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植物景观优化改造技术研究1)

2011-08-07梁鸣杨轶华孙波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5期
关键词:季相树种景区

梁鸣,杨轶华,孙波

(黑龙江省科学院 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150040)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具有历史性、延续性和发展性,因此在重视新建景观质量的同时,有必要针对存在不足的一些历史景观开展重建和优化改造工作,逐步完善和提高原有景观的观赏价值,使城市植物景观整体上协调统一,以利于加强城市的现代感和提升城市的外在形象。除一些严重不足的、在城建规划中需拆除的植物景观外,还有许多设计和植物配置不理想、与现代观念有明显落差的历史景观,不可能也不必要一律拆除重建,需要针对其具体内容和形式,利用新品种、特征品种、利用优化改造技术及其个性方式和手段等,可以达到景观形式的改善、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使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原有景观融入现代因素,既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又相对节约了建设的时间和经费。城市生态园林景观优化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树种补植技术、树种改良技术和树木塑型技术等几方面。就其中的树种补植和树种改良技术我们做了相关的研究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地情况

哈尔滨市马家沟流域生态公园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植物景观还是道路铺装、小广场设计、艺术点缀及群众体育、健身、娱乐设施等方面,是目前哈市比较优秀的居住区综合性公园之一,尤其是绿化二期工程的设计中,许多植物配置模式具有一定新意和观赏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憾,比如植物栽植结构混乱,空间层次不丰富,地被、花卉与高大乔灌木配置缺乏特色等等。为改善景观中这些劣势因子,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与现状中植物配置的优劣分析,选择确定了景观优化实验地,具体情况:此景区是由三条弯曲园道围成的不规则四边形绿化区域,总面积约14000m2,取其中宽约40m、长160余m,面积约7000m2作为实验地,此景区中与马家沟河相邻的主要园道,以原有大柳树作为行道树,实验以此面为主要观赏点进行景观优化设计和实施。

1.2 原有景观现状分析

该实验地景区宏观上植物配置为早熟禾草坪加乔灌木。由于管理跟不上,草坪已呈现大面积“斑秃”状;主要树种集中栽植在实验地景区的中后部,各类树种之间没有配置特色和特点,无主景,结构明显杂乱,尤其园道侧突然的空旷区,更显得中间配置拥挤,结构层次缺乏,感官视觉不舒适;景区季相色彩单调。主要栽植的植物种类有24种。

表1 原有景区主要植物情况

其中针叶树2种,阔叶树22种;乔木12种,灌木12种;从季相色彩上看,常绿树种2种,传统绿叶树种16种(二季绿叶),秋色叶树种5种(主要为红色系叶),观干树种2种(茎杆红色),观花树种7种(白色、粉红色),观果树种6种。空间主要有3个层次:上层为3m以上乔木,中间层为1~2m灌木,下层0.3m以下只有草坪。

1.3 景观优化设计和实施方法

此景观最大缺憾是空间层次、季相色彩单调不丰富,主要视野处植物配置和栽植形式单调、无特色甚至杂乱,因此我们优化设计的方案以增加层次感、丰富树种多样性和增加季相色彩为主。在视野近处增加植物空间层次,使视野的近中远、低中高都有景色,以缓解景区中部植物结构过于紧、前部过于松的不适感觉。具体设计是增加低矮地被植物金山、金焰绣线菊、金露梅等,绣线菊以曲线模纹形式栽植,中间点缀低矮(0.3~0.5m)小灌木。

原有景观在季相色彩上,除秋季零星出现红色系植物叶外(2株椴树被遮挡,色彩忽略),四季中色彩极为单调。为此我们设计从花色、叶色、茎色几方面来增加季相色彩的丰富度,如补植常彩树种紫叶风箱果,叶亮紫色;蓝叶忍冬,叶呈蓝紫色,花为深玫瑰红色;金枝梾木,茎杆鲜黄色;金叶山梅花,叶嫩黄色等。

