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桎梏与导引
——象牙塔精神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探析

2011-08-15宋逸成徐东波

大家 2011年9期
关键词:桎梏象牙塔高教

宋逸成 徐东波

桎梏与导引
——象牙塔精神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探析

宋逸成 徐东波

象牙塔精神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不完全重合是题中之义,走进抑或走出只具有现实意义而不符合历史逻辑。当代背景下,它既起桎梏作用,也起着导引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它的适用范围,在理清具有桎梏功能的象牙塔和导引功能的象牙塔基础上,认为在其功能二重性下的中国高教容易产生非此即彼的错误,必须建立一种防范机制,促进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象牙塔;桎梏;导引

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向我们提出了“继续坚守还是走出”的问题。

一、多维度视角下象牙塔精神的适用范围

(一)高等教育机构系统演变下的象牙塔精神

象牙塔精神源起类似于修道院和中世纪大学之类的高等教育机构,从此角度来说,象牙塔精神就是专门针对传授高深学问的高等教育机构或者高等教育学的。彼时的 “机构”或“学”。但“经验而非逻辑才是法律的生命,这种观点对高等教育像对法律一样千真万确”。[2]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严重,畸形的本专科教育需要用“象牙塔”重新塑形。

(二)政治视角下的象牙塔精神

象牙塔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在世俗权力与教会权力之间存在空隙的情况下,从教育政治学的角度看,它是教育政治权力的分化。

(三)经济视角下的象牙塔精神

15世纪,欧洲约诞生了5000座新兴城市和城镇。[3]在城市同商业和手工业共同走向繁荣的背景下,出现了,“在实现了劳动分工的城市里安家落户”。[4]“机构的存在有赖于那些有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的人的存在。这一社会需求是促进大学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5]

二、桎梏与导引并存的象牙塔精神

(一)作为桎梏的象牙塔精神

1.塔的内敛性与神秘性

从文化学意义上,制度变迁下的大学已经向着无边界大学走来,[6]无边界大学则彻底地剥去了神秘性的外衣,使塔赤裸裸地站在世人的目光下。

2.塔的纯粹“禅”性

象牙塔精神似乎在宣誓一个一直被多数人认可的观点:左巴和禅在象牙塔里面只能二者择其一,它对禅的绝对赞扬和对左巴的绝对唾弃构成了塔的哲学逻辑。然而,“整个人类的过去都试图要将它们分开,这是一个很不幸的试验”。[7]但是,你能说佛陀和一般的乞丐可以归为一类么?事实上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别,我喜欢你们成为佛的类别,但是,首先他必须是一个左巴”。[7]

(二)作为导引的象牙塔精神

1.以职能审视功能

学术自由,学者自治似乎越来越远的现实。发现洛根·威尔逊所说的“无功利的活动和成熟期缓慢的长期计划,在要求短期效益的制度压力下化为泡影”[8]

2.以“象牙塔精神的学科”塑造良好风气

怀特海认为,大学存在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富有想像力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9]因为那种广博的视野,自由的精神和活跃的风气,在仅仅充满实用与实干的气氛中难以建立”。[10]

3.以自身逻辑保持对社会逻辑的清醒认识

大学的导引精神体现在大学坚持自己的逻辑,不是要服从社会的逻辑,而是从社会的逻辑当中吸收自己合理的部分,利用其中有益的资源。

三、正确看待作用,建立防范机制

尽管说象牙塔精神具有桎梏和导引作用是实然的状态,但正如人类思维具有对事物简化以逃避复杂的思索一样,人们经常顾此失彼。出现了著名的“钟摆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象牙塔精神的双重作用在具有理论意义的同时,还具有实践意义。

(二)办学主体要审视自身办学定位

正如前文所言,象牙塔精神具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在高等教育机构系统内部,它所起的性质有两种。

(三)建立可量化的桎梏和导引观测体系

防范机制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可量化的桎梏观测体系与导引观测体系。

有关走进抑或走出象牙塔的讨论还会继续。

[1][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3.

[2][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

[3][比]亨利·皮朗著.乐文译.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8~53.

[4][法]雅克·勒戈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

[5]Warren Treadgold edited,Renaissance before the Renaissance,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1301.

[6]朴雪涛,郭瞻予.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三种大学类型[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17-19.

[7][印]奥修著.林国阳译.生存智慧[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

[8][美]刘易斯·科塞著.郭方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10.

[9][英]阿尔弗莱德·怀特海著.韩东辉等译.思想方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2.

[10]葛兆光.走近清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0-11.

1宋逸成,男,1963年生,江苏南京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学生思想教育。

2徐东波,男,1986年生,安徽巢湖人,东南大学高教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防教育、高教原理。

宋逸成1徐东波2

(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江苏 南京211168,2.东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6)

猜你喜欢

桎梏象牙塔高教
破茧重萌
智珠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象牙塔中的明珠
关于国企参与住房租赁市场的桎梏及摆脱研究
走出象牙塔仅仅是开始——性别批评视角下的“大女主”剧女性叙事
暑期实践哆唻咪
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增刊)》公布最有影响力工程机构全球排名等
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教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