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林建设管理情况考察报告(摘登)

2011-08-15供稿省林业厅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浙江林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林农公益林补偿

□供稿 /省林业厅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公益林建设管理情况考察报告(摘登)

□供稿 /省林业厅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对我省公益林建设管理情况考察报告作出重要批示,他充分肯定了省林业厅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取得的成绩,并表示:“生态公益林是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2001年初,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巩固绿化成果、优化生态环境、发展效益林业的意见》,拉开了全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序幕。为了解十年来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效与管理状况,省林业厅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于2010年夏秋,组织部分协会会员先后赴建德、桐庐、江山、开化、临海、仙居、遂昌、松阳等县(市)进行了调研考察。其间,我们深入钱塘江、瓯江、椒江源头,沿三江两岸公益林地实地踏看,听取相关部门、乡镇干部、林场职工、林农、护林员的情况介绍,进行座谈交流。通过考察,我们看到了全省公益林的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发挥了巨大效益。

一、建设管理工作扎实,成效显著,深得民心

自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形成体系,工作到位。经近十年公益林建设管理探索与实践,已形成组织保障、管护网络、投入保障、政策法规、效益监测评估、信息管理等“六大管理体系”。将各项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了自省至村的分工负责、分级管理,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按“护林队伍、监管责任、封禁措施”三落实要求,招聘专职护林员建立护林队伍网络,实行管理规范、考核严格的层层监管责任制;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全社会支持为补充的生态公益林投入机制;出台了《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28个政策措施,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同时,利用现代化手段实行了公益林小班地籍信息化管理,近年来还探索了“分类补偿、分档补助”补偿机制和“公益林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有效地保障了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考察中,我们深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益林的建设与管理。各市、县专门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公益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并及时落实地方补偿资金。有的县市还专门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人员。

在考察中,我们观看了几个县的“生态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公益林护林员卫星定位考勤系统”演示,完整齐全的公益林资源数据库,有林权“户籍”档案、补偿金发放档案等信息,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和对护林员野外巡查情况实时监管。了解到有的县(市)还与科研、教学部门合作,开展生态公益林在涵养水源、固土保肥、改良土壤、固碳释氧、防洪蓄水、改善环境、物种保护等方面的定点观察研究和定量统计分析,为生态公益林的综合效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在考察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各地对护林防火工作的重视。我们所到的市县都有一支专职、兼职护林员和森林消防队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有一套监管考核办法,有效地防控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各地在宣传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护林防火的重要性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路边、村口的宣传牌、公示牌、告示牌随处可见,大大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确保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果。

(二)生态公益林发挥效益显著。经十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公益林建设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在考察中深切感受到公益林区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1.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据建德市测算,100万亩的公益林年吸收二氧化碳70万吨,释放氧气50万吨,发挥生态效益达33.72亿元,是政府投入公益林补偿资金的200多倍。

2.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土增肥功效显著。俗话说“山上多种树,等于修水库;水多它能吞,水少它能吐”。森林的蓄水防洪功能是世界公认的。这次所到之地,均得到验证。桐庐县富春江镇茆坪村,当地村民深有感受地反映,以前一下稍微大一点的雨就出现山洪暴发,冲毁道路和农田。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以来,满山郁郁葱葱的森林,常年清水长流,为下游水库、河流及居民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山水。据仙居县观测,2004—2008年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2.75亿吨,减少土壤流失865.24万吨。通过封育管护,茂密的森林提供了大量枯枝落叶,林地表层腐殖质增厚,既能防止水土流失,也提高了土壤肥力。

3.林分质量提高。郁闭度指数不断上升,普遍形成针阔混交林和乔灌草复层林的结构,发挥了森林的综合功能,并有效地保护了一大批珍稀动植物物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率大幅下降。由于营建生物防火林带和加强护林防火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全省生态公益林的火灾得到有效控制。

4.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山区提供了优美清新、幽雅舒适的环境,促进了农家乐和旅游业的大发展,吸引了大批城镇居民前往休闲度假,增加了林农的就业门路和经济收入。如遂昌县安口乡依托良好的生态公益林,开辟了两个景区,有6个村(点)30户农户办起了农家乐,从业人员80人,仅2010年1—10月就接待旅客5.03万人次,累计营业额达303万元,利润120万元。生态公益林建设也有效地促进了水果、干坚果、竹产品及相应加工产业的发展,林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如仙居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杨梅无公害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使“仙居杨梅”品质享誉省内外。目前已有杨梅面积12万亩,总产量4.5万吨,产值近3.8亿元。农村环境改善了,游客增加了,水果蔬菜好销了,农民增收了。

(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深得民心。在考察过程中,各级干部和广大林农一致反映,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项造福于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政府作出的这一战略决策,深得民心,广受群众欢迎。一是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生态公益林建设,省政府将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列入新农村建设十大实事之一;二是补偿标准从2001年每亩2.5元提高到2010年的每亩17元;三是财政、林业携手采用“一卡式”发放补偿金,保证及时、足额、直接发至林农手中,为林农增加了收入;四是增强了重点公益林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建设好生态公益林,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这次调研中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护林防火力量欠强,林相质量提升改造的资金短缺,生态补偿标准增长过缓,机构编制不落实,管理力量不足等几方面。

二、建设管理还需加强,提点建议,以尽所为

生态公益林是确保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强建设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一以贯之管护经营好,方能永续利用,发挥综合效益,造福世代。为此,我们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公益林建设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考察走访中有的干部群众认为建生态公益林就是为拿补偿金,有的认为当初面积划得太大吃亏了,有的则认为是为下游、为人家。因此,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识,很有必要。要让人人充分认识到,建设好生态公益林得益者首先是自己,同时也为社会作贡献,从而提高自觉性。

(二)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工资水平在不断提高,公益林管护成本和支出也在增加,如果补偿资金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就会影响群众对公益林建管的积极性,所以,要建立公益林补偿资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相应增加的机制,但不是随意的,而是一种规范的、法定的机制。另外,对林相改造、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和停垦还林(因野生动物侵害而无法种粮部分)等应有专项资金。可借鉴北京市的经验,即把公益林资金分两大块,一是补偿资金每亩24元,用于对林农的直接补偿;二是森林健康经营管理资金,每亩16元,用于林木抚育、资源保护、林区道路等建设。

(三)公益林建管任务繁重的县应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主要是因为:全省每年有7亿多元财政支出的公益林补偿资金要发放,使用情况要监管;公益林涉及的千百万农户的权益要保护;全省近3万名公益林护林员要监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要落实;公益林建设需要持续永久的日常管理。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对公益林建管任务重的县、市设立“参公”性质的专门机构,落实相应编制。

(四)应制定扶持重点公益林地区发展经济、奔小康的政策措施。公益林补偿金是对林农林权当年收益的补偿,当然也增加了他们的收益,但靠这点收入要奔小康是难以实现的。为此,政府应制定比非重点地区更优惠的扶持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凡是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政策、项目、资金应向他们倾斜。帮助林农提高外出务工的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的本领,帮助重点公益林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林农解决发展经济的困难等等,让这些地方的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五)对公益林十年建设成效进行总结表彰。2011年,是我省公益林规划建设10周年。10年的建设实践表明,4000万亩公益林建设工程是我省林业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惠及农户最广、生态功能最全、持续时间最长的生态工程和环保工程。为此建议省委、省政府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肯定成绩,表彰先进,不断推进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林农公益林补偿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疫情下的补偿式消费 引爆宠物氪金新时代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解读补偿心理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