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一个人的好天气》的叙事风格

2011-08-15易国定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名作欣赏 2011年18期
关键词:小说日本

⊙易国定[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试析《一个人的好天气》的叙事风格

⊙易国定[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日本青年作家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在叙事上既承继了日本传统文学“私小说”文体的特点,将记录告白与文学抒情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又采用了四季回复的时间结构,凸显了日本人的生命意识;同时多样性叙事手法的采用,让文章显得多姿多彩;而具有象征性的场景设置,则增加了作品的哲理意蕴。

私小说 故事时间 叙事时间 等叙 概叙

日本新锐作家青山七惠以一部轻盈的不足五万字的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一举获得了2007年度芥川文学奖,成为日本当代文坛令人瞩目的“80后”作家,而其小说更是以突破十五万册的销量,成为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拥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以及走上社会不久的青年读者。小说贴近“80后”的生活和思想情绪,即它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揭示了一个“飞特族”青春期孤独的心灵和渴望独立生活的精神成长,无疑是引发青年共鸣的主要原因。同时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亦讨人喜爱。有评论者认为它不以情节取胜,是一部“清淡的细节小说”;也有人称它为“轻逸小说”。这些观点多少关注到了小说的叙事特征,但尚未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情节结构、人物、场景等方面加以分析,以期达到对小说叙事风格的进一步认识。

一、小说采用了日本传统的私小说的文体形式,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及真情告白的态度讲述了女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刻画了“80后”独特的艺术形象。

小说有一个副标题:飞特族的青春自白。所谓飞特族就是自由的打零工者。①小说以二十多岁的“80后”飞特族青年三田知寿作为视点人物,其视角聚焦在自己二十多岁时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上。以这样一个没有丰富的阅历,又不老于世故的“我”为叙事视角,无疑会拉近小说与青年读者之间的距离,得到青年读者的认可。作者以知寿为叙事者,将平常生活向读者娓娓道来,而这个故事的讲叙者却完全没有高出读者的姿态,她向读者袒露自己的私生活,而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也不知不觉地进入小说,仿佛自己成为了主人公。②小说的这种亲和性,无疑与作者巧妙地继承和恰当地使用私小说的文体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严格地说,青山七惠并不能归入私小说作家行列,但正如日本评论家吉田精一所说:“他们既没有深刻的思想,也没有可贵的体验,更没有自觉到社会性,而仅止于谈一些自己的私生活。如果这类作品也具有文学价值而使读者感动的话,那是因为作者自身也成了小说中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作者和小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作品,即所谓巧妙地发挥了一种抒情诗的性格。”③在《一个人的好天气》中,作者青山七惠这位“80后”作家的身份和思想感情特征与小说的主人公知寿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可以说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投射在小说人物知寿身上。小说中知寿作为一个在单亲家庭中长大,高中毕业后,不愿继续升入大学学习的“80后”飞特族,面对经济的拮据,恋爱的失败,不免孤独失意,对生活缺乏信心,看到年已七十多岁的吟子不再为生活打拼,生活得从容淡定,心中竟生妒忌。她因为迷惘、焦躁,青春本应该有的绚烂光彩变得暗淡,甚至为老年人的黄昏余晖所遮蔽。

我呢,进入梅雨季节后,每天下大雨,我的心情也随之阴郁起来,人变得刻薄而无耻。我常常肆无忌惮地盯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吟子看,直到她意识到后奇怪地看我,我才开口说:

“也没有人看,干吗花那么大工夫啊?”

……

“真年轻啊。”

“我吗?”

“嗯,年轻。比我年轻多了。好羡慕啊。”

“瞎说什么呢?”吟子微微翘起了脸,好像听出我在嘲讽。我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但同时更刺激了施虐的欲望。④

在这段叙事中,既有知寿对自己乖张心理的大胆剖析,真诚告白,又有不失理性的自我批判。二者巧妙地平衡,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80后”青年的率真和自我反思意识。可以说作者对于日本现代小说形式“私小说”的真实性和诗意性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丝毫没有某些传统私小说的过度“告白”和自虐般的情感矫饰,给人一种自然和舒贴之感。“这类作品的文学性,即在‘告白’和‘记录’之间的界限,恐怕也就在于对平凡的日常生活那种实感和诗意如何微妙的平衡吧。这也就是葛西善藏所说的存在于主观和客观之间的极为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有无和巧拙,是决定自我小说的价值的重要标准。”⑤这种日常生活的实感和诗意之间的微妙平衡,在《一个人的好天气》中,随处可见,它既显示出小说平实的日常性,又揭示出诗意的人生和丰富的人性。

