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六如论画》
——对唐寅画论的一些感悟

2011-08-15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画论唐寅气韵

刘 涛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品读《六如论画》
——对唐寅画论的一些感悟

刘 涛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唐寅是明代画坛吴门四家之一,留下关于绘画的言论只有短短的两段话而已。这两小段话实乃唐寅平时对绘画的一些经验之谈,但正是这最具平淡的话语,却在不经意之间透漏着古人对万物的认知状态,这种状态一言以蔽之,可用:“一草一木皆是世界”来概括之。

转腕灵妙;阳气;气韵生动

俞剑华先生在他的《历代画论》类编一书中收录了明代唐寅的一篇画论,名字叫《六如论画》,分别节选自《画史会要》和《珊瑚网》两书。俞先生在后面的按语中写道:“文、沈、唐、仇为明四大家,其中除仇英不善文字外,其余三人均文采斐然,顾论画之作甚少,尤以唐寅为最少。”意思是明四家所谈论绘画的文字非常稀有,唐寅也只留下此寥寥数语。解读这样的画论,主要是希望能从中去体味一下古人是以何种心思和世界观去认识并实践绘画这门艺术的。

这两段画论全文如下:

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画史会要》

作画破墨不宜用井水,性冷凝故也。温汤或河水皆可。洗砚磨墨,以笔厌开,饱浸水訖,然后蘸墨,则吸上匀畅,若先蘸墨而后蘸水,被水冲散,不能运动也。—《珊瑚网》

这两段话,都是唐寅作画时的经验之谈。在唐寅看来工整的画好比是楷书,写意画则好比是草书,简而言之,意及书画同源,善书和善画的妙诀都在于“转腕用笔之不滞”。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再来看他的另一则论画语要:“作画破墨不宜用井水,性冷凝故也。温汤或河水皆可。”

传统绘画过程中使用水调节墨色变化,关于如何更好地运用水的特性于作品中,唐寅认为“作画破墨不宜用井水,性冷凝,故也。”不能用井水的原因,是因其性“冷”“凝”,而最好用河水或温汤。因为其特性要温暖、活泼一些。这里面的关键点即在水的“性”状上。“性”在《说文》中的解释是:“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人的阳气称之为性。善是万念之根,一切生命活动肇始的最根源条件。“阳气”在《辞海》中的解释有“一、暖气﹐生长之气。 二、指活人的生气。”意即阳气是人生命所必备的本质条件,依次可见“性”也是人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荀子•正名篇》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也是将“性”作为“生命”最本质的先决条件提出的。对于生命,“性”所显示出的是“阳、活、生等跟生命息息相关的状态”,唐寅认为井水不适用的原因即是性“冷”“凝”,其中折射出来的意思就是:“不活”。《老子》有云:“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僵直。”生的特性在于“能动,活”,死的特性在于:“僵硬、板滞,不活”。唐寅强调用“河水”比“井水”较适宜作画,是因为他觉得河水生命的特性较之“井水”要明显,接近。天地之大德谓之生,在古人的心中万事万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庄子所说的万物齐一,即是说世间万物在生命的意义上都是平等的。唐寅在作画选择用水上,显然是把水当成了鲜活的生命体来对待。不用井水,是因为井水的性质是“冷、凝”,《说文》中“凝”的解释是:“滞也。”凝和滞的意思都和生命力“生而健动”的特性相反、相悖。所以作画破墨宜用河水,这样利用生命的通感才能作出真实如生的作品。

现在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唐寅所说的“转腕和用笔之不滞”是什么意思了。无非也在一“活”字上,因为“不滞”即是要“活”。在写字和绘画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也是要以灵活的动作才能更为接近于生命的本来状态,进而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价值的艺术。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之一“气韵生动”,“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画最高的品评标准,从来没有改变过。那么气韵生动的真实含义到底是什么?宋代郭若虚在他的《图画见闻志》一书中写到:“六法以下,五法可学,唯在气韵,不可以意求,复不可以岁月到,唯在生知。”五法分别是:“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五法通过后天修炼是可以达到的。但是气韵是学不来的,只有“生知”,生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生下来就知道;二是“知生”,知道“生”的意义。人刚一生下来恐怕唯一拥有的就是对“生”的本能需求,因为这是生命的本能。依此来说,郭若虚对“气韵”的解释其实就是“生命”,气韵就是生命的代名词。“气”在中医里被认为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元素。道家认为气是宇宙生命的本原。“韵”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和也。”最基本的生命元素“和”在一起,即构成了生命。至于“生动”,应该是对生命力状态健旺的描述。气韵生动就是对生命力的赞扬。由此可见,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是对生命力的一种讴歌。绘画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即是再造一个生命,或是表现出生命力的健美。唐寅要求作画用“温汤”或“河水”的本意,即是认为生命是共通的,使用“温汤”或“河水”作画,即可更加接近于生命的本来面目。

近代学者丰子恺在一个中学的演讲中讲说到:有一个小朋友帮助他打扫房间,看见卷轴画的绳子拖在了前面,于是端上凳子把它搁好。看到茶壶、茶杯摆放的不整齐,便把他们摆正。看见鞋子一颠一倒,便把鞋子摆放整齐。丰子恺感谢小朋友说:“小哥子,你为何这样勤快的给我打扫房间啊!”小朋友回答的很有意思,说道:“画的绳子飘在前面,像一个大烟鬼;茶杯不对茶壶嘴,叫它怎样吃奶奶;鞋子一颠一倒,叫它俩咋说悄悄话。”丰子恺听过之后,大为感慨,认为儿童的同情心真是遍及于天地间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他讲到大艺术家也必然如此,因为只有拥有对世间万物普遍同情心的伟大人格才可以称之为大艺术家。回过来体味一下,唐寅的几句话所展现出的精神世界,不也是如此,对于无生命的“水”也报以对生命体同等的态度。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流露于古人的起心动念之间,是值得学习艺术的人深刻体会的。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俞剑华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2]《说文解字》 (汉)许慎著.中华书局.

[3]《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注.中华书局.

[4]《荀子集解》 王先谦撰.中华书局.

[5]《图画见闻志》 郭若虚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6]《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7]《丰子恺文集》丰子恺著.丰陈宝.丰一吟编.浙江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画论唐寅气韵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装疯卖傻的唐寅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唐寅绘画专题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顾恺之艺术成就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