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通感

2011-08-15袁建舟

群文天地 2011年18期
关键词:飞絮通感触觉

■袁建舟

论通感

■袁建舟

一、通感在古今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通感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指某一感觉系统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不仅引起自身直接的、相应的反应,还能触发其他感觉系统共鸣的一种心理现象,简言之,就是某些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现今通感已被引入文学领域并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而广泛应用。

在古代,通感没有被人意识到形成一定的理论,但在实际的创作中,很多文学家却不自觉地应用它。如《礼记·乐记》中的一段: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大致是说,歌声上扬时高亢,下探时如东西下坠,转折时如东西弯曲,停止时如干枯之木,宛转变化时都符合乐理规律,连续演唱时,如一串贯穿的珍珠。这里“抗”、“队”、“折”既是声音又有形象,似乎看得见,至于“槁木”、贯珠则更不完全是听觉了。

通感在古代诗词中也是常见的。王维的《山中》诗:溪清白石山,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翠是视觉所见,湿人衣是触觉所感。视觉与触觉互通了。宋词秦观的《浣溪沙》中:“自在飞絮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本是一种感触,是看不见的,但词人不自觉地用通感使之成为一种可见物“雨丝”。

通感在元曲、明清小说、新诗中的运用也是较广泛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有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也已成为习以为常的普通语言。如形容唱腔用“字正腔圆”,声音仿佛有形状:称赞是景色秀美时说“秀色可餐”,色彩好像有了滋味。

二、通感的形成

一般说,五官感觉中在其位,各司其职,它们分别对事物的属性作出相应的反应。荀子指出:,以官司“当薄其类”,“各有接而不相能”。他说:“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疾痒,冷热,滑披,轻重,以形体异。简言之即目观形色,耳听声音,口辨滋味,鼻闻香臭,肤角冷热,心识情意。人的五官感觉各有分工,彼此不得相混,这是符合常理的。

但是,人作为有机制生命整体,各种感觉既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相对独立功能,又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代替转换的。因此,“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三、通感的类型

我们根据通感产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将它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感觉挪移。感觉挪移是一种感觉为另一种感觉所取代,或一种感觉转移为另一种感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唐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中的月色转为听觉中的名曲。

第二种是表象联想。感觉挪移只是反映事物间个别属性的联结与沟通,表象联想则能对事物作出整体反映。一种感觉引起多种感觉的齐鸣共响的连锁反应,形成知觉表象,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呢呢独儿女语,恩怨相汝尔。划然变轩帛,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瞅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琴声初起,低而柔和,如小儿女的窃窃私语,陡然高亢洪亮,如勇士挥鞭跃马奔赴战场;后又飘渺微茫,似浮云柳絮在广阔无限的天地间随风飘扬;接着琴声错杂,如百鸟和鸣,忽然看到一只孤立不鸣、卓而不群的凤凰;最后奏出最强音,如梦登千仞险峰,寸步难上;收音则猛然下跌,戛然而止,如登高失足,一落千丈。这里听觉形象变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视觉、触觉形象。

第三种是意象通感。我们一般把通感看作五官“联觉”,其实还应该包括五官感觉和思想,情感、意志等“心觉”的沟通思想、情感、意志是精神感觉,与其他感觉可以是互通的。因此,我们把这种通感形式称作意象通感。意象通感的“意”是主观的、精神的,抽象的,它无色,无形、无味,无空间的广延性;“象”是指可视、可听、可触的外界事物,它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是客观的,物质的,具体的。主观情感的外化,意与象,情与形异质而同构,遂使意象相通。它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意通于象,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情,“春水”是具体的物,两者似无关涉,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深重,无穷无尽的哀,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一是象通于意。秦观词《浣溪沙》:“自在飞絮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梦、愁没有形状、轻重、精细之分的,而飞絮却象梦一样轻,雨象愁一样细,这只能使人在想象中体验到飞絮是怎能样的自由自在的轻轻飞扬,春天的细雨是怎样无边无际,无止无终的飘荡着。

四、通感的作用

(一)通感可以帮助作家形象地表现客观生活

文学艺术是用艺术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艺术形象塑得越鲜明,生动,其艺术性就越高,例如,声音看不见,摸不到的,音乐形象就不那么清晰确定,运用通感,可以把难以捉摸的音乐、声音转化为物质形象,而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或触觉形象,使音乐具体可感。

(二)通感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表情达意

作家塑造艺术形象,是为了表情达意,但是情感、意志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借助通感,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情感、意志为具体可感的实物,如“促织声尖尖如针”,把蟀蟋发出的尖叫声象针尖一样刺着游子的心,有力地表达了游子那种悲伤的情感。再如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杨柳伤别”“海棠微醉”,“落日含悲”,“红情绿意”等均属于借助通感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创造情景交融的气氛,使读者更鲜明地感觉到作者的情意。

袁建舟(1971.4-),女,本科,榆林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飞絮通感触觉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窗外飞絮
触觉“空降”虚拟世界
通感修辞很美妙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船内船外
触摸远隔重洋的你解密触觉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