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职校课堂管理不和谐现状的成因及对策

2011-08-07福建经济学校陈美珠

海峡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职校评价课堂

福建经济学校 陈美珠



试析中职校课堂管理不和谐现状的成因及对策

福建经济学校 陈美珠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主要涉及学生构成和来源特点、学校教育内在矛盾和社会评价等多重因素。该文通过联系实际、深入分析,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中职教育 课堂管理 和谐课堂

随着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称中职校)把提高培养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以增强中职校的社会吸引力。但是,客观地说,由于培养体制的改革滞后,当前中职校的质量建设体系,特别是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偏向于知识灌输、纪律强制,这种教学和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对此,有必要对中职校课堂管理不和谐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大力提高中职校的课堂管理水平,提升中职校的教育质量,培养服务社会、建设家园的专门人才。

1 中职校课堂管理不和谐现状的成因分析

从教学和管理的角度看,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管理策略,管理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中职校学生的基本状态及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给有效课堂管理带来了挑战。

1.1 中职学生的特点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第一,自卑茫然。大多数学生初中毕业后选择读中职校往往出于无奈,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和对学历的偏见更是加剧了这种无奈。他们年龄尚小,心智尚不成熟,成绩相对较差,中考落榜无法进入高中学习后比较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进入中职校后对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缺乏新目标和动力。

第二,底薄厌学。中职生往往在学业上是差生,一类学生是天性调皮,智商不高,在文化学习方面成绩较差;一类学生或因从小家庭管教不力或受溺爱,耽误了提高文化学习的机会;还有一种学生囿于当地落后的教学水平,所学知识不全面、不牢固。这些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对中职校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滋生厌学情绪。

第三,反叛自弃。有些学生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来到中职校的,他们顽劣反叛,不思进取,家长对他们毫无良策,把中职校当作孩子长大的“保育院”、“安全岛”。这类学生一般无心求学,品行较差,习惯游离于教师管理之外,常给课堂管理出难题。

面对中职校一些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学生,有些教师消极对待课堂组织管理,坚持知识灌输,松懈纪律约束,即放松课堂管理的要求,“我讲我的课、你做你的事”,只要不干扰正常的教学进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课堂教学和管理越乱越灌,越灌越乱,形成恶性循环,大大降低了中职校课堂管理的有序性和实效性。

1.2 学校教育的内在矛盾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学校教育本身存在许多矛盾,如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高素质与中职校现有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矛盾;中职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与较高的教学目标任务存在矛盾;未成熟学生活泼好动、追求个性与课堂上严格要求的纪律规范之间存在矛盾;课堂教学过程中竞争性学习方式与合作性学习方式存在矛盾;学生们的未成熟、非规范化文化与教师们的成熟、规范化文化之间存在矛盾;教师的严格要求与学生的叛逆心理之间的矛盾。这些学校教育的内在矛盾加剧了课堂管理的不和谐,给管理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社会上时兴的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一对一等教育方式受到家长的追捧,而中职校的课堂管理模式仍是传统的刚性管理为主,运用权威、指令、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控制与约束,教师与学生缺少感情交往和信任基础,一定程度压制了学生积极上进的内在动力,在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课堂的高效管理。

1.3 社会评价的偏差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中职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成为课堂管理难度加大的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比较,中职校的学生被认为是品行不端、学习成绩差、无望深造的“结合体”,职业教育也被认为从“精品”教育沦为“二流教育”、“末流教育”的典型。中职校扩招后,入学门槛也随之降低,甚至不经考试、没有初中毕业证或是被普通中学开除的学生也可进入中职校,给中职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鉴于中职校生源质量下降和经年累月的社会认识偏差,中职生无法获得兴奋感和自豪感,中职校教师也缺乏责任感和成就感。不少家长甚至认为,在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就读中职校等于没读书,中专学历等于没有学历,毕业出来不好找工作,即使能找到工作,也不够体面或待遇很差。还有家长给孩子选择就读中职校,大多是让孩子有人管束,有群体活动,不会到社会上做坏事,顺便混张文凭,根本不关心、不在乎孩子的学业。这些社会认识偏差给中职校师生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学校课堂的科学管理。

2 构建中职校和谐课堂的对策

当前中职校的课堂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只有将和谐课堂管理的理念科学、有效地运用到实际课堂之中,尽量避免不和谐现象的滋生蔓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

2.1 通过多元合作课堂管理提升学生积极性

和谐课堂管理就是要把传统的以“控制”为中心的课堂,转化为以“管理”为中心的课堂,实质是要改变教师以权威压制学生的单边控制状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管理,分享管理权,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事实上,学生只有真正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体力量,才能实现学生在管理上自主和学习的自主。培育学生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定课堂目标,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尊重学生管理权,学生有了话语权,学生可以量力而行、依趣而学,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才有可能不厌学,不反叛,逐步消除自卑,真正学有所获,找到不断前进的目标。

有效发挥课堂中学生管理的作用,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另外,家长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家长在课前或是课后通过跟教师、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对课堂管理具有促进和辅助的作用,课堂管理在时空上呈现连续性。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进行参与协商、计划组织和控制决策,这种多元合作管理模式才能促使学生培养自主性和自律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升中职校的培养质量。

2.2 通过问题行为控制向正当行为转化

问题行为的控制一直是传统课堂中管理的主要方法,它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事前预防,一是事后控制,两者都是对具有问题行为的人的约束控制。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忙于课堂纪律“防火” “救火”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很多问题既不能回避,又不能自行消失,如课堂上学生焦躁不安、懒散或无所事事、骚扰或侵犯他人、擅自离开座位、低语或高声喧哗、说粗话侮辱教师等等,因此我们倾向于将行为控制向正当行为转化,即采用一定的策略,使行为者(学生)意识到其行为的不当性和无效性,并自觉地调整其行为,使其不当课堂行为逐渐转化为正常课堂秩序允许的行为,或是那些超越课堂正常秩序但有利于教学的正确行为,实现“双赢”的管理局面,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和谐。

2.3 通过静态的结构管理到动静态共生的管理

静态结构管理,是通过程序化的管理体制,侧重于以固定的课堂规则、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来管理学生,如一定的科层结构,“教师—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普通学生”。这种静态结构管理有利于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操作简便,成为传统课堂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社会在发展,学校课堂结构与时俱进,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课堂管理动态发展。换句话说,在课堂管理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不同课堂结构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视角和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无论静态管理还是动态管理,二者都不应该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

2.4 通过创新的评价体系营造课堂和谐氛围

评价是课堂管理的重要部分,对课堂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传统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期末单一学习成绩终极评价。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主导轻主体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提出创新的综合评价体系,即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等等,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系统评价能为课堂管理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对学生而言,参与评价也更有激励作用,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评价方式的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发展应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在分析了中职校课堂管理不和谐现状的成因,要构建和谐课堂管理,应以多元合作课堂管理、问题行为控制向正当行为转化、静态的结构管理向动静态共生管理转变以及创新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中职校师生相长的和谐课堂管理。

[1] 王文. 中专生厌学成因及对策[J]. 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 13-15.

[2] 杭云. 职业学校课堂管理浅谈[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150.

[3] 冯锦英,何娟.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41-43.

猜你喜欢

职校评价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