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下的我国旅游饭店改革

2011-07-23长春大学管理学院王奇

中国商论 2011年28期
关键词:饭店供应链绿色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 王奇

近年来,各地区旅游饭店在绿色环保方面一直在不断努力,然而,在哥本哈根时代到来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正视如今旅游饭店的发展状况。旅游饭店仅仅成为绿色酒店,其环保标准与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迫切的环保需要和而更为科学、更为高品质的“低碳”管理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需要和健康社会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当前旅游饭店业低碳改革最大的困境在于缺乏成熟的低碳饭店运营模式—— 既缺乏成熟的理论模型,更缺乏可以复制的成功样板。以下将对低碳饭店运营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改革历程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旅游饭店改革的低碳设计。

1 旅游饭店低碳改革分析

对于旅游饭店,是否进行改革,改革哪些方面,最核心的动力是盈利预期,最主要的压力则是成本和风险控制。经济利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旅游饭店蜕变为低碳饭店如果成为普遍的行业行为,那这种行为必须能够满足企业的盈利目标。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S-S-S模型,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个S代表Supply Chain Shortcut,是指供应链集约;第二个S代表Saving Energy,是指节能收益;第三个S代表Society Cost Transfer,是指低碳社会成本转移。

第一个要素—— 供应链集约。就是通过缩短旅游饭店的产品供应链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目标,与此同时,旅游饭店通过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缩减成本以增加企业自身的盈利水平。供应链是服务业不可避免的部分,供应链的价格,决定了酒店的利润空间,供应链的安全,决定了酒店的成败。因此,我们要清晰供应链信息,这是我们进行竞争的基础保证。例如供应商主要依赖哪些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在现在和未来是否充足,我们供应商的生产是否遵循环保法律,国外已经有诸多案例告诉我们供应商的问题带给我们的危机同样是致命的。因此,走在环保法规的前面不仅能够节约时间和金钱,更会使企业处于优势竞争地位。同时,把企业目标灌输给供应企业,给他们提供灵感和视角,共同塑造目标的战略和策略。

第二个要素——节能收益。其基本概念是旅游饭店企业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具有节能减排特征的绿色服务产品或绿色实物产品,从而实现低碳目标。与此同时,旅游企业自身能够因此而降低其所提供产品的成本,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力提升或有效价格提升。重新设计一个节能程序,这些努力可以降低商业风险,将会降低价值链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保证稳定的现金流。一些企业不仅做到了减少废弃物提高环保效益,而且已经为他们的工业副产品找到了市场,以使这些东西不会被当作废弃物丢弃。如今,在西方一些国家,很多企业都采取这种“工业环保”的精神,使自家企业的副产品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并想办法回收和销售他们的部分废弃物。

另外,我们应该聚焦对企业最重要的事情上——节能减排。我们的思考模式应该从一种被动反应式的解决问题模式,进化到创造企业真正需要的未来模式上。我们的环保型酒店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新的理念,所谓环境保护不是先污染再治理,而是从根本上就杜绝污染源,拒绝能量的耗费。当商业界领悟到很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事实时,就会惊奇地发现,有限性其实还可以带来机会,那些能够更好地驾驭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的公司,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并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

第三个要素——社会成本转移,其概念是企业通过在经营行为中实践低碳经济的要求而获得社会补贴,表现为法律、行规层面上对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旅游饭店进行减免赋税等的经济补贴,或者表现为媒体、消费者口碑层面上对此类旅游饭店进行鼓励褒奖等的“传媒补贴”。政府在2008年就制订政策,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并注重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2010年修订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星级标准,特别强调“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社会舆论导向已经为我们提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求。

2 旅游饭店绿色路径实践

任何一项经济行为都基于资源稀缺性的前提,资源最终会流向效率最高的那一方。基于上述旅游饭店低碳改革的“S-S-S”理论模型,以下分析旅游饭店企业进行低碳改革的典型案例。

上海雅悦酒店坐落于胶州路上,2007年建成,共有26间房间,致力于开发和经营绿色酒店,并且已经和碳绿签署了协议,着力共同打造中国首家碳中性酒店。酒店100%使用本地回收的材料,如回收的旧木材,老上海砖,对现有的结构进行改造,并设置无源太阳能天窗、雨水贮留池等。同时,酒店也非常注重低碳文化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行动中,这也是低碳酒店的另一目标与意义所在。上海雅悦酒店可以说占领了竞争的先机,不但赢得了丰厚的资金回报,更赢得了社会和同业人士的尊重。

