大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群体。关于第一个基本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它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应长期坚持。关于第二个基本原则。有不少同志不以为然,认为重提壮大公有制经济违背了当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是极“左”思想的反映;甚至极个别同志认为,不是壮大公有制,而是减少公有制在经济中的比重,才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我们认为,我们的目标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以市场为载体共同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⑬的基本经济政策。在当前,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并壮大公有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曾多次提到改革中必须坚持的两条原则:“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⑭这两条原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特别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原则,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1、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之举。正如以上所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多次强调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之一。面对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逐步拉大而引起社会不公的现象,党和政府着力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这些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所有制具有根本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决定分配、决定收入差别的最大因素是财产占有上的差别。西方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也认为:“收入差别最主要的是拥有财富多寡造成的,和财产差别相比,个人能力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⑮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是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上升的必然结果。因而,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平等竞争培育并壮大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群体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让中等收入阶层占社会多数的共同富裕目标。

2、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如前所述,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们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所下降,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较快,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优势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较强。而这主要依靠强大的公有制经济为宏观调控提供支撑。从这一角度而言,培育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注释:

①⑥⑧⑬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版,第 10、10、27、25 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版,第16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693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214页。

⑤⑥⑩⑪⑭《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版,第 113、63、123、111、149 页。

⑦⑫《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版,第11、137 页。

⑮保罗·萨尔森著:《经济学》(下),商务印书馆,1979 版,第231页。

D616

A

1671-2994(2011)06-0020-04

2011-09-20

毛东进(1981- ),男,江苏海定人,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许如江

猜你喜欢

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