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标准发展现状研究

2011-07-26韩延刚陈洪波

中国质量监管 2011年12期
关键词:组件太阳能电池

■文/韩延刚 陈洪波

伴随着全球光伏产能的急速增长,国际、国内竞争进一步加剧。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持续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同时,国外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和大型财团都以不同方式进入光伏产业,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中国光伏产业的继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未知因素。而国内,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电、中节能、国电等多家企业进军光伏产业,并且同时涵盖了产业的上下游。这些企业的进入给原先的光伏企业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前那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厂家通过质量和技术的竞争来获取市场份额。如何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光伏产业,避免出现劣质产品、原材料资源浪费、过度竞争甚至产能过剩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我国光伏产业标准的现状

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90),是国家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按照国标委标准管理体系,负责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方阵、光伏测试系统、光伏系统控制器、光伏系统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光伏应用系统等大部分光伏产品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同时负责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82的国内技术归口管理工作。原材料方面标准则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TC203/SC2)归口。

表1 主要国内标准目录

现行有效的主要国内标准如表1所示。

截止到目前,共有各类现行标准70项。从标准级别来看(表2),国家标准共有46项,所占比例达到65.71%;从标准所涉及的产品类型来看(表3),光伏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标准最多,分别达到17及18项。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等;

原材料方面的标准有: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块、太阳能级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用砷化镓等;

辅件方面的标准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用有机硅密封粘接剂、地面用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技术条件、太阳电池用透明导电氧化物膜玻璃、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光伏电池用EVA胶

表2 不同级别标准数量及所占比例

表 3 光伏产业链中产品相关标准数量

由于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新的产品不断出现,现行的标准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以适应新的产品种类和结构,从而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严密有效的标准网。

正在制订过程中的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光伏系统并网及原材料、辅件材料方面。

并网系统方面的标准有: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独立光伏系统验收规范、光伏系统并网系统安全规范、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性能检测方法、光膜、太阳能电池绝缘背板、太阳光伏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等。

我国光伏产业标准的不足

与国外相比,我国90%以上的光伏产品用于出口,然而局限于国内光伏市场发展缓慢,国内光伏产品的检测、认证以及标准制修订工作严重滞后,一些标准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所拥有的话语权与我国光伏大国地位并不相称。在我国已颁布实行的光伏技术标准中,大部分是光伏产品的技术标准,对于规范光伏发电性能质量、直接影响光伏市场的光伏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尚不全面且不完整,有关并网光伏发电方面的技术标准缺项较多。同时强制性、权威性不足,也影响到已有标准的执行和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制订的一系列关于光伏组件、并网系统方面相关的标准,几乎全为推荐标准,实际执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国家、行业、地方三级标准体系远未形成,目前只有河北、陕西等少数省市制订了部分地方标准。

当前,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国际通用的光伏检验标准分别为美国的UL标准以及欧盟的IEC标准。国外光伏产品进入我国市场,不需要进行任何机构的监测,关税也几乎为“零”,反之,我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却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并取得认证资格,导致我国光伏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明显降低,与技术领先国家竞争手段匮乏。同时,国外检测、认证机构的检测、认证也是其进口我国光伏产品形成技术壁垒的一种典型方式。建立国家级产品标准和国家级质量检测机构,制订完善行业检测标准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组件太阳能电池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光伏电站组件诊断中的应用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新型碎边剪刀盘组件
U盾外壳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身边的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