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43例

2011-07-28袁天懿秦玲姚明荣唐建良岳伟清

医药导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缓释片基线总分

袁天懿,秦玲,姚明荣,唐建良,岳伟清

(浙江省嘉兴市康慈医院二病区,314500)

帕利哌酮缓释剂(paliperidone ER)是2006年12月20日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该药于2009年2月14日在我国上市。其主要成分为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9-OH-risperidone),采用了渗透性控释口服给药系统技术[1-2],被称为第7个第2代抗精神病药。2009年12月~2010年7月,笔者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以利培酮作为对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住院或出院后随访患者,共完成85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third edition,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总分≥70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SI)评分≥4分,性别不限,并获得患者及其家属或法定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排除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并发其他精神疾病和既往有类似药物过敏史者,无药物、酒精依赖或滥用史,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有2例因经济困难而改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有3例因失访而脱落,共完成85例。治疗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33.1±12.8)岁,平均起病年龄(30.7±11.6)岁,平均病程(32.2±14.7)个月;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 例,年龄18 ~65 岁,平均(34.5±11.7)岁,平均起病年龄(31.8±10.7)岁;平均病程(33.1±15.1)个月。两组上述几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试验前正在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药或抗抑郁药者均经过2周清洗期,PANSS总分下降<20%者入组。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商品名:芮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550)3 mg·d-1,根据病情递增至6 ~12 mg·d-1,平均治疗剂量(8.9±2.4)mg。对照组给予利培酮1 mg·d-1,根据病情递增至3~6 mg·d-1,平均治疗剂量(4.9±0.9)mg·d-1。6 周为1 个疗程。

1.3 指标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PANSS、CGI、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中文版[3]以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进行评定。由2名经过量表一致性培训的主治医师进行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0。

1.4 疗效判定标准 以治疗后6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其标准为:≥75%为痊愈,51% ~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减分率计算公式为:(基线PANSS总分-第 n周末 PANSS总分)/(基线PANSS总分-30)×100%。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催乳素和心电图等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1.1 PANSS评分比较 从治疗后第1,第2,第4和第6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与基线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基线PAN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两组间PANSS总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第4周末和第6周末,两组间PANSS总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见表1。

2.1.2 PANSS总分减分率比较 两组PANSS基线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NSS总分减分率第1周末及第2周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4周末及第6周末两组间PANSS总分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1.3 CGI-SI评分比较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疾病严重程度不断减轻。从治疗后第1周开始,两组CGI-SI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基线CGI-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两组间CGI-SI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治疗后第4周开始,两组间CGI-SI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2.2 PSP评分 随着治疗延续,两组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逐渐提高。从治疗后第1周开始,两组PSP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基线和第1周末PS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后第2,第4和第6周末,两组间PSP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患者均可耐受,经相应处理后,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9%(18/43)和54.8%(2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有静坐不能、震颤、体质量增加等,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有月经改变或泌乳、体质量增加、静坐不能、震颤、肌强直、失眠、便秘等,而月经改变或泌乳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2.4 实验室指标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1例,肝功能异常2例,催乳素升高16例。对照组白细胞减少2例,肝功能异常4例,催乳素升高22例,心电图异常2例,表现T波改变。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各项实验室检测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 分,±s

与基线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基线 第1周 第2周 第4周 第6周治疗组 43 93.49±8.16 80.51±10.45*1*2 68.84±13.36*1*2 60.19±13.94*1 55.07±14.77*1对照组 42 94.86±9.58 86.50±10.70*1 75.86±11.95*1 64.33±13.51*1 57.40±14.60*1

表2 两组患者PANSS总分减分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PANSS总分减分率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1P<0.01

组别 例数 第1周 第2周 第4周 第6周治疗组 43 21.05±10.42*1 39.52±15.68*153.23±18.30 61.47±19.92对照组 42 13.05±9.15 29.58±14.88 47.30±18.89 58.23±20.6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GI-SI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GI-SI评分比较 分,±s

与基线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基线 第1周 第2周 第4周 第6周治疗组 43 5.63±0.62 5.05±0.84*1*2 4.30±0.86*1*2 3.65±1.04*1 2.91±1.17*1对照组 42 5.71±0.64 5.40±0.73*1 4.71±0.97*1 3.95±0.94*1 2.93±1.22*1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P评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P评分比较 分,±s

与基线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基线 第1周 第2周 第4周 第6周治疗组 43 32.79±8.69 38.12±8.45*1 51.67±13.12*1*2 59.79±11.48*1*2 65.74±11.80*1*2对照组 42 31.55±7.69 35.24±8.08*1 45.05±9.82*1 53.29±12.19*1 60.10±12.56*1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作为新型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已经被证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和维持治疗有效[4-8]。国外研究报道,帕利哌酮缓释片还能有效改善个人和社会功能[9-10]。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疗效方面,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均有效。与王旸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在个人和社会功能方面,经两种药物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减轻,其个人和社会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但从治疗后第2周起,治疗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相当,经相应处理后,大部分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

综上所述,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疗效显著,且起效较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安全性较好。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课题尚未结束,故治疗期限不够长,还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以及加长观察研究时间。另外,本研究对帕利哌酮引起催乳素升高及与催乳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等情况未再深入观察研究,对此临床上仍需要深入研究。

[1]CONLEY R,GUPTA S K,SATHYAN G.Clinical spectrum of the osmotic-controlled release oraldelivery system(OROS),an advanced oral delivery form[J].Curr Med Res Opin,2006,22(10):1879-1892.

[2]司天梅.新型抗精神病药帕利哌酮缓释剂[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10):118-120.

[3]司天梅,舒良,田成华,等.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J].临床精神病学,2009,23(11):790-794.

[4]DAVIDSON M,EMSLEY R,KRAMER M,et al.Efficacy,safety and early response of 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tablets(paliperidone ER):results ofa 6-week,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Schizophr Res,2007,93(1-3):117-130.

[5]KANE J,CANAS F,KRAMER M,et al.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with 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tablets:a 6-week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Schizophr Res,2007,90(1-3):147-161.

[6]蒋海潮,金凤仙.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J].医药导报,2010,29(5):631-633.

[7]周婧.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帕利哌酮缓释片[J].医药导报,2010,29(10):1284-1286.

[8]唐建良.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9):1060-1063.

[9]JUCKEL G,MOROSINI P L.The new approach: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s a necessary outcome criterion for therapeutic successin schizophrenia[J].CurrOpin Psychiatry,2008,21(6):630-639.

[10]汪斌.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09,7(9):169-170.

[11]王旸,曹昱,张艳.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6):415-419.

猜你喜欢

缓释片基线总分
高度角对GNSS多系统组合短基线RTK影响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GNSS 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新版GAMIT10.70解算GPS/BDS基线精度对比分析
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阵列优化设计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部分控缓释制剂可掰开服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