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5~2005年黑龙江省艺术研究

2011-08-15朱牧龙

黑龙江史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评剧龙江研究所

朱牧龙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985~2005年黑龙江省艺术研究

朱牧龙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985~2005年以来,在黑龙江省文化厅的领导下,黑龙江省的艺术研究和艺术评论是以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为龙头,联合省直属文艺表演院团,立足哈市、辐射全省,形成了强有力的艺术研究中心和戏剧创作评论主体。周密的构筑了黑龙江省艺术研究网络,完善了以点带面,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体系。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在理论和实践上与各艺术表演团体取长补短,呼应促进。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创办的《艺术研究》停刊后,许多艺术研究信息、戏剧创作、戏剧评论是通过黑龙江省戏剧工作室的刊物《剧作家》发表的。进入新世纪以来,艺术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开拓,从以往的单纯舞台艺术,发展到移民、冰雪、建筑、工艺、美术、雕刻、动漫等社会大文化之中。

由于我国现行文艺体制的局限性,虽然面临改革开放的有利形势,但至2005年底止,艺术研究在黑龙江省还是一直由政府机构主办、指导,并停留在省、市专业层面和专职人员身上。

二人转研究

东北二人转表演艺术闻名于世,黑、吉、辽三地的二人转表演艺术长盛不衰,自1986年以来,东北三省文艺界多次举办东北地区二人转及地方戏汇演,在实践中竞争、借鉴、补充、提高、升华。

黑龙江省文化厅为了提高本地区二人转的表演艺术水准,积极引进人才,把吉林省的知名二人转演员张野调到黑龙江省龙江剧院,并成功推出《傻子相亲》等优秀二人转剧目,经常举行全省二人转曲目汇演,竞赛等活动。从抓剧本到抓导、表演,调动了全省二人转艺术表演团体的积极性。面对二人转表演艺术出现的良好局面,省艺术研究所乘势而上,配合全局,把二人转研究推上新的高峰。

1986年以来,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创办的《艺术研究》杂志上,重点栏目采用不间断的方式发表有关二人转研究的文章,如《谈二人转的唱词美》、《二人转民间编剧法十二招》、《形式独特方法灵活》、《二人转摹拟表演之管见》、《二人转唱词研究》、《论二人转导演艺术》等。

这类文章把二人转的研究引向了深入,时任省文化厅长的才起同志,撰写了《要重视二人转艺术的理论研究》,发表在《艺术研究》1991年第1期,随后引出新一轮的二人转研究高潮。《论张野在〈傻子相亲〉中的表演艺术》,柳盛林、田子馥、梁洪杰、张觉、薛成荣、常晓华等配合形势发展,撰写了《浅谈二人转文学创作的舞台意识》、《论二人转传统结构形式美》、《论二人转导演的地位与作用》、《黑土文化哺育的迷人艺术》、《论地方戏中的社会问题剧》、《贴近生活本源尊重剧种本色》等多篇研究二人转的文章。

面对二人转研究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时任省委宣传部长的陈凤翚同志,有感而发,在《艺术研究》刊物上谈了自己的观点《珍惜这朵牡丹花》,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二人转研究蓬勃发展,黑龙江省地方戏和二人转研究专家们,用心血汗水滋润和推动二人转研究事业的繁荣昌盛。有关二人转的研究文章基本上都在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创办的《艺术研究》上发表,也有少量文章在黑龙江省戏剧工作室创办的杂志《剧作家》上发表,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两本刊物中看到黑龙江省二人转研究事业的发展轨迹。但应该指出的是,黑龙江省二人转演员和表演团体侧重于表演,缺乏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所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黑龙江省二人转艺术的发展。

龙江剧研究

龙江剧是黑龙江省戏剧园林中的奇葩,植根于辽阔的黑土地,发轫于1960年。黑龙江省龙江实验剧院是它的母体,从呱呱坠地到歌喉清亮直至2005年年底时,已是历经45年的风雨磨练,相当成熟了。

1985年4月,黑龙江省龙江实验剧院25年院庆之际,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介入其中,把黑龙江省龙江实验剧院的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有关演职人员等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记录成册,不仅体现了龙江剧的艺术成果,还为龙江剧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可以资鉴的经验和教训。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全力以赴的配合黑龙江省龙江剧的成长和发展,《艺术研究》1985年第1期用全部篇幅编发了他们撰写的文章。其中《龙江剧音乐二十五年回顾》、《龙江剧音乐走向规范化的新阶段》、《努力创造新剧种的新程式》、《龙江剧表演程式心得谈》、《龙江剧化妆点滴体会》、《龙江剧舞美设计风格体会》等文章,很好的表述了黑龙江省龙江剧的成长道路与发展方向。