在景观优化改造中,根据实地情况,灵活应用树种改良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嫁接和人工塑型等。利用原有景观中一些树形不甚好、在植物配置结构中显得多余或不重要或成为不利因素的树种,通过嫁接技术,将其改良为具有现代感的树种或形式,如稠李嫁接为紫叶稠李,变绿叶为彩叶;家榆嫁接成倒榆,改变了树冠和树形;还可根据自然萌生的多株榆树,异树嫁接倒榆,形成特殊造型的植物小景等等,达到增加色叶树种或增加新品种又改变了不利因素的目的;利用树种的特性,进行人工塑型,增加植物配置表现形式。

2 结果与讨论

2.1 景观优化改造实验结果

我们从植物配置角度,进行了实验景区部分景观优化设计和施工,根据改造优化设计,新增加树种14种:针叶树一种(塔形树姿)、秋色叶树6种,常彩类2种,观干1种,观花4种;并考虑到将自然树形与剪形树结合配置。从植物立体结构上,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层次:即高0.6~1.0m、0.3~0.5m的地被植物和4m以上塔柏。

在原有稠李松散群植的一侧,通过嫁接改良一株为紫叶稠李,增加了局部景观叶色的丰富性。在中景处,通过矮接改良1株榆树为倒榆,增加了景观局部树种视觉的丰富性,适当的改善了后面树种景观被遮挡状态。在高大塔柏一侧,将紫叶风箱果按几何形栽植并修剪成高0.6~1.0m绿篱式,丰富了栽植方式,增加了景观视觉丰富度。

表2 景区新增加树种及数量

优化后景观,在植物配置结构、空间层次丰富度、季相色彩搭配,以及花、叶和枝不同色彩的变化等多方面进行了完善,提高了植物树种丰富度,提高了观赏的季相色彩丰富度,提高了空间层次的丰富度,同时提高了树种应用形式的丰富度。

2.2 讨论

景观优化改造技术试验,利用新增添植物品种构建了一个主景突出,层次感分明,季相色彩更加丰富的植物景观配置——在亮紫色的紫叶风箱果的簇拥中,以塔柏的高大挺拔、形态优美、常绿作为主景,吸引观赏者的眼球;茶条槭、白牛槭、卫矛、鸡树条荚蒾形成秋季观红叶、观果的红色区域,旁边以蓝叶忍冬、金叶山梅花等多色彩灌木配合,金枝梾木(黄色干)与原有红瑞木(红色干)遥遥相对,下层用金山、金焰组成模纹衬托,形成一个丰富的彩色区域;再利用京山梅花、山梅花、金老梅与原有的锦带、绣线菊、榆叶梅相互补充,形成连续的花的海洋。经过优化后,此区域已基本达到了四季有景的观赏水平,优化后景观得到游人好评。

植物景观优化改造应注意:

(1)植物的补种要符合原有整体景观环境的生态设计,尽量避免对良好环境因素的破坏,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因素。以选用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树种所占补种比例不小于45%。其它外来新颖品种要选用引种多年,得到明显驯化的品种。应用时还需适当注意栽植小环境,将栽植风险减至最小。

(2)景观的优化设计以提高观赏性和生态功能为原则。景观优化技术除补种外,还可以修剪、塑型、适树适地改良品种、疏密、疏杂、疏乱等,尽量避免大量清除原有树种,以减少成本,降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重点在优化和改造,而不是重建。

(3)植物景观建设的根本是栽与管,景观的管理关系到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一个集观赏美与生态功能融合的高质量植物景观,没有长期的、精心的、完善的后期管理,是不可能存在的。景观的后期管理工作极其重要。

[1]王浩,赵永艳.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9):85-88.

[2]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化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78-179.

[3]梁鸣,赵大勇,孙波,等.黑龙江省秋季红叶植物资源的观赏性评价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7):84-86.

[4]王蕾.生态园林及其构建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07-410.

猜你喜欢

季相树种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广元市南河湿地公园植物的韵律
九江植物季相效果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