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族传统民居的变异与保护和创新*

2011-08-15高徽南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竹楼西双版纳傣族

高徽南

(云南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666100)

“竹楼”是西双版纳傣族千百年来为适应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而创建的一种民居建筑。居室建造是一种民俗事象,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在傣族审美文化中,“竹楼”建筑构成了十分醒目的篇章。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傣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物质文化有了深刻的改变。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傣族传统民居——干栏式结构正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不断地被同化和弱化,并有渐渐消失的危险。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因为“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丧失传统文化将意味着民族的消亡”[1],傣族传统民居建筑不仅是傣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和财富,应该得到有力的保护。如何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对傣族传统民居——干栏式建筑物进行积极的保护,这关系到西双版纳实施“旅游兴州”的战略目标,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一、傣族民居的特点

人类最初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当地自然环境为其所能提供的自然物质。西双版纳气候湿热,境内山竹如海。生活在竹林里的傣族人民利用本地特产——竹子作建房主要材料,如竹梁、竹柱、竹椽子、竹围墙、竹楼板、竹楼梯等,只有房顶是茅草,其余都是竹子。于是,人们把傣族民居称为“竹楼”。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房材料发展为木、砖、瓦等,虽然建筑材料不一样了,但建筑形式仍然保持了竹楼的特征,“竹楼”这一称呼就一直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专称,专门指代干栏式建筑的傣族传统民居。关于傣族居住竹楼,史籍早有记载。如:

《唐书·南平僚传》:“南平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

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有相同的记载:“编竹苫茅两重,上以自处,下养鸡,谓之麻阑。”

元代的李京:“金齿百夷,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频江,一日十浴。”

竹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其实就是高脚楼。其造型美观,外型像建在高架上的大帐篷。竹楼共两层,离地高,通风好,既凉爽,又避湿,既防霉,又防兽。楼下养鸡,鸡吃白蚁,所以楼房木头不会被蚂蚁蛀。人畜分开,干净卫生。

“竹楼”无论是单看还是成片地欣赏,都给人留下赏心悦目的美感。现在我们已经难以看到纯竹楼,但木质傣楼依然保存着传统民居的神韵,依然沉淀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理想,依然能与人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并以其静观的形象表示着傣族的审美观念和追求,并以此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驻足观赏。

二、傣族民居的变异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生活的变革,伴随社会的进步,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经历了4个阶段的发展变异。

第一阶段窝棚。傣族先民最初是居住在山洞和大树上,直到农耕出现,有了生活保障以后,他们才开始走出森林,来到坝子的小河边,用树杈、树枝、芭蕉叶搭建窝棚居住。这种窝棚起先是平顶的,但太阳晒干芭蕉叶,一下雨就没办法居住。后来受到启发,傣族先民仿照狗坐地上昂首的姿势把窝棚建成斜面顶,即用两根树杈撑起一根横梁,几根又长又直的树枝当椽子,一头搭在高树枝撑起的横梁上,一头斜落在地上,用茅草覆盖顶。这种窝棚傣语称为“杜马先”,“杜”为窝棚,“马”为狗,“先”为昂首,即“狗昂首坐姿式窝棚”。窝棚是直接搭建在地上,不属于干栏式建筑,今天看来是十分简易的一种房屋建筑,对于原始先民却是一种创建,标志傣族先民群居生活的开始。

第二阶段竹楼。随着社会的发展,傣族先民渐渐发现窝棚不适宜生存,因为西双版纳海拔低,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森林茂密,动物出没频繁。窝棚低矮,不仅经常积水潮湿,而且野兽可以轻易闯入民居。于是傣族先民把树居的优点与窝棚相结合,仿造凤凰展翅的样子,创造了干栏式建筑物——竹楼。

