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子竞技体操体能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创新

2011-08-15张玉宝

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竞技体操台阶体能训练

张玉宝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男子竞技体操体能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创新

张玉宝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依体能训练的三要素为基础,对男子竞技体操体能训练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认识,并针对不同的训练内容提出了相应新训练方法,旨在为进一步认识体操项目的本质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竞技体操;体能训练;内容体系;力量训练

竞技体操在项群训练理论中被划入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且技术训练一直是体操训练的重中之重,但随着世界各国竞技体操训练水平的提高和动作创新难度的增强,体能训练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世界级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相近,运动员的良好体能则成为取胜的关键。因此,在竞技体操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那么,作为体操教练员,应该从哪些方面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又如何科学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呢?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运用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为男子竞技体操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1 男子竞技体操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的界定

1.1 对体能的认识

关于体能的认识,近年来成为训练学理论界的热点问题。我国19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和199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对体能作出了相同的解释:“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由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和支撑等)两部分构成。我国《运动训练学》教材中把体能定义为: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前人研究可以看出,体能的关键词为机体、机能和能力。这三个关键词又对应着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的三个因素,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

1.2 对男子竞技体操体能训练内容的界定

竞技体操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反映身体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主要有长度、围度、宽度、高度、身体充实度、身体指数、身体成分及体质指数。反映身体形态内部形态的指标主要有心脏纵横经、肌肉的形状与横断面积。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身体机能的好坏主要是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反映出来的。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由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及协调来反映。因此,男子竞技体操体能训练的内容也应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方面展开,这个前提不能变。

2 男子竞技体操各个项目体能训练内容

2.1 男子竞技体操各个项目体能训练的共有内容

男子竞技体操各个项目体能训练的共有内容,首先是对身体形态方面的不可改变性与可改变性的正确认识。不可改变的主要有身高、大小腿的比例、五官、手臂曲直等,这些指标属于选材问题。可改变的是肌肉的体积、身体的外部形态及身体成分等;其次是身体机能的内容,这在男子竞技体操的各个项目中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内容在体能训练中可以作为整体共有因素去对待。运动素质方面的共有内容主要包括所有空中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协调性、运动员的灵敏性等;其非公有内容依据项目的不同有所区别。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非共有内容。

2.2 自由体操体能训练内容

男子自由体操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在小于等于70秒的时间内完成多串技巧动作和一些舞蹈动作。在空翻两周时,起跳力量可达700~800千克,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12倍,这就对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灵敏性、协调性和时间空间判断能力提出很高要求。通过分析得知,腿部爆发力的训练是男子自由体操体能训练重要的环节。运动员完成多串技巧动作落地时下肢要承受巨大的冲力,并且还要保持绝对的稳定性,所以股四头肌的退让性工作也是训练的重点。而像宽臂倒立等动作则对上肢和肩带的力量要求很高。

2.3 鞍马体能训练内容

鞍马是男子竞技体操中典型的支撑项目,所有动作都在支撑中完成。成套动作必须由摆动动作组成,不能有明显的停顿或用力动作。而且要求运动员不断移动身体重心,动作舒展幅度大。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完成环上全旋时,单臂支撑的时间超过双臂支撑的时间,所以提高训练的重点就应该是单臂支撑能力。单臂支撑能力主要体现在腕部力量、肩带力量和上臂的支撑力量等方面。另外,在完成动作时,运动员要尽力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保证动作的大幅度。这就对腹肌、背肌及固定躯干的小肌肉群提出很高的要求。

2.4 吊环体能训练内容

一套吊环动作由比例大致相等的摆动、力量和静止部分组成。这些动作和连接是通过悬垂、经过或成支撑,经过或成手倒立来完成的,以直臂完成动作为主。由摆动到静止力量或由静止力量到摆动的过度是当代体操吊环项目的显著特点。这就需要运动员具有强劲的臂力、肩带肌肉的力量和躯干肌群的控制力。同时,该项目对运动员肩带肌肉的柔韧性提出极高要求。

2.5 跳马体能训练内容

跳马是一项快速超越障碍的运动。每个跳马动作都是在助跑的基础上由“脚跳过度到手跳”,最后双脚落地。“脚跳”主要是完成第一腾空动作,“手跳”主要完成第二腾空,落地是动作完成的终结环节。所以其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下肢的快速力量、上肢的顶推力量和落地时的缓冲力量上。同时跳马的“脚跳” 和“手跳”都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说明我们要重点发展速度力量而不是其他。另外,跳马还有不大于25米的助跑,这也是体能训练的内容之一。

2.6 双杠体能训练内容

现代双杠动作主要由众多不同的结构组中选择的摆动动作和飞行动作组成,并通过各种支撑和悬垂动作的连续过渡来反映这个项目的全部潜力。双杠动作主要包括各种摆动、摆越、屈伸、弧形、全旋、回环、空翻和转体以及脱手再握等,但这些动作又以各种支撑和摆动动作为前提,所以发展运动中的静止支撑力量、运动支撑力量、挂臂支撑力量、肩带肌肉力量及控制身体姿势的核心力量成为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另外,由于动作数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力量耐力也成为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而对速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动作节奏的控制上,这需要在训练中引起注意。

