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转型中的无锡市商业网点发展新格局

2011-07-23江南大学商学院王燕茹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朱军

中国商论 2011年28期
关键词:无锡市网点广场

江南大学商学院 王燕茹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朱军

1 无锡市商业网点发展现状

1.1 商业网点快速扩容

“十一五”期间,无锡市百货商场、大卖场、品牌连锁店等商业网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一些新型业态如专卖店、折扣店、市场集群等也在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度上升,原来制约商贸业发展的经营网点不足的现象基本消除,从而促进了商业网点的快速扩容,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开新店的速度大大加快,增强了商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2009年末,各类商业网点共有435个,比“十五”末增加了275%;销售额达到564亿元,比“十五”末增加了107%,从业人员为47860万人,比“十五”末增加了66.9%。2010年末,无锡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049.12亿元,占市区GDP的18.22%,占三产增加值的42.92%。在2010年《福布斯》中文版第七次发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无锡排名第七位。

1.2 高端品牌消费凸显

当奢侈品消费在金融危机中遭遇全球性的滑坡时,转型发展中的无锡,以良好的品牌意识、强劲的消费能力、巨大的消费潜力,得到了众多高端品牌的入住,这不仅代表了城市国际化形象,也凸显了城市中心商业的品位。位处中山路核心商圈的大东方百货、八佰伴、三阳百盛和远东百货,共同构建了无锡最多奢华商品和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消费区。未来几年,随着恒隆广场和燕莎广场的落成,无锡市有望构筑江苏省首屈一指的高端商品消费圈。

1.3 城市综合体强势推进

截止到2010年9月底,金太湖、茂业城、万达广场、红豆国际广场、哥伦布广场、洛社新城、宝龙城市广场、新之城·全生活广场8个项目的商业部分已投入运营,彰显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崇安寺二期、世贸中心、西水东中央生活区、欧风新天地和凤凰城5个项目正进行主体施工。苏宁广场、恒隆广场、保利达广场、九龙仓太湖广场国金中心、燕莎商务中心、海岸城、长江一号和宜家购物中心8个项目正展开土方、桩基等基础施工。这些项目将通过商业、酒店、休闲娱乐、商务办公、居住、完善的交通出行系统及停车系统等多种功能的融合,成为大型的综合性消费场所,形成24小时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拓展无锡市现代商贸业发展的门类和领域,延展城市的空间价值。

1.4 打造多商圈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随着特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框架不断向外拓展,无锡市正在努力突破单一商业中心,打造多商圈已初见成效。已经建成或将要建成太湖广场、河埒广场、吴桥文化广场、太湖新城四个次级商圈,除市中心区域外,其他四个新兴商圈均采用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的模式,从而与国际最先进的商贸业和居住理念接轨。新兴商圈丰富的商业功能,有效规避了与传统商圈在进行品牌资源竞争时的弱势地位。而且,新商圈内功能联动的效应更为明显,容易放大其商业吸引力,市场前景看好。

1.5 商业转型步伐加快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综合元素丰富的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应运而生,现代商业转型正在逐步推进,为整个消费市场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大东方百货将走出中山路,以无锡为中心,根据周边不同场所、区域的特点布局,向周边地区、不同领域进军,拓展区域连锁空间,以取得更大规模的发展。八佰伴、百盛、远东百货、三凤桥、王兴记等的转型发展也进入了稳定上升通道。2010年无锡市虽然受到地铁施工“围城”影响,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达到1809.08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了122%。同时,电子商务、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开始兴起并不断向多行业、多业种扩张。电子交易及电子商务等新平台的搭建,为整个市场消费提供了极大便利,许多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专卖店纷纷开展网上交易平台,开展在线信息发布、商品展示和网上交易。

2 无锡市商业网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商业网点的规划执行不力

无锡市一直以来主要商业消费基本集中在解放环路以内,尤其集中在以崇安寺商业街为核心的小内环商圈中,商业半径过小,导致了“内环商圈”辐射能力较差,近几年这种情况稍有好转,但距离较为合理的格局要求相差甚远。同时由于规划执行不力,经营雷同、低档次的商场也包括大型商业设施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有些商业网点层次偏低,结构简陋,功能不齐,配套不全;有些网点品位偏低,小、散、乱状况依然存在;商业群组组合紊乱,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既体现大都市商业形象,又符合规划区域定位和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商业层面结构。

2.2 高素质商业人才短缺

当前,无锡市商业网点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商业网点人才总量不足,整体水平低于其他行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商业人才较少;二是高层次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很难适应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新形势。

2.3 社区商业发展不完善

近年来,无锡市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很多居住小区陆续兴建起来,但一些新建的居住区商业设施建设不配套,难以满足居民的购物及服务需求;社区商业网点不足,标准较低;新兴业态较少,多是以“上住下店”的形式存在,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超市型农贸市场很少,加大了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出行距离,同时传统农贸市场对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存在诸多不利影响。