对竹楼的描述,高立士先生在《傣族的竹楼文化》中写道:“楼呈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面约2.5米,下层无墙,高脚柱裸露,用以饲养牲畜、家禽,安置捣米脚碓,堆放犁、耙等农具,堆放木柴等杂物。拾级登楼,外有走廓(傣称‘贺宽姆’),晒台(傣称‘展’),可以晒物、纳凉。晒台内侧一角,搭一小台,草排盖顶,置土锅盛凉水饮用;晒台外侧一角,搭一小长台,台上用竹笆垫底,竹筒框边,内盛沃土,种有葱、姜、芫荽、辣子、薄荷、香茅草等傣味烹饪佐料,因而得‘空中菜园’之雅名,傣称‘孙帕岗好’。内为居室,隔成两半,一半为客厅,一半为卧室。客厅前半部设置‘火塘’,后半部为客室。火塘以一米见方木框构成,内填土厚约20厘米,上置三个锅桩石或三脚架为灶,供烹饪、取暖、照明用,火塘边置竹篾、藤蔑等篾编织矮凳若干,供主妇炊煮及会女客使用;火塘靠墙壁一方,置木柴、木桶、碗架、碗柜等。客室铺有宽约3米,长约5~7米的竹编席一块,作吃饭、休息和待客用。另一半是卧室,系无墙、无床大通间,父母、兄嫂、姐丈、弟妹同宿一室,各以帕垫及黑色布帐相隔。一般14岁以上未婚弟妹,依次睡在靠近楼梯一侧,谈情说爱方便出入。傣族风俗,卧室不许外人进入,未经许可,不得窥视。……墙壁四面无窗,只在客室一方开一小窗,或在客室顶上用一根竹棍撑起一片草排开天窗,光线和风能从四壁及楼板竹笆空隙间透入。”这段话真实再现了当年傣家竹楼的风貌。与窝棚相比,竹楼更适合人居住。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双版纳这样的纯竹楼已经不多了,只有在村寨的田间地头零星可以看到一点。在西双版纳村寨,一些傣族老人做不了农活,就会把家交给孩子们管理,自己“退休”到自己家的田间地头建造简易竹楼,他们在那里看地、养鸡,粮食由孩子送来,整天与老哥们喝喝酒,聊聊天,过悠闲的日子。这是傣族老人退居养老的一种方式。

第三阶段木楼。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经济渐渐复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傣族民居建材也发生了变革。纯竹楼渐渐被木楼代替,建材由竹子转向木料。如茅草编成的草排被缅瓦代替,用瓦片盖顶更牢实,而用草排盖顶每2~3年得换一次,非常麻烦;楼板换成木板,走上去不仅更稳当也同样透气,而原来的竹片铺成的楼板弹性大,稳定性不足;楼上的围墙由竹篾编的席子换成木板,可以开设窗户,室内光线更充足;楼梯、房柱全都是木板和木料。现在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多以木楼为主。如西双版纳勐罕镇的傣族园里,居住着5个村寨400多户人家,每家的竹楼都是木质建材。而30多年前,这里的傣族民居都是纯竹楼。国家的繁荣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如今,傣家干栏式的木楼也有一点变化。笔者在勐海县打洛镇勐景来村看到,这个村新建的木楼都扩大升高。一层除增加高度,依然没有围墙,主要区别在于二层的围墙,过去的围墙是1米多高的木板,围墙上部向屋外斜(斜放的目的是增加室内空间和避免雨水漂湿围墙下部),现在围墙的木板都是直立接着椽子、瓦片,木板约3米高,屋檐较长,因修了铝合金窗框,安上活动的玻璃窗,即使屋檐长,室内采光也很好。屋檐边挂着一片片傣族用水泥自制的装饰瓦,涂上色,就像给屋檐绣了一圈彩边,很有民族特色。另外,楼梯不从正面开,从侧面开且有转折。过去竹楼一层才2米左右高,一般7~9级台阶就可以上到二楼,现在3米多高,再从正面上去楼梯要么太长要么太陡,不美观也不便行走。勐景来是中缅第一寨,特殊地理位置和民族风情为村子发展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为了经营“傣家乐”,居室必须舒适、宽敞、明亮、方便,所以,凡位于旅游景点的傣族民居建筑都有一个突出的改变:在晒台一边附建了太阳能浴室和卫生间,厨房也从厅室移到晒台的另一边独立成房。由于提高楼层高度,围墙由倾斜变直立。勐景来的傣族民居空间更为阔绰。一楼原来是关养大小家畜的地方,现在各家家畜全部由寨子统一迁到寨外集中饲养,干净卫生,环境幽雅。有的人家摆上大型方板桌子供游人喝茶,有的摆上一些民族工艺品,供游人选购。庭院四周栽满果树、鲜花,竹楼坐落在红花中,掩隐在椰子树、酸角树的绿叶中,真是美如画卷,别有一番诗意。这样的民居既有民族风味又有现代享受,可以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前,只有勐景来等开展旅游接待的村寨是这样的木楼,其他许多未发展旅游业的村寨还是更低矮、没有卫生间的木楼,这与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

第四阶段砖混楼。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现代化建材惠及到傣家人民家居建设中。村寨中率先富裕起来的一些人家,开始用砖混材料建造干栏式傣族民居。砖混楼以景洪曼弄枫最突出。全寨的傣楼几乎用天蓝色琉璃瓦盖顶,钢筋水泥浇灌柱子、地板,瓷砖铺地面。厨房移到主楼边另建的平房中。底层有的家还是高脚楼,四周没有围墙,保持传统的模式;有的家却砌了墙,隔成房间,除了屋顶还是凤凰展翅飞翔的人字形多斜面,具有傣家民居传统特色外,其他部分与汉族的别墅大同小异。还有少数傣家的楼房建成3层、4层浇灌顶样式,完全变异汉化,失去了干栏结构的风格。

