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论诸葛亮军事失误

2011-08-15李凤启

黑龙江史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蜀汉汉中荆州

李凤启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徐州 221300)

一论诸葛亮军事失误

李凤启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徐州 221300)

历史上,诸葛亮虽然表现出诸多才智,但也有令人难以理解的决策和做法,导致了蜀汉应可避免的一些失误。他进入成都后,正是因其“不作为”行为才导致《隆中》战略没能很好执行,最终遭到破灭。

诸葛亮;军事失误;不作为;谨慎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是千百年以来众人的共识。作为军事家,在军事史上诸葛亮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为刘备集团提出了立国复兴的《隆中》战略;当面临强敌并吞,刘备危急存亡之际,他果断出使东吴,进行外交斡旋,成功实现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当刘备率军东征西讨时,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后勤部长,确保了刘备大军的粮草与兵员的供给;辅政后,更是一心扑在蜀国的军事事业上,亲自率兵在较短地时间内迅速平定南中少数民族的叛乱,保证了北伐时大后方的相对稳定。尤显诸葛亮军事智慧与才能的是他指挥的北伐战争,推演八阵,发明改进武器装备,治军有方,强劲对手司马懿面对蜀军的自由来去和任意辱骂挑衅无可奈何,甚至称赞诸葛亮说“天下奇才”。诸葛亮不仅是指导军事实践的能手,而且也是军事理论方面的专家,写有《出师表》、《将苑》、《诸葛亮集》24篇等著作,真可谓文武全才,无怪乎后人景仰,称之为“万古云霄一羽毛”。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尽了一切所能去努力实现《隆中》战略,不畏困难,执着追求心中的事业。当然,诸葛亮是人不是神,在军事生涯中,虽然表现出诸多才智,但也有令人难以理解的决策和做法,导致了蜀汉应可避免的一些失误。[1]伟人的失误往往导致全局难以挽回的损失,因而研究前人的失误,从中吸取教训是很有必要的。本章只就诸葛亮的军事失误提出自己的认识,我们在这里给诸葛亮挑刺,难免有求全责备,按现代人的理念苛刻前人之嫌疑,虽然如此,这里还就诸葛亮军事上的一些“不足”之处,作粗浅的一分析,以期获得更多的认识,指导现实和未来的军事斗争,尽可少犯或不犯同类的失误。

一、诸葛亮进入成都后,正是其“不作为”行为才导致《隆中》战略没能被很好执行,最终遭到破灭。

诸葛亮奉刘备之命率军进入益州后,除了帮助刘备治理益州,负责前线蜀军的粮草兵马供应外,很少有积极地建言献策之举,对别人向他提出的一些建议也不加采纳,甚至对刘备的命令也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态度,如有人报告法正违法乱纪,肆意杀人,希望诸葛亮出面禀告刘备“抑其威福”[2]P960时,诸葛亮不仅不积极办理,反而替法正不法行为袒护;刘备争汉中,急书诸葛亮发兵时,军师将军诸葛亮不是抓紧时间调兵支援,而多事一举地去问蜀部从事杨洪是否出兵,经杨洪的一番分析后诸葛亮才肯发兵。这就提出一个疑问:甚至连部属杨洪都明白的事,作为军事家的诸葛亮难道不知道汉中对蜀汉政权的重要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是谨慎还是有意拖延时间,抑或另有它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此时的表现与他刚跟随刘备出山以后的表现判若两人,也没有了他隐居隆中时所流露的,要象管仲、乐毅那样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那时的诸葛亮努力表现自己的智慧与谋略,为刘备出谋划策,在曹操南下征伐刘表期间,试图在战乱中为刘备扩充军力,如拉笼刘琦势力,向其献自安之术,以为未来利用,后来刘备果真借刘琦之势力成功地占据了荆州之地;积极建议刘备“游户自实以益兵众”,将荆州的流民尽可能地招致刘备麾下;在曹操大军压境时,又劝刘备攻劫刘琮而乘机夺得荆州;在赤壁之战前,在刘备形势极度危急情况下,自告奋勇地前往东吴成功地联合孙权共抗强敌;刘备夺得荆州四郡后,不计个人得失,奉命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3]P916。此外,还替刘备广泛搜罗人才,妥善处理与东吴的关系等。耐人寻味的是,随着刘备地位的一步步的提升,拥据汉中,称汉中王,直至称帝,诸葛亮却越来越无所作为。我们把诸葛亮进入成都后的这种表现称作“不作为”行为。从刘备进兵汉中至刘备去世前这四年可以说是蜀汉政权最为关键的几年,也是蜀汉由鼎盛走向衰弱的时期,如果说蜀汉政权渐趋鼎盛时诸葛亮无所作为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蜀汉由盛而衰急剧变动时,诸葛亮依然“不作为”,就令人费解了。除了上述提到诸葛亮发兵汉中外,这期间诸葛亮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带领群臣劝刘备称帝,然而对事关蜀汉大局的军事行动,如关羽出兵荆襄,刘备出兵伐吴,诸葛亮事前却没有任何的计划、建议,甚至连片言只语都没有,事后也没有补救措施,即使有,如关羽失荆州后,劝刘备杀了刘备的养子刘封,也是毫无意义的,夷陵战后的叹息更是于事无补。诸葛亮在极其重要问题上的“不作为”表现与其丞相职位明显不相符。无论从他担任的丞相职务看,还是践行他《隆中》战略目标来看,诸葛亮在蜀汉最为关键时期应负起历史的责任,有所作为,可是他却选择了“不作为”,就在他“不作为”期间,蜀汉无可换回的走向衰弱之路,尽管诸葛亮辅政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无能为力了。因此,我们说,诸葛亮最大失误是在蜀汉关键时期表现出的“不作为”行为,正是诸葛亮的“不作为”导致了《隆中》战略的破灭。

众所周知,诸葛亮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在隐居期间他就精于战略思维,规划了《隆中》战略,在出山之后,为实现他的理想,诸葛亮曾不顾一切地去努力去奋斗,他所设计的目标也一步一步地得以实现,就在“跨有荆益”的目标达成之后,《隆中》战略却止步不前了,诸葛亮似乎也失去了往日为实现《隆中》战略目标而献身奋斗的精神。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诸葛亮表现出“不作为”行为?是诸葛亮个人进取心减退,还是《隆中》战略不合时宜?从诸葛亮辅政的历史看,这些都不是导致诸葛亮“不作为”行为的原因,就是说,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迫使诸葛亮不得不暂时收敛起积极作为的锋芒。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注释:

[1]目前史界大多认为诸葛亮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战略上没有适时调整战略规划,跨有荆益与外结好孙权本身就不能妥协;用人上知晓关羽的缺点,却还让其独守荆州,终致荆州丢失;错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明知李严的居心,还付以用他后勤之责,致使第四次北伐主动失去大好良机等。

[2]《三国志·法正传》。

[3]《三国志·诸葛亮传》。

李凤启(1968—),男,江苏邳州人,历史学学士,运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研究。

猜你喜欢

蜀汉汉中荆州
汉中老年大学特色教学(上)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汉中为王(二)
汉中为王(一)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汉中仙毫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