从此,龙江剧研究走上了良性和常规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及时的将研究成果发表在《艺术研究》上。龙江剧迎来了辉煌时期,白淑贤确立了龙江剧领军人物形象,用优秀的表演艺术和强劲的艺术魅力捧回了“梅花奖”和“文华”奖。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不失时机的在1998年承办了《白淑贤与龙江剧学术研究讨论会》会议成果结集出版。《艺术研究》自始至终的紧密配合龙江剧研究,不断发表龙江剧的研究成果,直到停刊。

2003年,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积极配合黑龙江省文化厅,召开了一次白淑贤表演艺术和龙江剧发展研讨会,会议成果已结集出版发表。龙江剧研究正在阔步前进。

评剧研究

1986年以来,黑龙江省的评剧研究事业和舞台表演艺术蓬勃发展,先后推出了《八女投江》、《身外有个世界》、《铁树开花》、《网络ABC》、《公仆之歌》、《刘胡兰》、《净土红烛》、《半江清澈半江红》等。同时,全省有志于评剧研究的人员撰写了大量文章。《艺术研究》有选择的发表了部分篇章,如《好月只在梦中有》、《论评剧音乐结构形式发展的历史走向》、《黑土评剧的现代化》、《民族艺术的砥柱中流》等。

1989年末至1990年初,哈尔滨评剧院、哈尔滨市艺术研究所联手发表了评剧《半月沟》评论专刊。时任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的陈凤翚,在《半月沟》公演时,有感而发,认为《半月沟》的出台,标志哈尔滨市的评剧表演艺术跳出低谷。《追求美的人们》、《谈赵三凤的现代剧表演》、《戏剧要靠艺术去呼唤观众》等文章,肯定了哈尔滨市评剧院的艺术成就。

1989年,牡丹江市评剧团上演评剧《身外有个世界》,荣获“全国振兴评剧交流演出”大奖。

1990年,黑龙江省文化厅组织八台大戏晋京展演,《身外有个世界》位列其中,被誉为“中国评剧界的一颗珍珠”,专业研究人员认为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1992年,牡丹江市评剧团上演《公仆之歌》,荣获全国评剧汇演大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专门为此剧召开研讨会,认为让毛泽东主席唱“落子”是大胆创新,是中国评剧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毫无疑问,对评剧《公仆之歌》的研究,把评剧研究推上了新的高度。进入新世纪后,黑龙江省评剧院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打造出《半江清澈半江红》的艺术精品,从而为现代评剧的发展趟开了新路。

京剧研究

1985年以来,京剧研究从未间断过,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理所当然的担当着研究重任,为使黑龙江省的京剧表演艺术繁荣兴旺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的戏剧研究室和综合艺术研究部奋力工作,团结和激发黑龙江省京剧界有志研究和热爱京剧的人员,在京剧的园林中采花酿蜜。《艺术研究》把有关京剧研究的文章作为重点栏目,坚守着京剧研究的阵地。很好的配合着黑龙江省各地区、各有关单位的京剧研究工作。一些具有新颖见解的文章如《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试论京剧的俗雅与兴衰》、《京剧新编剧目唱腔旋律创作技巧研究》、《振兴龙江京剧、创作艺术精品》、《共商对策、开拓进取》、《谈京剧器乐曲牌的选用》、《如何运用京剧程式塑造角色》、《京剧怎么办?》、《京剧何以要抢救》等,此类京剧研究文章发表后,为黑龙江省京剧事业的发展繁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京剧团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不断推出新编历史传统剧目《坐宫》、《火烧裴元庆》、《断桥》、《雁荡山》等,进入新世纪后,又上演了《梦断关山》、《完颜金娜》。哈尔滨市京剧团潜心研究,亦拿出好戏《浑河堰》。

其它各地、市的京剧研究与演出工作都做得很好,佳木斯市京剧团可作为其中代表,新编历史故事京剧《赵王与无容》、《霜剑摧花》、《刘玉娘》、《魂断五国城》等作品在编剧、导演、音乐、舞美方面有所创新。正是从事和热爱京剧艺术的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黑龙江省的京剧表演和研究事业,渐趋佳境。

话剧研究

黑龙江省的话剧表演艺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雄厚的观众基础。

1986年之后,黑龙江省话剧界涌泉般推出《曹植》、《黑色的石头》、《欲望的旅程》、《野草》、《蛾》、《女大十八变》、《地质师》、《一人头上一方天》等一大批卓有影响的剧目。这些话剧以人性的复归,生命意识的多元展现,起到了引领潮流和创作中坚的作用。