三、傣族民居变异的分析

竹楼这一特殊建筑样式,因适合西双版纳自然环境,陪伴傣族人民走过了上千年,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有的寨子的“竹楼”开始变迁,失去传统的干栏式特色。其原因主要是:

(一)对传统民居特有价值认识不足。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特别是电影、电视等传媒把现代化建筑的信息迅速传递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对比之下,傣族青年认为原来的建筑模式显现出种种不适应,傣族传统民居样式受到了冲击,它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代表当代傣族青年价值观、审美观的改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鞋子穿,谁愿意打赤脚;有砖砌的院子围墙,谁还愿意砍竹子编篱笆做围墙;有一擦就亮、图案雅致的地板砖,人们当然愿意享受。尤其是年轻一代,看到现代建筑的光鲜亮丽,而竹楼与洋楼相比显得土里土气,希望用先进的建材打造自己家居的愿望很强烈。这些表现,是对传统民居的特色的理解不深、认识不足造成的,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价值的定位不准的表现。

(二)攀比心理的负面影响。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西双版纳从封闭迅速走向开放。西双版纳在上个世纪60代就蜚声海外,如今“旅游兴州”的发展战略给人民带来了实惠。傣族是西双版纳纳的主体民族,居住在坝区,具有优先发展的优势。吃一顿傣家饭、住一夜傣家楼、学一首傣家歌、学一段傣家舞、泼一身吉祥水成了西双版纳旅游的招牌。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游客蜂拥而至,傣族群众为搞好旅游接待,把住房增高、扩宽、优化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游客需求的。但为了增加接待量,有些傣楼被改建得失去特色,这实在令人担忧。另外,由于旅游业的兴盛,橡胶、茶叶的走红,一些率先富裕的傣族家庭仿照汉族盖起了楼房,虽然增加了房间数,但是彻底改变了傣族传统民居的结构。傣族是一个从众心理十分突出的民族。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他们在物质方面爱攀比,在接受新事物、赶时髦方面十分积极。例如,寨子里某个小伙子买了一辆大阳摩托,接着,其他同龄小伙子也会同样买来骑。即便家里没有钱可以不去上学,或者一家人省吃俭用,一定要省下钱来给孩子买摩托,唯此父母才觉得“有面子”。寨子里哪个小姑娘18岁结婚,其他同龄小姑娘也会跟着开始谈婚论嫁。过节时,你会看到一群群傣族姑娘穿着同样花色的衣裙,背着同样的包,穿着同样的高跟鞋,带着同样的头花,撑着同样的花伞在街上行走,几乎一个寨子就是一种装束。这样有特性的民族,若不对其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和引导,今后傣族民居都像景洪市曾经非常著名的傣味一条街——曼景兰一样,建筑汉族化,那么西双版纳将失去一道十分宝贵的民族文化风景。

(三)木材昂贵难求而现代建材价廉物美。

西双版纳曾经木材资源丰富,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海拔低的地方大量烧山毁林种植橡胶;本世纪茶叶市场走火,海拔较高不适宜种橡胶的山地又被大量开发种植茶树,老百姓的山地都种上了经济作物,造成建房的木材资源十分紧缺,甚至要到老挝去进口,价格昂贵。而用钢筋水泥浇灌建造傣族楼房,建材十分充足。现在建造一幢木楼花的钱比用钢筋水泥建造还要贵。于是,一些傣族群众想建造三四层砖混结构的楼房,一方面省地省钱,儿子姑娘结婚的住房不用愁;另一方面西双版纳现在已不存在野兽进寨子的事,水泥、地板砖的防潮性也可以,何必盖高脚楼。加上汉族建筑的影响,在城郊的傣族群众认同的较多。而游客认为,竹楼还是要木质的才本色,才有民族气息,否则大老远来到边疆,看到的民族建筑跟城里差不多,有什么看头?当然,许多傣族群众也知道“保护就是发展”,但木材难求,价格昂贵是制约傣族群众建造木楼的瓶颈,而现代建材相对价廉物美,但呈现古朴不是那么地道,一不小心还趋向汉化。两者如何统一协调,值得研究。

四、傣族民居的保护与创新

傣族民居面临的困境和现代化冲击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要立即寻找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防止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流失。其实,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什么是传统。

