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发展理论的实践之维: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

2011-08-15路向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发展

路向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社会发展理论的实践之维: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

路向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传统教科书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和阐释往往局限于认识论领域,且对之的理解有简单化的倾向。这种现状不利于形成用以指导社会实践的创新型理论。应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系统地划分与考察,区分二者关系的滞后、同步和超前状态。唯有如此,才能辨证地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才能进而得出具有先导功能的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超前性理论,而后者所具有的创新特征正是社会发展理论在实践之维下所必需的。

理论与实践关系;社会发展理论;创新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新话题。理论必须应认识实践和社会实践之需,产生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指出的,我们必须以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发展着的实践需要具有前瞻性的超前理论指引方向,以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1]。马克思明确指出,理论不应只做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仅仅回首白天发生的事情,而且更应做司晨的高卢雄鸡,迎接新一天的来临[2]。二者的论断都蕴含了同样的旨趣,即形成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的正确理论是实践之需,理论创新之需,社会发展之需。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发展理论唯有在实践维度的导引下不断创新,才能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一、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审视

传统教科书体系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和阐释过多地停留于静态层面,未能从动态上对理论见之于实践的关系作更深层次的反思和划分。为了真正从动态上明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以实践作为参照标准,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区分为滞后、同步和超前三种情况[3]4。

(一)滞后于实践的理论

滞后于实践的理论即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亦或是错误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非但不能正确地说明、解释和总结实践,更不能为日益发展的实践提供指导,甚至会成为认识实践和社会历史实践发展的障碍。根据实践中主客体相关的程度,我们把滞后于实践的理论细分为三个方面:

1.某些曾经能够满足实践的需求,但现今滞后于实践的理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当然也包括原来具有超前意义的理论在教条主义的遮蔽下演变为滞后的情形。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视社会实践的日新月异而固步自封,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无法在开放的体系中得到创新和发展,这往往给经济和社会实践造成巨大的损失,给革命和建设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当然经典结论的方法论意义也被教条主义的迷雾所遮蔽,从而丧失了其原有的指导作用。

2.应然滞后型的理论。实践处在始终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对于新的实践,几乎没有相应的理论去指导,人们不得不在一种暂时缺乏相应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开展新的实践。这是一种应然的理论滞后情形,当原有的具有先导性的理论丧失了其具有的预见功能时,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导向都呈现出某种盲目性,因而二者很难呈现出同步性,更不用说要理论对实践进行超前指导了,因此,我们把这种情形也当做理论滞后于实践的情形。这种理论应然滞后情况是理论工作者最容易克服并向超前性理论转化的契机。

3.错误的理论。这种理论滞后于实践的情形最常见,对实践危害也最大。在这种情形之下,不但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而且就连指导新的实践的理论本身也是错误的。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之下,实践的成果往往是熵减的,与实践的要求往往背道而驰。但反过来讲,人们对这种理论滞后危害性的认识也是最明晰的,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危害性。

(二)同步于实践的理论

理论同步于实践并非指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完全吻合,而且是指一种大致上对应的关系。相对于前一种情况而言,与实践同步的理论显然具有比较明显的合理性和指导意义。但事实证明,与实践同步的理论也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不能满足实践不断发展之需,不能满足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理论主题所提出的要求。对解释、说明和总结的偏重使之无法提出具有超前意义和长远意义的指导性结论,因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滞后于实践的理论。

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说明了同步于实践的理论在现实中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1.难以形成合理有效的实践理念。人类通过对实践的能动认识而形成的理论,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只需展开理论与实践这种表面上的互动,而忽视了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实践要在理论指导下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往往需要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形成实践理念。如此一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会更加明显,人类实践活动的盲目性才能降低。同步于实践的理论,缺少了对实践本身的研究因而难以形成合理有效的实践理念,并显示出实际上的滞后性。

2.难以展现认识主体的能动性。正如列宁所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是创造客观世界。正是由于人的创造性的特点,理论对实践的反映不仅是当前的,而且是能通过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反映实践过程的趋向性与可能性,自觉超前于实践,作出创新型的结论。很容易看出,与实践同步的理论未能体现出人的认识过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实际上是落后于实践的。

3.难以真正满足实践之需。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能够掌握了实践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而能够说明、解释和总结实践经验,更在于能够通过掌握的本质和规律预见和指导事物发展的前景,进而为实践的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与实践同步的理论阐释和修正有余而创新性不足。理论和实践表面上的一致,往往导出的最终结果却是理论滞后于实践。总之,我们得出结论,与实践亦步亦趋的理论很难满足实践发展的真正之需,当然也不能够真正的指导实践取得重大的成就。