二、小说基本按着线性时间顺序叙事,以一年四季为经线,串起整个故事,从春、夏、秋、冬写至来年春天为止,形成了循环往复结构,而中间多样化的叙事时间的运用,则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

小说共有五章,分别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和“迎接春天”为题。小说在标题的采用上颇具日本文化传统,充分显示了日本民族的季节感和人物命运与外在环境交融的特点。小说的故事时间和结构时间遵循了自然时序。故事的开端时间是某年的一个阴雨连绵的春天,知寿拿着妈妈画的一张路线图,找到了东京舅佬吟子家,两个岁数相差五十多岁的人开始共同生活。不久知寿又结束了与情人阳平的恋人关系,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略带感伤。夏天是火热的,知寿结识了在车站工作的英俊小伙藤田,谈了一场甜蜜的恋爱,与吟子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秋天树叶凋零,不免惹人伤感,而知寿与藤田的关系也走向了结束,年轻知寿的脑海中竟然冒出自杀的念头。冬天,“没有追我的人,净是离我而去的人,这么想,我就焦躁起来”,知寿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然而妈妈与一位中国男子的再婚,让知寿明白了她必须要一个人生活了,而吟子也认为:“要在年轻的时候,吃些苦头啊。”正是这句话让知寿勇敢地迎接春天。

小说在叙事上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迎接春天”为题的时间线索的设置,体现了人本质存在的时间性。时间是一个哲学范畴。“在海德格尔那里,时间被视作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之所以可能的重要因素而处于核心地位。对人来说,此在的整体性是‘烦’,‘烦’有其时间性基础,因此时间性展露为本真的烦的意义。”⑥当我们将时间的哲学思考转向具体的文学时,作为叙事类文体的小说是时间性最强的。在《一个人的好天气》中,叙事者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编排故事结构,以某年春天为开端时间,又以第二年的春天为结尾时间,以春天始又以春天终,这种四季的交替和轮回既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故事时间结构,又体现了日本人鲜明的季节感和生死轮回的生命意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196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辞《日本的美与我》中,开篇就引了道元禅师的一首诗“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借以表现日本人耽于自然,感动四时之美的审美意识。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律动是如此内在地和谐。这样故事发生的外在时间则内化为日本人内在的生命意识结构。在这方面,可以说“80后”的青山七惠是与日本的传统相通的。

在保持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外在一致的基础上,叙事者又采用了富于变化的叙事时间。小说的时间在顺序中又插入倒叙(闪回),在开端时间后,叙事者知寿向读者讲述了她的家庭,她稀里糊涂度过的青春期以及她来吟子家之前发生的事情。这段倒叙填充了读者对知寿来东京前生活了解的空白。作者交替使用顺序、倒叙的叙事手法,打破了单一的时间性,使得叙事时间在顺序中又含有逆序性,这样将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交织在一起,将时间的现在时和过去时都呈现出来。同时,小说叙事者在叙事中又十分灵活地采用“等叙”“概叙”和“扩叙”等叙事手法,从而很好地调控了小说的叙事节奏。“在叙事学中,我们将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叙述称为等叙。叙事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为概叙。而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则称为扩叙。”⑦“等叙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画面的逼真性等特征,它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的活动,构成一种戏剧性场面。”“概叙多用于对故事背景、事件全貌的介绍或对人物身世、生平的交代。”⑧小说从主人公知寿第一天到吟子家的情形写起,先是写知寿在一间奇特的挂满死去的猫的照片的屋子里与吟子第一次见面,然后作者中断了故事的发展,运用倒叙(闪回)的方法叙述我是如何按图索骥找到吟子家的,其后,作者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镜头拉回,以“等叙”的手法,详细描写了知寿在吟子家度过的第一天。“我”与吟子打招呼的方式,晚上吃饭的情形,看电视、聊天、洗澡、到厨房翻东西,并顺手拿了吟子的东西,这些细节作者几乎都是按照现实中事件发生的顺序无一遗漏地记录下来,最大限度地向我们描写了知寿初来乍到的经历,不惜笔墨,详尽交代。接着作者又用“概叙”的方式,讲述了知寿的童年生活经历,她五岁时父母就离异了,童年和青年过得一点都不快乐,高中毕业后,决定离开妈妈,独自到东京来打工,而拗不过“我”的妈妈只好介绍我到东京的舅佬家寄住。这就是“我”来到吟子家的原因。小说的叙事者看似毫无心机,却十分娴熟地在“正叙”“倒叙”“等叙”和“概叙”等多种时序和时限中穿插往来,使得小说的叙事显得既灵活多变,又张弛有度,既详略得当,又从容不迫。