2.4 商业网点监管力度不够

无锡市虽然制定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商业网点建设规划,但是执行不力,管理滞后。尤其是近些年来受全民经商思潮的影响,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闲置土地和房屋兴建市场、商场,有的则推倒围墙开商店,新建房屋底层随意改建为商铺,形成商业网点无序发展。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新型业态发展迟缓,传统业态重复建设。

3 构建无锡市商业网点新格局的思路

3.1 不断提升商业网点发展水平

在商业零售等传统优势领域继续保持规模总量适度发展,不断提升发展水平。稳定发展以崇安寺为中心的商贸区,完善滨湖河埒(万达广场)商贸区和马山休闲旅游商业中心的建设,加快太湖广场商贸区、吴桥文化广场商贸区、崇安新城(哥伦布广场)商业中心、锡山片区商业中心、惠山片区商业中心、北塘片区商业中心、蠡湖新城商业中心、新区商业中心等的建设步伐,加大太湖新城商贸区的开发力度。

3.2 推进现代经营业态创新

积极推进现代经营业态的创新和整合,重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代理配送、厂商直销、国际采购平台等现代方式和经营业态,努力实现各种业态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加快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推动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专卖店开辟网上交易平台,开展在线信息发布、商品展示和网上交易,促进网络购物与实体连锁店相结合。鼓励具有一定发展实力和先进理念的商业企业实行连锁扩张,延伸发展,做大做强,尤其是应促进和支持无锡大型商企、老字号品牌店发展连锁经营,跨出无锡,走向全国。支持本地企业从事发展经济型商务酒店、度假型、农家型等适合各阶层消费的连锁业态,尤其是要推动龙头餐饮企业扩张,努力提高无锡市餐饮业规模、质量和水平,提升餐饮业态的创新能力,突出主题特色。要力争在五年内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商业城市,不断缩小无锡市与国际先进商业城市的差距。

3.3 加大城市综合体发展力度

加快发展城市综合体,可以大大弥补商业网点格局不太合理的缺陷。但是已经投入运营和正在进行主题施工、基础施工的21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主要集中在三个老城区,非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等区域的综合体项目数量相对较少,整体布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本着继续优化城市综合体规划布局的原则,还应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新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应以解放环路内、太湖广场地区的中心城区和太湖新城为双核,36公里岸线的环蠡湖地区为一环,锡山高铁商务区、东亭商务区,惠山新城、惠山城铁新城,新区空港商务区、太湖国际科技园三区协同,适当增加无锡市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划分为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档,各自辐射不同的服务半径,形成级差互补的服务体系。

4 保障措施

4.1 积极推进商业网点现代化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商业网点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建设高效畅通的信息网络,提高整个商业网点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一是全面推进商业信息化,大量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二是推广单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手段,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三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电子商城、网上商店的建设和网上贸易洽谈、网上采购和网上交易的发展,努力建立以电子商务为纽带的现代化物流配送系统;四是广泛地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商品的购销调存实行全过程管理,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水平。在条件成熟时,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商业网点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五是依托商业网点信息管理系统、消费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引导企业做好商业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布局。

4.2 加快商业网点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的调整

加快发展新型零售业态,合理配置大型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大型超市和连锁店、便利店。搞好现有百货商厦经营业态和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可以靠扩大品牌代理、品牌聚集和多元化经营,确立自身优势,探索同类型百货店的联合经营,建立大型百货集团,利用商厦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在周边地区和城市开设大型综合超市;另一部分,可积极向大型综合超市和大型专业店方向调整,通过招商引资,实行整体拍卖、转让或出租,盘活存量资产。

4.3 拓宽商业网点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通过改善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大力吸引外资及民间资本,重点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来无锡市投资或经营商业网点,鼓励国有、集体、外资、民营企业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参与商业网点开发建设。积极开展商贸领域的银企合作,争取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加大对商业网点的信贷支持,扩大授信额度,开发新的信贷服务项目。还要加强银商合作,改善电子支付环境,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完善对银行卡刷卡的配套支持政策。

4.4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强标准化管理

商业网点的构建一定要有法律制度来保障,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使商业网点构建成为无锡市商业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并配套若干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大型商场、便利店、专业特色街等新型业态发展等法规。根据国家有关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规定,应结合无锡市实际,及时制定“无锡市商业网点管理办法”。加强对商铺产权分割的管理。还要重点推进食品安全、餐饮住宿及居民服务、流通设施和装备、商品信息等标准的制定修订,逐步建立起覆盖面宽、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先进适用、与相关法规衔接、同国际标准接轨的商业网点标准化体系。

[1]无锡市政府.无锡市现代商贸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N].无锡日报,2009.

猜你喜欢

无锡市网点广场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布鲁塞尔大广场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在广场上玩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基于EVA-BSC的农村银行网点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广场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银行网点项目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