(三)超前于实践的理论

我们这里所指的超前于实践的理论是产生于实践,并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的理论形态。但此超前并非是主观的盲目想象和跃进,而是立足于实践并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及本质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具有预见和指导作用的理论。超前于实践的理论在程度上面向长远,功能更强,在广度上不但说明现在而且预见未来。具有超前功能的理论,体现了实践的根源制约性和主体的能动超前性的双向统一。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4]202列宁也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5]228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没有直接使用“超前”这一范畴,定义人认识的能动作用,但其意蕴已经跃然纸上。以下几方面原因说明了超前于实践的理论为什么是现实所需:

1.实践之维下主客体辩证统一之需。众所周知,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是主体属性与客体属性的辨证统一。不同的认知主体在相同的认识活动中,或是相同的认知主体在不同的认识活动中,抑或是不同认识主体在不同的认识活动中,无不是把主体因素渗透到认识的过程、结果及理念之中,因此,认识的主体属性在认识过程中是非常明显的和理所当然的。认识过程在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相统一的主体属性是认识能动性和理论超前性的内在依据所在。

2.认识辨证发展之需。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在列宁那里曾经有十分详尽的描述:“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6]142但我们也应清晰地明白,并非所有的理论都必须从直接的经验中产生,人在发挥自身主体性基础上完全能够凭借自我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把握经验的基础之上,超越自身经验直观,从而超前的认识和把握客观实践的本质与规律。

3.理论与实践辨证统一之需。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产生的基础一定只能是实践而不能是别的其他任何东西。同时,理论会对新的实践过程起到预见和先导作用。理论与实践在辨证统一的基础之上,从现象中不断把握本质,从已知不断推断出未知,从现在不断预见未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规律性趋向科学性。这种超前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是理论超前性的突出表现,有利于二者的内在有机统一,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现理论与实践之真正统一。

二、面向中国问题的社会发展理论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而发展的实践需要发展的理论。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实践决定着社会发展理论构建的基本维度只能由实践来担当。只有呼应社会发展实践的具有创新性本质的超前性理论,才会引导社会健康良性发展,只有面对中国问题的社会发展理论,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正如歌德所言,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总是灰色的。列宁为了强调“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也曾引用这句名言。实践之树,尤其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树始终充满生机,总是不断抽出新的枝条,发出新的叶芽,当然是常青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社会发展理论的根基在中国问题,活力在群众实践,归宿在群众利益。

(一)新的社会实践呼唤超前的社会发展理论

理论和实践理应具有一种交互式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滞后的和同步于实践的理论均不能真正起到对实践发展的长期导向作用,只有具有先导功能的超前型理论才能对实践的发展提供长远指导,从而更加深刻和有效的发挥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实践是具体的生动的,从总体上来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而理论要反映实践的本质和规律,则必须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经30余年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着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向前深入发展。而这种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当前中国的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超前型理论指导,同时,这种实践也为超前型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土壤。众所周知,理论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不断地满足实践的需求,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社会发展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和奥秘的基础之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更为深刻和紧密的联系。同样,社会发展理论的生长点和生命力也正是来自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因此,社会发展理论的真正出路在于形成超前的理论形态,而这种超前理论形态形成的途径在于不断创新。

(二)超前型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

从实践中总结本质和规律进而产生出超前型理论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深深植根于社会发展实践的社会发展理论更是如此。当今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黄金发展期和矛盾高发期的交织状态,“后改革开放时代”存在的利益矛盾、社会矛盾、阶层矛盾等矛盾日益突出并逐渐步入学者们的视野。那么在这种问题语境下,植根于社会发展实践的超前性社会发展理论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呢?

1.创造性。创造性是理论超前性的最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所言之反映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反映,人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外化为发展实践的各种能力。超前型社会发展理论所具备的创造性正是通过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比而显现的。马克思向来注重创造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曾经准确的分析到:“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是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的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7]275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因此,其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依然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马克思当年所处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但创造性作为理论生命力的根本特征没有变。“只有那些不仅能保持人作为主体的能力的生产的变化,才能被称作发展”。[8]可见,只有创造,人才能有所前进,有所发展,社会才会因此而不断进步。

2.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地区差距问题、发展和环境污染问题等等。作为超前性的社会发展理论不可能不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做出关照。立足中国现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面向中国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现实生命力所在。强烈的实践性使得社会发展理论在对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研究具有了现实的基础。因此,实践性是社会发展理研究的现实生长点。

