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约铸就恢弘
——基于隐含读者视角阐释《圣经·创世记》的叙事策略

2011-08-15申宝国保定学院外语系河北保定071000

名作欣赏 2011年18期
关键词:亚当圣经叙述者

⊙申宝国[保定学院外语系, 河北 保定 071000]

简约铸就恢弘
——基于隐含读者视角阐释《圣经·创世记》的叙事策略

⊙申宝国[保定学院外语系, 河北 保定 071000]

经典作品的叙述者在创作作品时,已经界定隐含读者。《圣经》的隐含读者就是普通大众。本文主要从叙事语境和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文体风格方面,分析《创世纪》把普通大众作为隐含读者所凸显的艺术特色。

《创世纪》 隐含读者 叙事

经典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已经设定了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即隐含读者。《圣经》的隐含读者就是普通大众。正是《圣经》的作者把隐含读者界定为普通大众,才使得作品广为流传、流芳千古。它的辉煌的艺术成就使它不仅成为基督教信徒行动的指南和顶礼膜拜之作,同时还是西方文学流淌不息的重要的源泉。国内外对《圣经》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著作文献汗牛充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圣经》在体裁、叙述结构等方面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圣经》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是由叙事构成的,这些叙事最具艺术品质,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流珍品。然而,从隐含读者角度的研究却被搁置在一旁。本文从叙事语境和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文体风格几个方面,分析《创世纪》把普通大众作为隐含读者所凸显的艺术特色。

一、从叙事语境看隐含读者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闻一多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中说,对近代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希伯莱、希腊,在差不多同时抬头而唱起歌来,但那些歌的性质并非完全一致。印度和希腊是在歌中讲故事,近乎小说戏剧,篇幅很长,而中国和希伯莱“则都是唱着人生与宗教主题”的较短的抒情诗。《创世记》一开始记录了宇宙和日月星辰的起源,记录我们这个地球的起源,里面记录植物、鸟类、鱼类、动物和人的起源,也记录性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记录文明和政府的起源,记录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起源,记录罪、死亡、谋杀和战争的起源,甚至记录献祭的起源,包括献动物和献活人。虽然篇幅很短,却涵盖了上述种种起源,并且谈到最让人关心的根本疑问,比如宇宙是怎么来的,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甚至是更切身的问题,为什么人人都得死。每一个故事都很好地给我们展示了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生的画面。隐含作者在给隐含读者解答各种生活疑问,讲述生活故事。

《创世记》创造了大众熟悉的生活环境,使隐含读者接受教诲。在《创世记》第二节中,神造出人,并被安置在伊甸园中。伊甸园里,一切都那么和谐。“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创世记》,2:6)“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创世记》,2:10)园中有各样的树、各样的果子。神依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①。在希伯莱语中,伊甸意为“喜悦”,转喻为“乐园”。神派亚当看守管理伊甸园,吩咐他除善恶树上的果子外,可以随意吃园中任何树上的果子。神看只有亚当一个人独居不好,便用亚当身上的一条肋骨,造出了一个女人作亚当的配偶,这个女人名叫夏娃。上帝与人同处一园,互相交流和娱乐,人能与上帝为伴,与上帝沟通,上帝具有人性,生活在隐含读者熟悉的园内。

二、从叙事结构看隐含读者

《创世记》同《圣经》的其他章节一样,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构成完整的大文本。鲜活生动的人物、曲折跌宕的情节,叙述了希伯莱民族早期人类发生的传奇故事,叙事结构的节奏与其他叙事结构元素一同达成了隐含读者对主题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中获得艺术的享受。这一叙事结构也就是弗莱所言的“U”的模式:“背叛之后是落入灾难与奴役,随之悔悟,然后通过解救又上升到差不多相当于上一次开始下降时的高度。”梁工把这种叙事模式归纳为“乐园——犯罪——惩罚——忏悔——得救”②的模式。人物鲜活生动,在各种事件交错中得到发展和升华,叙述的故事达成完整结构。从犯罪之时起到得救,人类经历了流浪和寻找的漫长的痛苦过程,正是由于过程的痛苦,当拯救来临时,人们才会异常欣喜,这种在痛苦的磨炼之后的欣喜带有崇高感。例如,《创世记》第二十七章,雅各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以扫的祝福,为逃避以扫的凶杀,雅各背井离乡,经历了艰辛旅程,之后上帝开始管教雅各,让雅各受尽苦难,尝遍委屈,数十年后,雅各信靠上帝,他的生命有了质的转变。在《创世记》众多的故事中共有“U”的模式,“上帝的拯救”是这种模式的转折点,只有“上帝拯救”,人物才能走出低谷,故事情节才能从低潮达到完美的高潮。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是长子。该隐是种地的,亚伯是牧羊的。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上帝,亚伯也将羊的油脂献上,上帝看重了亚伯的供物,于是,气急败坏的该隐找个理由把亚伯杀了。同时,他也因为自己的罪行而被上帝放逐到人间。上帝看到人的罪恶,后悔创造了人类,最后决定毁掉世界,只留下善良的诺亚一家人,上帝用方舟拯救了诺亚一家,人类才得以繁衍不息,世界才有了今天的繁华。U型结构程式化地从故事谷底向喜剧结局转化,向隐含读者展示了上帝的权威和权力对叙事结构的决定性作用。这种U型模式代表了人生的缩影,民族命运的缩影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缩影,成为之后众多文学作品的原型。

