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箱梁矮塔斜拉桥受力性能分析

2011-08-08余晓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12期
关键词:边梁斜拉桥拉索

杨 勇 ,余晓琳

(1.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2.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0 前言

矮塔斜拉桥也称部分斜拉桥 ,是近些年来在斜拉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就其结构特性而言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桥与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新桥型 ,它采用了体外预应力束的思想,把梁体内的一部分预应力移到桥塔上。如果把连续梁桥归类于刚性桥型 ,把斜拉桥归类于柔性桥型 ,则矮塔斜拉桥为一种刚柔相济的新桥型[1]。它具有美观性、跨径布置灵活、施工简便以及经济性等特点。我国的矮塔斜拉桥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今年来发展迅猛,在桥梁建设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此种新桥型,施工仿真分析是对其进行施工控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本文针对泸州茜草长江大桥运用MIDAS/Civil桥梁专业建模软件,对其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模拟。

1 工程概况

泸州茜草长江大桥位于泸州中心半岛及茜草组团中部、沱江汇入长江口上游约2.0 km处。其由跨江主桥、西岸引桥和东岸沙茜立交组成。大桥主线桥梁总长1 189 m,其中跨越长江主桥为128 m+248 m+128 m=504 m矮塔斜拉桥。桥塔为外张式曲杆门型结构,每个塔由两根塔柱和一根横梁组成,塔梁固接。桥宽34m,(桥塔处37 m),桥塔主塔结构高25 m。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箱4室截面,共5道腹板,其中,边腹板为斜腹板。端部梁高3.8 m,根部梁高9 m。斜拉索按扇形布置,角度从13.6°~25.8°不等,梁上水平间距8 m,塔上竖直间距1 m。桥型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桥型布置图(单位:m)

2 仿真分析的建模

2.1 建模思路

根据各部分结构特点,茜草长江大桥主体结构可分为4部分:下部结构、混凝土主梁,主塔,斜拉索。下部结构、混凝土主梁、主塔采用梁单元模拟,斜拉索采用只受拉桁架单元模拟。主梁和斜拉索,主塔和斜拉索采用共节点,塔梁固结处理。针对斜拉桥的宽箱结构,建立混凝土主梁梁格模型,5片腹板模拟为5片虚拟纵梁,虚拟纵梁之间按等间距布设虚拟横梁,并在实际横梁处建立横梁结构。图2为空间梁格有限元模型。

图2 空间梁格有限元模型

2.2 施工过程阶段划分

该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在计算建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施工挂篮荷载对整体结构的影响,还要考虑施工过程中体系转换带来的应力变化和挠度变化。根据施工设计图提供的施工步骤,将整个施工过程主要考虑为35个施工阶段(见表 1)。

表1 全桥施工工况

3 分析计算结果

3.1 施工阶段应力分析

容易知道,在34#、35#阶段斜拉索应力最大,因此,取出34#、35#阶段斜拉索应力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34#、35#阶段斜拉索应力(单位:Pa)

由表2可以看出,各斜拉索应力均远小于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在施工阶段斜拉索是安全可靠的。

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各阶段箱梁、主塔最大拉应力与压应力,如表3、表4所示。

从上述结果可以知道,箱梁和塔在施工阶段的最大拉应力,压应力都在规范允许之内,截面应力储备大,在施工监控过程中可以标高控制为主,但应注意应力突变情况。

表3 各施工阶段主梁应力(单位:MPa)

表4 各施工阶段主塔应力(单位:MPa)

表5 各阶段主梁轴力及轴力横向分布(单位:MN)

表6 各阶段主梁正弯矩及正弯矩横向分布(单位:MN·m)

3.2 主梁内力横向分布研究

对于宽箱梁矮塔斜拉桥结构,在建模时采用多虚拟横梁,多虚拟纵梁相结合的体系,当荷载作用其上时,由于横向联系的强弱不同,各主梁所分摊的荷载效应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产生了荷载的横向分布问题。分析施工过程中,各主梁的弯矩和轴力,得到了各阶段主梁的内力横向分布。

轴力在主墩墩顶位置处最大,主墩墩顶截面各主梁轴力如表5所示。

在各施工阶段,4#块附近正弯矩值为最大,列出各施工阶段4#块弯矩如表6所示。

表5、表6为各阶段主梁内力横向分布情况。表格中描述每片主梁内力绝对值。图3、图4为以1#梁为基准,将其他各梁内力做归一化处理,得到的每阶段主梁内力横向分布系数。

图3 轴力横向分布系数

图4 弯矩横向分布系数

分析图3,可以发现,在施工阶段20以前,边梁的轴力横向分布系数最大,说明在此阶段以前,由于斜拉索锚固于边梁附近,斜拉索的纵向水平分力对边梁的作用最大,导致边梁的轴向力较大。而在施工阶段20以后,斜拉索的纵向水平分力对结构轴力的影响在减弱,在预应力钢束的作用下,次边梁和中梁的轴力超过边梁的轴力。

根据计算结果,在施工阶段25以前,主梁正弯矩要大于负弯矩,而在施工阶段25以后,主塔位置处主梁有一个极大的负弯矩区段,随着悬臂的增加,负弯矩也随之增大。因此,在悬臂施工阶段,要密切注意负弯矩段主梁的应力变化情况,以免产生过大的拉应力以致主梁产生开裂缺陷。

分析表6,在全桥合龙以前,次边梁和中梁的正弯矩大于边梁的正弯矩,而在合龙以后,主梁的正弯矩有一个突然减小的过程,其中次边梁的变化最为明显,横向分布系数为最小,而中梁的横向分布系数依旧为最大。各主梁负弯矩值会达到一个最大值。在施工合龙时,一定要注意主梁的弯矩变化情况,避免因结构内力剧烈变化导致局部应力过大问题。

4 结论

通过对施工阶段仿真分析计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茜草长江大桥主桥施工阶段结构安全可靠,在各种不利情况下,箱梁、塔、斜拉索和桥墩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并有较高的应力储备。

(2)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宽箱梁主梁内力横向分布变化情况,并由此导致的宽箱梁横向应力不均匀现象,防止因局部应力过大造成混凝土开裂。

通过对茜草长江大桥主桥施工过程的模拟仿真分析,了解各施工状态下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特点,分析了宽箱梁内力横向分布状况,为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了依据,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监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1]陈亨锦,王凯,李承根.浅谈部分斜拉桥[J].桥梁建设,2002(1):44-47.

猜你喜欢

边梁斜拉桥拉索
一种改进型拆装技术在大桥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NX NASTRAN 的副车架边梁轻量化设计
斜拉桥风致振动控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
(112+216+112)m部分斜拉桥设计
斜拉桥断索分析中破断拉索位置的参数分析
公路双梁架桥机边梁一次就位研究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VOF法在斜拉索风雨激振数值模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