3.属人性。社会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不断把握实践的规律与本质,形成科学的理论形态,在对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断总结、升华与指导的良性过程中获得理论生存的价值和动力。我们应从社会发展理论的前提、动力及目标等方面理解其实践维度的基本取向。

众所周知,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无疑是现实的人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9]67而现实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的。因此,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根本的一致。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只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118人是社会之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在人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车轮前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进步走向进步,而反应这一历史进程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前提只能是实践——社会的实践和人的实践,而不是别的其他的什么东西。社会发展的辩证秘密就在于人与自然基于实践的这种辩证运动之中,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56

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之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日益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同样,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研究社会发展实践的社会发展理论,特别是具有超前性质的社会发展理论,创新是其自身良性发展之路。创新思想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创新是人的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是人们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的规律性的理性创造过程。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认为正是凭借不断的变革、创新,资产阶级才取得了巨大的文明成果,“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歌德式教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东征的远征”[7]275。总之,资本主义创造了一个新的现代社会。这里马克思虽然是从资本主义出发论述的创新问题,但其基本方法和观点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是有很大启发意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路径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实践,创新的逻辑反映了实践的逻辑。

(一)创新实践的基本特征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当前很多学者都是从既有的社会发展理论去说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或是专注于从经典原著中寻找社会发展的理论语境,以求得表面上的合马克思主义性,抑或是为了突显当代价值而抛却理论内容本身,而转之于语言系统的论证与推演。这种所谓的超前型社会发展理论徒有创新之意而无创新之实,如果用来指导实践的话,其结果仍只会归于滞后。实质上,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型价值只能由实践的价值加以切入和判断,而不能是别的任何切入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之道也只能是在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实践中的重大实践课题中实现的。

创新的实践以其鲜明的三个特点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理论当代化的巨大动因。第一,对人主体能动性的鲜明体现。实践是人类能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创新实践就是一种更能体现人类本质的,更积极意义上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它不但把人的实践和动物的本能活动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又能和维持人类日常生存所进行的常规实践区分开来。第二,加深和扩大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深度和广度。相对于常规实践而言,创新实践更能体现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创新实践所依据的客观规律则是人类尚未认识的,或者是虽已认识但尚未应用于实践之中的。所以相对于常规实践而言,创新实践能够更好的提供人类认识世界的新信息、新知识,能够更好的破除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旧理论、旧模式,发现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规律,并运用这些新属性、新规律去有效的改造客观世界。第三,更好的体现实践活动满足需要的功能。实践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是实践的本质功能。在此意义上,创新实践一方面使人在自然需要基础上发展出了动物所没有的新的社会需要,推动了人的需要的创新发展,从而使人的需要日益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复杂的开放体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9]32

(二)以创新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化

实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其本身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的。创新的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因而就成为超前型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实践取向。社会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发展的实践、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是对发展目标与发展进程的人文关怀,是发展观深层次的逻辑表达和理性批判。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演变展示着理论与实践相契合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世界与中国大变革大发展的伟大时代,也必然是社会发展理论嬗变到新的形态的伟大历史机遇。

创新实践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机制,更为科学地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发展理论也本应以创新的实践为基本维度,反思发展问题,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问题的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形成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现实的超前性社会发展理论,真正用创新型的实践推动超前性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化的进程。创新实践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更进一步的体现出了人类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包含了“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理论创新又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革,从而为推动超前性社会发展理论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思想动力。相信随着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本方式的实践日益由常规实践升华为创新实践,作为实践的成果和一般过程的社会发展理论也日益由传统社会发展理论升华为创新的社会发展理论。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3]庞元正.在自由王国的入口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

[4]马克思.资本论 [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2.

[5]列宁.哲学笔记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28.

[6]列宁.辩证法的要素[M]//列宁.列宁全集:第 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42.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B.M.梅茹耶夫.人是科学的对象[J].哲学译丛,1991(6).

[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Abstract:Combining theorywith practice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 m philosophy.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onship and explanation excessive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ter mine to theory in the field of epistemology,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s has simple tendency.This kind of situation is not beneficial to for m innovative theory for the shake of directing the new social practice.We should divide the relationship in triple aspects:lag,synchronization and preact.Only in doing this can we unify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We also can obtain the advancing theory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 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advanced theory possesses the innovative feature which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ies.

Key words:the relationship of theory and practice;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innovation

(责任编辑 陶舒亚)

SocialDevelopment Theory in the View of PracticalD i mension—Rethin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LU Xiang-feng
(School of Philosophy,Renm 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B02

A

1009-1505(2011)02-0051-06

2010-10-28

路向峰,男,河南扶沟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理论发展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