三、从叙事视角和文体风格看隐含读者

从叙事视角看,《创世记》的叙述者复杂多变,时而从外部观察刻画人物,时而深入人物内心吐露心机。有时他们会以旁观者的姿态讲述事件的发展,有时又会以人物的眼光来关注事件的进展;有时他们与故事中的人物保持相当的距离,冷静描述事件,有时又会贴近人物,倾听人物的谈话。他们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向读者交代他们深信的事实,同时也会发表自己的判断和阐释。例如在《创世记》的第三章中,在神的审判的故事里,叙述者采用全知视角,受诉者也可以听到上帝分别对蛇、亚当以及夏娃所说的话。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做了这事,就必受诅咒,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神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神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诅咒。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③通过这些对上帝话语的记录,可以看出我们的叙述者是一个全知型的叙述者,他对上帝所说过的话知道得一清二楚,叙述者用这样的描写着力影响隐含读者并实现其创作目的,使听者潜移默化地接受其主张的价值观和态度。以色列学者西蒙·巴埃弗拉特在他的《圣经的叙事艺术》一书中说,“读者对作者的认同程度要超过对叙事中角色的认同程度”。作者的态度和观点都不是脱离叙事内容而单独表现的,通常是跟内容交织在一起的,并且以和展开叙事一样的方式被昭示清楚。叙事作品得以影响读者,靠的是把内容和方式结合起来,也就是所叙述内容及其具体叙述方式。在方式因素里,各种视角是其中最为重要之一,通过这些视角,作者能感知塑造角色及其言行,决定读者如何理解角色并为角色所影响。

从文体的角度看,《创世记》的作者运用生动凝练的语言,争取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言说欲望和表达需求。《创世记》起初是古代希伯莱人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后来才由摩西书写下来作为犹太人的布道文。虽然现在做礼拜的时候和《圣经》所用的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体现在宗教方面,但这类语言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宗教的范畴。不论是否信仰语言所传递的内容,仍然会存在这样一种事实,这类语言文体具有文化的功能和语言学的影响,而这种功能和影响已经逐渐超越了原先在宗教上的含义。对《创世记》进行语言学分析,可以看到作者非常清晰地把普通的大众界定为隐含读者。《创世记》语言具有大众化的特点。文字简单,语句精练,道白朴素,清新自然,容易理解,很少有抽象而深奥晦涩的词汇和难懂的句型。例如,《创世记》的第一章: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④

这段文字完全是平铺直叙,词汇短小精悍,都属于最核心、最普通的词汇,没有抽象的修饰词,句子的结构既简单又完整,段落的排列加上抑扬顿挫的表达与听者聆听时的感受,给读者留下既连贯流畅又清晰完美的深刻印象。

如果说《圣经》是西方文学的王冠,那么《创世记》是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希伯莱伟大的先人们在创造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清晰地界定了隐含读者,《圣经》正是把普通大众作为隐含读者,才得以广为流传,成为人类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

①③④ 《圣经》,中国基督教三爱国运动委员会出版发行,2000年版,第3页,第5页,第1页。

② 梁工、卢龙光:《圣经与文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作 者:申宝国,保定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 辑:张玲玲 E-mail:sxmzxs3@163.com

猜你喜欢

亚当圣经叙述者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语言层次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全世界最奇葩的男子 几十年来一直在长高
一条流浪狗的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