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咨询的案例报告

2011-08-15何玉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求助者咨询师咨询

何玉梅

湖南省株洲市一医院湘安分部综合内科,湖南 株洲 412000

1 一般资料

1.1 人口学资料

吴某,男,15岁,初三学生,身高168cm,独生子 。父母均在事业单位工作,经济条件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健在,但不同住,家庭关系和睦。家族中无精神疾病史。

1.2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本市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从小生活环境优越,经历挫折少。父母要求严格,尤其关注其学业成绩。小学阶段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本市重点初中。初中阶段学习仍然很努力,对自己很有信心,希望通过勤奋和努力,考入省重点高中。然而,在最近几次模拟考试中,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父母非常生气,责怪自己。告诉他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将失去更好的学习机会。为此,他很着急,晚上睡不好觉,总想着中考时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一听到要考试就紧张,一紧张就考不好。

1.3 精神状态

求助者精神状态欠佳,有明显的黑眼圈。衣着干净整洁,举止得体,注意力能集中,言语清楚,思维敏捷。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

1.4 身体状态

睡眠不好,容易紧张,情绪低落,无躯体疾病。

1.5 社会功能

能基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学习稍吃力,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1.6 心理测验结果

SAS标准分69分,有中度焦虑;SDS标准分54分,有轻度抑郁。

2 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担心考试考不好,出现担心、睡眠不好3周,加重1周。

个人陈述:进入初三第二学期以来,学习紧张,考试频率高,强度大。在最近几次模拟考试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非常生气,责怪自己。从那时起出现烦躁不安症状,总感觉紧张、焦虑,晚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感到心慌意乱,总感觉到自己学不好了也考不好了。每逢考试的前几天就不能像平常一样专心看书,总是害怕考试那天到来,考试时心慌、出汗、思维混乱,平时记得很牢的东西,当看见考试题目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害怕考试后的成绩公布,怕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的唠叨与失望。还有2个月就要参加中考了,非常担心自己考不上重点高中,失去更好地学习机会。很担心这样的状况会影响中考,于是前来咨询。迫切希望咨询师可以帮助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境状况。

3 观察和他人反映

3.1 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长相清秀,眼神清澈,体态匀称,发育正常,性格温驯、内向。进入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低着头不敢与咨询师对视,情绪低落,不主动说话。在咨询师开始询问后开始叙述,语言表达清晰,思维反映较敏捷,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强烈的求助意愿。

3.2 母亲的反映

最近一个月来,这孩子晚上老睡不好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早晨起来后精神不好,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在家里情绪也不稳定,经常无缘无故地发火。带他到医院去看病,说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嘱多注意休息。学习环境还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4 评估与诊断

4.1 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焦虑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其反映强度不很强烈,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月左右,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性心理问题。

4.2 鉴别诊断

4.2.1 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判断精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主客观世界反映不协调,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个性发生根本改变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主客观世界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4.2.2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烦恼为主要症状,学习生活效率虽有下降,但没有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求助者因成绩下降而产生的心理冲突明显与现实相关,现实冲突为常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4.2.3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反应对象被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不十分严重,持续时间少于2个月,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3 病因分析

4.3.1 生物学原因 该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

4.3.2 社会性原因 中考将至,学校频繁的考试带来紧张的氛围,加上父母的期望,导致求助者较大的心理压力。

4.3.3 心理原因 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性格内向。

5 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确立以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改善睡眠不好,烦躁不安等状态。

近期目标:消除不合理信念,树立学习信心,使来访者正常学习和生活。SAS测试标准分从69分降到50分,SDS测试标准分从54分降到53分。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增强求助者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6 咨询方案的制定

6.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信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信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6.2 明确在实施咨询方案时,求助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6.2.1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6.2.1.1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6.2.1.2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6.2.1.3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

告知咨询师。

6.2.2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6.2.2.1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6.2.2.2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

止咨询。

6.2.2.3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6.2.3 商定咨询时间、费用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左右;

咨询收费:每次50元;

心理测量收费:SAS 40元,SDS 40元。

7 咨询过程

7.1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7.1.1 诊断评估与咨询建立阶段;

7.1.2 心理帮助阶段;

7.1.3 结束与巩固阶段。

7.2 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7.2.1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7.2.2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7.2.3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收集、核实相关资料,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做SAS、SDS测验。

3)确定咨询目标。

4)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其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反馈心理测验结果,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求助者了解原因。

6)布置咨询作业,让其了解中考的意义,了解其成绩下滑的原因,认识中考的目的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关系。

7.3 第2次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7.3.1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纠正错误的认知。

7.3.2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与求助者一起分析产生中考压力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

2)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他意识到事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是人们对事件不合理的解释和评估导致了情绪困扰。只有建立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阻止或消除情绪冲突。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 (C)害怕考试,睡眠不好,焦虑;,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 (A),在最近几次模拟考试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 (B)我应该是个出色的好学生,这几次考试成绩真是太糟糕了,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非理性观念的关系。

3)布置咨询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坚持每天锻炼身体1小时,调节紧张情绪。

7.4 第3次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7.4.1 目的:

1)学会合理评价;

2)提高自控力。

7.4.2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在和吴某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选择了骑单车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沿着湘江风光带骑单车1小时后回家睡觉。由于运动后体力的消耗,能较快入睡,睡眠质量有所提升。鼓励他要坚持锻炼身体。

2)与吴某一起分析他之所以会产生考试焦虑的根源,对成绩的过分看重使他对考试的成就动机过高,总想着中考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失去更好地学习机会。分析压力与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学习和中考作出合理、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3)布置咨询作业:坚持体育锻炼,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7.5 第4次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7.5.1 目的:

1)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

2)巩固咨询效果。

7.5.2方法:会谈、放松训练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完成顺利,给予表扬,鼓励其继续执行。

2)放松训练:我对他进行了放松训练,该训练主要包括2部分,腹式呼吸训练20分钟和想象放松训练15分钟。腹式呼吸训练的具体做法是:先让吴某用一个舒适的姿势半躺在椅子上,一只手放在腹部,一只手放在胸部,嘱其注意先呼气,感觉肺部有足够的空间,来做后面的深呼吸,然后用鼻子吸气,保持3秒钟,心里默数:1-2-3,停顿1秒钟,再把气体缓缓地呼出,可以在心中默数:1-2-3-4-5,吸气时可以让空气进入腹部,感觉那只放在腹部的手向上推,而胸部只是在腹部隆起时跟着微微的隆起,要使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想象放松训练,请求助者找出一个曾经经历过的、给自己带来最愉悦的感觉,有着美好回忆的场景,可以是海边、草原、高山、农场等,用自己多个感觉通道去感觉、回忆。训练一共持续了35分钟,吴某很配合,训练完成良好,自述身体感觉很舒服。

3)布置咨询作业:在家自己进行放松训练,每日1次。

7.6 第5次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7.6.1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7.6.2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给予肯定。

2)给予SAS、SDS测验,并反馈。

3)对当事人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表扬。

4)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

8 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价:焦虑、紧张、睡眠不好等症状基本消失,考试时心情较之前稳定,能正确看待学习成绩。

2、咨询师评估: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的心理与躯体症状均消失,能够正常生活与学习。但长期目标还需进一步努力。

3、心理测验结果:SAS50分,SDS53分都恢复到了正常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99-230.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三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21-133.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二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4.

猜你喜欢

求助者咨询师咨询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拒绝的正确方式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同感的技术
心理案例论文
心理咨询探秘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