在新时期的黑龙江话剧中,哈尔滨话剧院以阵容强大、实力雄厚而享有盛誉。他们秉承现实主义传统,又富有创新精神。善演外国话剧是其传统特长,《阴谋与爱情》、《安提戈涅》等是传统佳作,《吉它轻轻弹》、《濛濛雨啊,濛濛雨……》、《危情夫妻》等话剧则是在新时期用新理念推出的力作。

大庆话剧团以真实、质朴的艺术表演再现油田工作和生活,并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相继创作出《黑色的玫瑰》、《黑色的石头》、《大荒野》、《地质师》等一批优秀作品,制造出黑龙江省话剧界的“大庆现象”。

齐齐哈尔市话剧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团体,素以深刻表现人物情感世界,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为观众称道。自1986年以来,上演的剧目呈现两条鲜明的轨迹。一是弘扬主旋律,表现时代精神。《张海迪》、《魂系鹤乡人》等都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展现了当代人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和美好追求。二是话剧的意境以浓郁、苍凉的流民风格著称。《野草》、《一人头上一方天》等是这方面的代表剧目。

鸡西市话剧团扎根于黑土地的煤田矿区,他们的剧目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北京往北是北大荒》、《孝子贤孙》、《老矿》等,这些剧目不仅有很强的思想性,还有很高的艺术性。

牡丹江市话剧团以优秀剧目《女大十八变》而步入黑龙江省话剧界强强行列。

新时期以来,话剧用惊雷般的声音,揭示了极左年代对人性的摧残,满腔热情的歌颂了改革开放。真实的表现了转型期的艰难与垦荒者的悲壮,并运用艺术手笔抨击腐败现象。

音乐研究

黑龙江省是一个边陲省份,传统文化的积淀不是很深,但省会哈尔滨市,却是音乐之都。最早欢庆民族解放的颂歌在这里响彻云霄。哈尔滨之夏闻名于世,不仅培育了哈尔滨人民群众深厚的音乐素养,还锻造成哈尔滨市的音乐品牌。1985年以来已有多位著名歌唱家走向了国家级舞台,李双江、殷秀梅、牟炫烳、万山红等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学和音乐研究是富有成效的,以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为中心,围绕发展黑龙江省文艺事业的主题,以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的刊物《艺术研究》作平台,发表了大量的音乐研究文章。纷繁的音乐研究文章,烘托出黑龙江省音乐研究的百花园林。省艺研所的苗笛同志费尽心力,搜集整理了哈尔滨市近百年来杰出的音乐人才,将他们的贡献和成果进行了集中展览,成功的将哈尔滨市的音乐成长发展之路与未来目标相结合,是很好的音乐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最佳体现。黑龙江省音乐研究的发展势头正劲。

舞蹈研究

1985年以来,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一直把舞蹈研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迅速开展工作,特地把黑龙江省歌舞团多年从事舞蹈表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调入,组成了黑龙江省一级的专门研究舞蹈的工作班底。

1986年夏天,邀请国家级舞蹈表演家贾作光同志到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讲课,贾作光详细的介绍了他率领中国国家舞蹈团出访前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交流演出的盛况,效果显著,反响良好。舞蹈讲学活动曾多次举办,不断使舞蹈研究人员开阔眼界,及时了解国内外舞蹈表演的趋势。根据需要和可能,最终把研究目标锁定在黑龙江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上。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一方面组织人员从事舞蹈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还完成了国家文化部赋予的,编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黑龙江卷》的重大任务。进入新世纪后,黑龙江省的舞蹈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绥化地区富有特色的花棍舞就是在省艺研所的专业人员指导下,得以保护和发展的。黑龙江省的舞蹈艺术研究方兴未艾。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搜集与研究

1985年以来,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艺术研究工作,一直由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调动社会资源,全力推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努力,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在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创办的杂志上,发表了很多有质量的论文,《“萨满”词源质疑》、《满族音乐文化漫话》、《鄂伦春民歌的传承形式及其发展趋势》、《“白山黑水”间诸游牧渔猎民族传统民歌之比较》、《嫩江流域蒙古族民歌浅析》、《黑龙江满族民歌初探》、《赫哲族民歌概述》、《对萨满音乐的价值判断》等是其中代表。尤其可贵的是,《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充实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继2004年国家批准黑龙江省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于次年又开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名录的申报工作,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积极行动,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成功申报了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名录。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保护的研究前景广阔而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评剧龙江研究所
睡眠研究所·Arch
龙江少年爱冰
浅谈评剧的乐队及伴奏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昆虫也会便便吗?
图读龙江经济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