(一)明确傣族民居的特有价值。

首先要让傣族群众深刻地理解干栏式民居的美学意义。这要求傣族民众树立民族特色的意识。民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实用需求;二是审美需求。无论哪一个地方的民居,都应把自身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显得十分协调、和谐和优美。傣族传统竹楼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屋顶都是“歇山”,其“山花”部分是开敞的,可形成垂直换气。楼板都留有缝隙,人坐卧在楼板面上,有风吹拂,十分舒适。这种构造可以防潮湿、避虫兽、避洪水,且方便席地坐卧;傣族竹楼中有火塘,还有与竹楼配套的固定家具,生活非常方便,火塘不仅可供炊煮,而且其烟气可为竹笆、木材等防腐驱虫,同时也可为吊在火塘上的粮食、腌肉等防腐。傣族竹楼的空间构造十分符合本地自然环境,具有科学性。从发生学的观点看,民居建筑的产生总是实用优于审美。实用和美紧密结合,实用就是美,不实用就不美。傣族民居建筑所用的材料多用天然木材、自制缅瓦等,整幢楼颜色单纯,形式朴素自然。干栏式建筑下通风上防潮,适合西双版纳漫长的夏季气候,人居住在二层,远离潮湿的土地,对身体有好处。如果对一些生活设施进行合理改动,如像傣族园、勐景来的傣族民居建设模式一样,那么与汉族的楼房相比,傣族民居是双赢,既实用又美观,不仅不土,而且卓然不群,与众不同,风景独好。这些优点应引导傣族群众重视,要让傣族群众理解“有民族特色的才是永恒的”,认识传统民居风格的就是自己的民族特色,是独具魅力的是有价值的,不能丢。应科学看待傣族传统民居,正确定位什么是土、什么是洋。

(二)正确处理保护与创新的关系。

傣族传统民居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所以傣族民居的样式、风格要着力保护。如果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全部变异为汉族民居样式,那么,西双版纳将丧失一道绚丽的风景,西双版纳州政府部署的“旅游兴州”战略将难以实施。傣族群众要像保护自己的美、维护自己的尊严一样保护民居的风格和样式。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傣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应允许傣族民居建筑在内部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有适当的改变和改善。目前,西双版纳州政府已经组织专家设计出若干套既凸显傣族民居的特色又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的傣族“竹楼”建筑范式供百姓选用,建筑时还有适当的补助。这是积极保护传统民居样式和风格的创新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保护传统民居策略上的具体运用,值得在全州傣族村寨进一步推广,这样可以避免傣族民居因无规则自由变异而导致传统特色消失的严重后果。

(三)坚持傣族民居的建筑风格。

民居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载体,也是民族精神的物质化体现,它选择的物质材料、结构方式、建筑造型和艺术风格,一方面直接体现着一定社会、民族、时代的物质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也物质化着一定民族、不同时代的心理情绪、精神风貌和审美理想,积淀着社会历史文化的记忆[2]。傣族民居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迁,窝棚向竹楼发展是进步的表现,合乎傣族人民生存的需求,合乎地理环境法则;竹楼向木楼变迁,完美地保存傣族民居的特色,代表传统民居文化健康发展;木楼向砖混楼变迁,标志着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傣族群众一定要坚持傣家竹楼的特色。坚持傣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原则是:总的框架结构一定要继承传统;内部结构、建材等为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局部允许有所创新。

(四)合理使用现代建材。

美是一种价值存在。傣族民居失去特色就没有美的价值。在未来世界的发展中,人们向往的是清新、纯朴有自然气息的地方。西双版纳是世人眼中自然气息很浓厚的地方,如果傣族民居过多地运用现代建材,表面看楼房流光溢彩,实质却失去了那份古朴和特色。所以要合理使用现代建材,比如木材难求,浇灌柱子可以考虑用木头色水泥刷柱子表层,达到仿真效果,地板砖颜色要与木柱子协调,不要太花哨,因为傣族习惯在楼房四周栽花种树,古朴的楼房在绿树红花的衬托下,才具有一种和谐的美。

改革开放30多年,西双版纳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一些村寨的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国家4A级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保护园中的傣族民居,采取凡在园中建造傣族传统民居,一次性给予4000元人民币的补助。这个措施的实施收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如果州政府在已经做好的傣族民居建筑设计图的基础上,再帮助基层村民做好村建规化、排污、给水等工程,那么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将会得到更多群众的支持。另外,针对傣族村寨里确实困难的居民,建议州政府根据“旅游兴州”的战略,从“民族遗产保护资金”项目中拨出一定的资金扶持贫困户建设民居。我们坚信,在州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西双版纳傣家传统民居始终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永保民族特色。

注释: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李景隆.西部少数民族居住民俗的美学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4).

猜你喜欢

竹楼西双版纳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用竹竿撑起的竹楼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YUNNAN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