2.7 单杠体能训练内容

现代单杠比赛,动作全部由摆动动作组成,要求连续不断没有停顿。一套现代单杠动作应由不同的握法交替完成的、连接流畅的近杠和远杠的摆动、转体、飞行动作组成,以展示该项目的全部潜力。单杠所有的动作都是以摆动为前提,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摆动力量、摆动速度、摆动耐力及脱杠再握时的超重力量。这些力量可以进一步转化成手腕力量、手指力量和肩带力量。

3 男子竞技体操体能训练方法创新

3.1 上肢力量训练方法

3.1.1 上肢顶推力量的创新训练 上肢顶推力量主要针对跳马第二腾空时运动员手撑马的力量,练习手段可以采用“手倒立跳深练习法”。可以如下操作:在手倒立的姿势下从台阶(台阶高度30~70厘米)上跳到近似跳马表面条件的地面上,然后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迅速跳到相同高度或稍低高度的台阶上,可循环完成多次。练习的量通过跳的次数来把握,练习的强度可以通过台阶的高度、频率等来调节。另外,这个练习也可以用到自由体操和双杠的类似动作训练中。

3.1.2 上肢支撑力量的创新训练 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主要针对鞍马、吊环和双杠上的支撑能力。为此专门设计了“平行软绳练习法”。具体操作如下:选择两根较粗(直径4厘米左右)的软绳,平行固定于器械上,两平行绳的距离与运动员的肩宽相当,运动员可以根据需要练习握绳行走、握绳屈伸、挂臂支撑、绳上倒立、绳上倒十字、绳上水平十字、绳上肩前倾等复合支撑动作。其训练负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3.1.3 上肢悬垂力量创新训练 悬垂力量在单杠和双杠中应用较多,尤其单杠中几乎每个动作都与悬垂关联。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振动杠练习法”。“振动杠练习法”的具体操作如下:将正常单杠的横杠变为振动杠,运动员完成悬垂摆动动作时在带振动的杠上进行。成套动作也可以在振动杠上进行,以加大动作难度。训练负荷可以通过调整横杠的振幅、频率及练习的次数进行控制。

3.2 下肢力量训练方法

3.2.1 下肢爆发力量创新训练 下肢爆发力量主要针对自由体操的“串动作”及跳马上板时的蹬板动作而言。发展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可以采用“跳深练习法”“台阶跳深振动练习法”进行训练。“跳深练习法”的操作方法是从较高的台阶上跳下,脚触地时以最快的速度蹬离地面接着跳上另一个高台阶。此练习可以放置多个台阶连续进行。其训练负荷可以通过练习次数和台阶高度进行控制。“台阶跳深振动练习法”的操作方法是在跳深训练的基础上在地面上放置振动台,使运动员在接受跳深训练同时接受振动训练的双重刺激。此练习的负荷通过调整振动幅度、频率、台阶高度及练习次数来控制。

3.2.2 下肢缓冲力量创新训练 下肢缓冲力量主要针对男子竞技体操6个项目所有落地动作的训练。而“负重跳深振动练习法”可以在增加负荷的基础上对落地的稳定性进行训练,即在“台阶跳深振动练习法”的基础上运动员再在上身穿上沙衣。这种训练除具有“台阶跳深振动练习法”的特点外,还可以改变台阶的形状、状态(静止或运动),使整个动作接近运动员落地时的状态。其练习负荷通过调整振动幅度、频率、台阶高度及练习次数来控制。要求运动员保持在突然变化的动态条件下能稳定落地。

3.3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3.3.1 稳定核心力量 体操的所有项目都要求运动员的躯干保持相对稳定。王卫星的研究表明,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如仰卧挺髋、仰桥、单臂俯撑控腹、腿臂交叉两头起)能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悬吊绳、力量练习器械)能有效地动员运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在体操训练中我们可以称这些方法为“控制练习法”,对于体操项目来说它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3.3.2 平衡核心力量 由于体操的很多动作都是在空中完成,运动员的身体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王卫星的研究表明,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能使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或者不稳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训练,这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使用不稳定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肌群的参与并使其得到发展和提高。这些练习都是在非衡状态下进行的平衡能力训练,我们可以称其为“非衡练习法”。这些练习方法也可以在体操的训练中大胆借鉴。

4 结 论

4.1 根据竞技体操训练内容可将男子竞技体操的体能训练分为共有体能训练、非共有体能训练。针对不同的训练内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方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4.2 男子竞技体操体能训练创新方法手段主要有手倒立跳深练习法、平行软绳练习法、振动杠练习法、跳深练习法、台阶跳深振动练习法、负重台阶跳深振动练习法等,针对不同的训练目的,教练员可以有选择地组合使用。

4.3 竞技体操训练中,运动员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动态中,器械也会处于动态中,用动态的训练方法进行模拟训练是竞技体操训练的特点。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84.

[2]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1-7.

[3]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0 (3):1-3.

[4]体操教材组.体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344.

[5]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

G83

A

1674-151X(2011)02-031-03

投稿日期:2010-11-10

张玉宝(1977~),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14

猜你喜欢

竞技体操台阶体能训练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革故鼎新 尘毒治理上台阶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台阶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