然而,上海雅悦酒店的成功在当今中国为什么难以成为普遍的商业模式,无法作为低碳酒店的样本在中国复制?根据旅游饭店低碳改革的“S-S-S”模型分析,原因如下:第一,它没能充分实践供应链集约的低碳盈利要素,其使用的设施、提供的实物用品、食品以及许多种服务,都并不具备集约供应链的特征。例如其装修材料,虽然使用的是回收的旧砖,但是采集、运输、应用的供应链相对于标准化建筑材料更长、更复杂、成本更高。第二,它无法充分实践节能收益的低碳盈利要素,这主要是由于当下的技术限制造成的,例如其服务产品中包含的绿色但高价的能源、空气调节等要素,这些要素大大增加了其产品的价格。第三,其实践社会成本转移低碳盈利要素的程度不足,虽然由于低碳文化流行,具有低碳经营特征的旅游饭店确实得到了媒体和消费者在宣传上的支持,但是各级政府对其经营行为的直接补贴力度远远不够。上述因素造成了该饭店价格极高,达到1495~2990,据调查,多数入住者为高端消费人群且多数为外国旅客。这说明,其消费群体并不广泛,其经营模式难以作为样本在该行业中复制。由此可见,一方面,雅悦酒店的成功证明:旅游饭店的低碳改革必须沿着“因低碳而盈利”的道路前进;另一方面,其局限性说明:旅游饭店全行业的低碳改革必须沿着“因低碳而双赢”的道路前进,企业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供低碳服务,让消费者因此而直接享受到实惠。

3 旅游饭店低碳改革设计

低碳文化所带来的创新,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未来的发言权必然交由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运作的商业模式手中。正如耐克公司宣称:这个联盟将会让公司们共同合作,共享知识产权,从而取得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创新[1]。

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商业运作模式上进行转型与创新,必然会形成绿色合力,引导绿色主流文化,成为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先锋。因此我们应该考虑的是,第一,旅游饭店企业中科学的生态旅游观念。树立健康的生态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宣传与教育,在旅游过程中,尝试把不可再生资源损失的遗憾与现实生活里的困境展现给大家,灌输生态旅游的观念,激发起游者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第二,注重低碳品牌形象的维护。当“绿色”成为全球讨论的话题的时候,低碳旅游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多的是被赋予了营销的色彩。当消费者发现真相与品牌所传达的信息不符时,他们就会对这种所谓“个性化”的品牌失去忠诚,所得到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树立低碳品牌的同时,要真正做到以绿色的行动去完成目标,而不是表面意义的“漂绿”。第三,市场与供应链的科学管理。当气候越来越反复无常,当环境日益恶劣,一些企业无论是基于外部的政策压力,还是来自内部的动力,都开始主动思考并积极实践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流程——如何减少对水的污染?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耗?如何减少碳排放?我们从更大的一个体系去考虑,就能看见关于社会和环境的整个话题。每个商业模式的存在都基于两个方面——市场和供应链,如果把这两个方面用“绿色思考”的方式去考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那么带来的经济价值是一项值得的投资。第四,高科技的载入,企业节能增收。以东南亚滨海度假地区的节水为例,岛上的每个酒店通过海水淡化设备取得淡水,使用后的废水又集中处理,把废水中的固体物质提取出来,作为岛上植物的有机肥料,又把清水循环使用作为灌溉用水、卫生间冲洗用水,这样,几乎没有任何废弃物被排入大海[2]。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酒店业、交通业、旅游景区等价值链中均有高科技下低碳模式的应用。最后,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出台鼓励政策,主动以社会效益交换经济效益,对绿色酒店,尤其是碳中和型酒店以经济奖励,这样将会实现旅游饭店低碳运营的进程缩短,社会的整体效益将会显现。

[1]孙海燕,孙杨.绿金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饭店供应链绿色
绿色低碳
家有“饭店”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和平饭店》打破套路 步步为营
长富宫饭店
长富宫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