三、小说某些标志性的场景设置和颇具象征性的环境描写,让小说有了某种独特的哲理性。

叙事学将环境分为象征性环境、中立性环境和反讽性环境。“象征是环境的重要语义因素之一,是环境与人物、情节联系的纽带。象征性环境与人物、行动关系密切,并具有比较明显的意蕴,象征性环境是叙事文中一种主导的环境模式。”⑨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大多采用的是“象征性环境”。小说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吟子的家和知寿工作的车站。

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

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

篱笆墙与站台之间的小路只通到这家前面,常有不熟悉路的人走到这儿后,一脸困惑得环顾四周,再原道折回去。⑩

这是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吟子生活的环境,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与一张张死去的猫的照片终日相伴,意在说明老人吟子的孤独,表达出老人对曾与之相伴的宠物的思念。奇怪的是老人把它们的名字忘了,只是记得第一个死去的猫“彻罗基”,同时也暗示出死亡的主题,而死亡是在不断发生的。韦勒克、沃伦在他们合著的《文艺理论》中说:“背景即环境,尤其是家庭内景,可以看做是对人物的转喻性或隐喻性的表现。”⑪作为在东京独自生活的老人,吟子的家是用篱笆封闭的,它象征着老人与外在世界是隔绝的,一条小路偶尔有人误走过来,但他们与老人无关。

吟子的小屋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与它相对的站台却是一个开放的地方。“站台”是小说中年轻的主人公知寿工作的地方,她就是从这开始了她的一段新的人生,她也是通过它去观察外面的世界的。正如日本作家村上龙所说:“小说一开始就很不经意地介绍了这个小站。之后它又多次出现在与主人公心情相对应的各种场合,就连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结尾也出现了。这个车站的站台,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眼光和观察力构筑的,而且它在这个作品中还是具有标志性建筑般的象征意义。主人公以这一场所为媒介,眺望世界,描绘别人眼里的自己。”⑫都说车站是发生故事的地方,作者很好地利用了它,因为在车站上班,“我”目睹了一对争吵的夫妇,揭示了人生的猥琐;也是因为在车站上班,“我”结识了帅气的小伙藤田,可惜的是它见证了我的失败;最后“我”又赶往另一个车站去开始了一段新的恋爱。车站是人们往来的地方,同时它是一切的开始,又是一切的结束,周而复始。这无疑象征了人生。在此,“车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场所,而是一个充满人生哲理的“象征性环境”。

总之,日本青年作家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叙述了“80后”飞特族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在叙事上作者既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学“私小说”文体的特点,将记录告白与文学抒情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又采用了四季往复的时间结构,凸显了日本人的生命意识;同时多样性的叙事手法,如“正叙”“倒叙”“等叙”“概叙”等叙事手段的采用,让文章显得看似平淡却不凡,单纯却又多姿多彩;而具有象征性的场景设置,则增加了作品的哲理意蕴。这些无疑构成了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艺术魅力之所在。

①②④⑩⑫ [日]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竺家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译本序,第1页,第42页,第1页,封底。

③⑤ [日]吉田精一:《日本现代文学史》,齐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06页,第106页。

⑥ 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⑦⑧⑨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第78页,第165页。

⑪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晓愚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60页。

作 者:易国定,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方文学及日本文学。

编 辑:张玲玲 E-mail:sxmzxs3@163.com

猜你喜欢

小说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黄金时代》日本版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