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观视域下的现代景观设计艺术

2011-08-15谭浩楠候永瑞

飞天 2011年14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生态

谭浩楠 候永瑞

关于各种“生态”口号,呼声越来越高。但不能把生态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大量种树、提高绿化。生态学的本意,是要求更多地了解生物,认识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赖的生存方式,将各个生物的生存环境彼此连接在一起。这要求我们具有整体意识,反对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为。生态学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演变;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减低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减少能源消耗;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园林景观类型;要尊重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等。

首先,对景观设计概念及整体性的忽视。片面追求绿地率等表层生态指标,过分关注城市重点地段的景观设计,往往会忽略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其次,表皮碎片的盲目复制,肤浅西化、东拼西凑是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盲目追求奢华、炒作概念所谓大众品味“口味”迎合,实际是设计的过度带来的是资源的浪费。最后,设计师在商业利益的影响下,急功近利,迎合业主与大众,逐渐失去了艺术创造的动力和激情。这些问题对景观的发展起着负面作用。我们应该及时修正,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以开放的心态提升理念,吸纳的前提是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与纯洁性,发挥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特色。

我国传统景观以表现理想化的自然山水为主要特征,营造出林水葱郁、曲折幽深的意象。运用山石、水体、建筑、植物等物质要素创造出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的景观形象,并因为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多变而呈现出多姿的类型。传统景观自生成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几经更迭,不断完善,形成了自然写意山水的风格。比如富丽堂皇的北方皇家苑囿、清新雅致的江南园林都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功能、情趣、构造方法的不同。对传统的地方民居比如:蒙古包、窑洞、石屋、土楼等特色建筑进行语言的提炼和创新,兼容并蓄。体现我国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和景观特点。反对抛弃传统,肤浅西化。现代景观设计应该服务于保护城乡环境,优化人们的居住条件,便利百姓的生活与工作。虽然景观多以形式感人,但景观文化更有深层的哲理内涵。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就是他的哲学框架。大体而言,中华文化是讲求“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最早出处是宋代张载所著的《正蒙》,《周易·乾文》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是“天人合一”观念的最初源头,钱穆先生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主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要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谐调。强调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融合,所谓“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齐一”。我国明代计成很早就提出了“因地制宜”、“能主之人”的园林设计理念,都是生态化、人性化的体现。做到尊崇自然、彰显人性、体现文化才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这也是传统理念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新要求。首先,可通过保留与再利用来节约资源。在工业时代的转型期,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设计师采用保留、艺术加工等处理方式,来实现原有元素的再利用。比如西雅图的煤气场公园,保留了原有的煤气裂化塔、压缩塔和蒸汽机组,并加于美化,供人玩耍。其次,生态优先,对原生态系统减少干扰。设计师应该处理好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主持的“反规划”,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项目,就是从生态出发,创造了一个能够发展多种建筑和景观形态的城市空间结构。“稻田校园”把实验田放在校园中,使学生能直接与农业亲密接触。再次,利用高科技的技术与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如:公园采用太阳能灯具、LED灯来节约电能。最后。利用自然规律优化生态环境。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总之,这些设计因素都可以让生态设计更加的具体化,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

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园林景观类型。这是生态与人文的整合。“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和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任何其它能力与习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多元的景观形态。景观生态也应该尊重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建设“一域一品”有特色的景观形态。俞孔坚教授提出了景观安全格局的概念,认为景观中一些关键性元素、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可以高效的维护生态过程的安全,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关键性的景观与结构体现在生态村的建设上应该包括:山水格局、开放空间、宗教场所、街巷、建筑风格及其它特色等。通过建立景观安全格局,使村落的生态、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建筑风格也应该以当地民居和特色的古建筑为依据,进行设计。建筑的形式、尺度、比例、朝向、色彩等设计因素更贴近当地人们的使用、生活习俗和文化内涵;景观的规划建设要强化措施,对富有特色和有重要价值的自然生态地带,人文历史等实行有效保护。保留塔、庙、古树名木、古迹等具有特色文化价值的景观,使地方文脉沿继不断。景观因为有文化的不同才不断的丰富起来。社会的变革、思潮的转变、历史的延续、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出现让景观呈现多元的形式。文化的差异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造就了景观的多元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因此,生态和人文是一个整体概念,孤立的考虑问题总有些不妥。应该深度挖掘其实质。反对形式主义和不求甚解的商业炒作。不应一提到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筑,就是风水图形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欧式建筑,就是各种“风格”、“风情”等。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生态观念要观注材料与技术的合理化和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相应的设计观念必然与材料和技术紧密结合。由于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变化、技术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方便,但盲目追求技术与材料的表现,忽视了人类情感的表达和融合是不可取的。技术和材料是为人服务的,体现技术与材料的理性是景观设计生态化、人性化的体现。景观设计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人的使用功能、文化功能、感官需求、心理需求为依据,来解决景观的空间变化、尺度、材料、技术、风格等问题,使景观生态环境有一个良性循环。

总之,景观设计的生态观是指整体的设计意识。他不但包括生态学所指的自然环境的优化利用,还包括人与自然的融合。不管我们坚持着如何崇高的美学理想,都必须服从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合理性需求。做到尊崇自然、彰显人性、体现文化才是现代景观设计生态观的重要标准。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生态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