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肝硬化15例临床分析

2011-07-25李波华郑世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血吸虫收治乙肝病毒

李波华,郑世华,杨 进

(1.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宜都 443300;2.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消化科,湖北 宜昌 443003)

肝硬化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儿童肝硬化少见。本院近几年来共收治儿童肝硬化病人15例(占同期收治的肝硬化病人总数的2.92%),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儿,男5例,女1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4岁,平均年龄11.3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6个月。本组患儿中8例HBsAg(+),其中5例患儿母亲患有乙肝,1例患儿父亲有乙肝,1例有输血史,无饮酒史,也无特殊药物使用史。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医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肝硬化的诊断标准[1]。

1.3 病因分类

15例肝硬化患者中,病毒性肝硬化9例(乙肝性8例,丙肝性1例);血吸虫性3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

1.4 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儿童肝硬化病人15例临床表现

1.5 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90~110g/L者4例,其余均<90g/L;血小板<100×109/L者5例,占33.33%;ALT增高12例,占80.0%;血浆白蛋白降低、白/球倒置者8例,占53.33%;B超、CT检查均示肝硬化,其中5例合并脾脏增大,8例合并腹水;7例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6 治疗与转归

所有患儿均予以护肝、祛除病因、补充血浆蛋白、或脾切除、或脾栓塞等综合治疗。1例因消化道多次大出血放弃治疗,1例因合并肝肾综合征而死亡,1例肝豆状核样变性患儿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儿分别好转出院。随访,患儿最长生存时间为7年以上,最短生存时间为1年。

2 讨论

我院收治小儿肝硬化约占本院同期收治的肝硬化病人总数的2.92%,与文献[2]报道的5.0%不一致,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

本组资料中患儿年龄显示最小6岁,最大14岁,6岁以下无一例肝硬化,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小儿肝脏血管丰富,结缔组织少,肝实质分化不全和再生能力强有关[3]。

本组资料显示患儿肝硬化主要病因为肝炎病毒感染(53.33%),其原因多与母婴垂直传染和家庭水平传播有关。有文献报道约40%的中国人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在围产期或幼年感染中获得[4]。因此对 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的育龄期妇女,宜先治疗后受孕为妥;对已怀疑感染乙肝病毒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患儿肝硬化的其次病因为血吸虫感染,也有文献[5]报道处于第二位的是胆汁性肝硬化,其不同可能与本地区(长江流域)处于血吸虫疫区有关。

而对于儿童肝硬化早期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等消化道常见表现,因此对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不具有特异性;而其中晚期主要为肝功能不全及门脉高压症的表现,如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脾肿大等,此期腹部CT或B超有助于诊断。但是儿童肝硬化肝掌、蜘蛛痣少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有关[6],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肝硬化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早期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肝硬化的患儿由于早期误诊或没有明确的病因诊断,导致大多数患儿未能得到早期正规合理的治疗,错过了恢复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时机。因此对于有乏力、纳差、腹胀表现的患儿,尤其是既往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经按胃炎治疗疗效欠佳,须考虑到肝硬化的可能性。

[1]中华医学会.临床医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

[2]蔡莉静,曹兴国,李丽.儿童肝硬化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3,14(9).

[3]杨润芝.小儿肝硬化21例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10).

[4]李关汉,段怒城.小儿肝硬化38例回顾性分析[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22(3):195.

[5]阎广信,穆志红.小儿肝硬化29例临床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0,16(3):174-175.

[6]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猜你喜欢

血吸虫收治乙肝病毒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
血吸虫并非“吸血虫”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农业血防工作重点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