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2011-08-15顾永清潘泽民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2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案例教学法

高 蕊,黄 瑾,顾永清,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新疆石河子 832002)

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高 蕊,黄 瑾,顾永清,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新疆石河子 832002)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将学生形象、生动地置身于具体案例之中,应用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来解决现实问题,避免了学习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对于启发学生探索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具有一定的优势。案例教学法在国外医学教育中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目前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教学实际,本文就其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阐述。

案例教学法;医学生物化学;探索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为提高医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开拓创新的研究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其内容抽象,概念纷繁复杂,知识更新快,使学生不易理解,进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望而生畏,因此关于如何改进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成熟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法医、法学等的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其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精心挑选一个典型的临床实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对实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和结论的总结,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现就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 案例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

鲜活的案例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激发其学习热情。但是案例本身并不是教学的重点,重点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相关问题的回答完成教学目标和传授教学内容,因此案例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案例的选择需紧扣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重点,选择案例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能够涵盖以往学过或涉及过的知识点,并具有教学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第二,选择一些真实性,临床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氛围的凝聚力,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原始的案例中会有很多与相关教学目的关系不大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对原始案例进行修饰和加工,在案例的加工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象的特殊需求进行加工,尽量做到难易适中,有教学针对性;选择的案例涉及面广阔,不应只局限于临床实际,对于一些涉及生产、生活实践、新闻报道、科学研究以及科学发现的案例也可纳入,增加案例的真实性和实效性。第三,用于教学的案例要简洁,太多的信息会让学生沉湎于细节,反而会迷失教学和研究的主题。案例的内容不能过多,篇幅大小要与教学时间相适应。第四,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导向性,围绕教学内容和重点联系实际案例来编写问题,这样既不使问题显得脱离实际,单调突兀,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中既要有简单问题,还要有复杂综合问题,最好能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意义。案例教学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答案要强调多元化和最佳化[1]。第五,在案例资料收集和设计较为成熟的基础上,根据主要教学章节内容建设一个规范化,能够长期使用、资源共享的教学案例库[2],为有效开展案例实践性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教学案例库应由 2部分组成:①教师使用的教学案例库,这部分案例力求内容简短,主题突出,根据掌握、熟悉、了解的主要学习内容设置问题,使学习内容与问题相辅相成。②学生使用的案例库,该部分内容主要为满足学生进行案例学习而编排,通过练习掌握案例分析的要点,扩展思维,注重知识点的连续性,在案例后还应加入参考答案,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

2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与以往讲授式的教学不同,案例教学法突出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案例教学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封闭性教学模式,改变了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只能单向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很难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以一种主动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设计于特定的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即便如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更加重要了。教师不仅是案例教学中的组织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在阐述案例的过程中,把握案例的重点和要点,在关键环节适时地提问为什么,逐步引导鼓励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切中要害的和关键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有意识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将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点逐步带出,随着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决,达到传授理论知识的目的[3]。在授课过程中把握好讨论时间,根据问题的重要性来分配时间,最后对学生个体的讨论意见集结在一起进行总结,并对分析中给出的解答方法和答案作出恰当的评估;在总结中不仅要对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小结,完善和延伸知识结构,树立对某一问题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提高学生遇到类似问题举一反三的分析解决能力,而且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观点不必直接下结论,除非观点本身是十分确定的[4];此外,每次课后教师需进行课后反思性的自我评价,特别是针对案例编写和实际运用情况的反思。因此,教师要完成好自己的角色需要有很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归纳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掌握更多的综合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教学水平。

3 课堂案例教学的实施

课堂案例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堂教学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系统的讲解本部分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第二阶段为案例分析阶段,教师在课前提前分发给学生设计好的案例预习,课堂上介绍案例的基本情况,明确学生的任务以及完成时间,按照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此阶段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握思考讨论的方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活跃、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讨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论,让学生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第三个阶段为集中总结归纳阶段,教师组织学生代表进行简短地总结归纳,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主讲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完成案例教学,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最好在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综述或分析报告。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概括点评”的过程[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实践已经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研究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处,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方法,而应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扬长避短,各有不同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1]贾弘褆,倪菊华.案例分析系列 -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7-386.

[2]杨 云,张 瑜,李奇峰,等.中医院校《生物化学 》案例教学库的建设与思考[J],2010,33(2):60-62

[3]夏婉婉.医学院校社科类课程案例教学的设计和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7(1):55-56.

[4]林丽娜,浅谈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能力要求[J].科教纵横,2009(1):101-102.

[5]王 军.案例教学基本模式和实施的关键点 [N].学习时报,2009-06-09.

G642.4

A

1006-2769(2011)02-0336-02

2010-10-08

高 蕊 (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神经营养因子功能与机制的研究。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案例教学法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