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结核病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对比研究

2011-07-28阳幼荣吴雪琼赵卫国张俊仙张翠英李洪敏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8期
关键词:结核结核病试剂盒

阳幼荣,吴雪琼,赵卫国,张俊仙,梁 艳,张翠英,李洪敏,王 兰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军队结核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自20世纪70年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应用于结核特异性抗体检测以来,多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已用于血清中抗结核抗体的检测[1]。随着近十几年来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发展,使特异性抗体检测无需特殊仪器,国内外多家公司研制了多种基于该技术的结核快速诊断试剂盒[2-3],但由于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不同和对抗原的识别存在阶段特异性,目前任何商品化的单一或组合抗原检测试剂盒都无法检测出所有结核患者血清中的抗结核抗体[4]。为了解目前已商业化的结核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文选择两种已获得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文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对三组临床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来源

113例结核病患者血清标本来自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已确诊为结核病的住院患者,男77例,女36例;年龄25~83岁,平均(36±7)岁;其中,肺结核 69例,肺外结核44例(包括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胸膜炎)。53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包括肺部肿瘤、肺炎及支气管炎)血清标本来自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呼吸科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 18例;年龄 25~75岁,平均(33±6)岁。 5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来自入伍新战士的体检血清,均为男性,年龄17~24岁,平均(19±2)岁。按血清来源将216例标本分为结核组、非结核疾病组和健康组。

1.2 抗结核抗体检测

试剂盒1由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检测抗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抗原抗体IgG;试剂盒2由上海铭源数康公司生产,检测抗结核分枝杆菌4种抗原(16KD、38KD、MPT63和LAM)抗体IgG。两种试剂盒均采用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技术。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和判断结果。

1.3 涂片抗酸染色法

严格按照《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5]的要求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用两种试剂盒对三组不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在113例结核患者血清标本中,试剂盒1和试剂盒2检测结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0.53%和79.65%,两试剂盒检测双阳性80例,双阴性23例,试剂盒1和试剂盒2单阳性分别为10例和11例,总符合率为91.15%,两试剂盒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在非结核疾病组中,试剂盒1和试剂盒2检测结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0.19%和18.87%,两试剂盒检测双阳性10例,双阴性37例,试剂盒1和试剂盒2单阳性分别为6例和0例,总符合率为88.6%,两试剂盒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受检的50例健康组血清标本中,两试剂盒检测抗结核抗体阳性率都为10.00%,两试剂盒检测双阳性3例,双阴性43例,试剂盒1和试剂盒2单阳性分别为2例,总符合率为92.0%,两试剂盒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见表 1。

表1 两种试剂盒对三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比较(例)

2.2 两种试剂盒检测结果与痰涂片法检测结果比较

69例结核病患者中,19例为痰涂片阳性,50例为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痰菌检出率为27.5%;试剂盒1和试剂盒2对肺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89.86%和85.51%,两种结核抗体检测结果与痰涂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种试剂盒与痰涂片检测结果的比较(例)

3 讨论

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现患肺结核患者占全球结核患者总数的1/4,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5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有15万,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总数的16%[6]。由于临床症状和透视检查不能发现早期患者,且特异性不强,相当部分的患者无法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即使获得痰标本的病例,也由于抗酸染色和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低,培养的方法耗时长(常规培养需4~6周),且基层诊断机构一般不具备痰培养设备而限制了培养的应用[7-8]。因此,血清中抗结核抗体的检测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意义[9]。本文所选择的两种已获得临床批文的结核抗体免疫胶体金快速试剂盒无需特殊检测仪器,检测成本低,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使用,可提高患者的发现率[10],且完成单个样本检测仅需3~5 min,适合进行结核病的快速筛查。

两种试剂盒对结核、健康标本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结核总的检出率都达到了80%左右,特异性都在72%以上,优于进口ELISA试剂盒[11],且操作简便;试剂盒1和试剂盒2对非结核疾病检出率分别为30.19%和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组所检出阳性标本中大部分来源于肺部肿瘤患者,该部分患者不排除已感染结核可能,这是引起特异性降低的原因之一。在结核组中,试剂盒1和试剂盒2单阳性分别为10例和11例,因此两种试剂盒联合应用于检测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另外传统的痰涂片对肺结核检出率仅为27.5%,而两种试剂盒对肺结核的检出率达到85%以上,由此可见两种试剂盒所用的胶体金快速诊断方法优于传统的痰涂片法,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2]。基于简便、快捷、检出率高等优点,本文认为两种试剂盒在结核辅助诊断中可以互用,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1]Wu XQ,Yang YR,Zhang JX,et al.Comparison of antibody responses to seventeen antigens fro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Clinica Chimica Acta,2010,411(19-20):1520-1528.

[2]冯爽,张立,张立霞.儿童结核病诊断方法的进展和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6):1197-1198.

[3]Mazurek GH,Jereb J,Lobue P,et al.Guidelines for using the quantity feron-tb gold test for detecting mycobacterium infection[J].MMWR,2005,54:49-55.

[4]吴雪琼.我国结核病实验室诊断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8):477-480.

[5]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S].北京:1995:4960.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Report“2001 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R].Geneva:WHO,2001.

[7]张明科,关芬娇,梁朝霞,等.结核抗体与痰检结果的比较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05):436.

[8]曹洋,王名燕.ADA、TB-Ab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7):333-334.

[9]孙国华.血清结核抗体对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J].淮海医药,2004,22(1):51.

[10]刘剑君,姜世闻,成诗明.中国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3):129-131.

[11]罗凯,朱秀云,陈心春,等.两种结核血清诊断试剂盒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256-1257.

[12]尤鸿,项杰,吴颖涛.结核蛋白芯片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0-221.

猜你喜欢

结核结核病试剂盒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GlobalFiler~? PCR扩增试剂盒验证及其STR遗传多态性
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5A试剂盒的法医学验证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