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011-07-23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杨帅

中国商论 2011年28期
关键词:服务行业金融服务竞争力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杨帅

国际贸易金融服务,通常指金融业为国际贸易全过程提供所有金融服务的总和。主要包括为企业清偿债权、债务提供多种方式的国际结算服务和为了实现交易提供的各种现金融资、信用支持等贸易融资服务。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在实现过程中,有着风险可控、动用资本少、自偿性强、综合收益高等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一份子也不能避免。加上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较为薄弱。因此,如何发展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1 世界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九十年代,一百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乌拉圭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这代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开端。GATS是通过公众信誉程度与透明度来扩大国际服务贸易的安全性,达到促进多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对于完善国际贸易体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社会,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凸显的领域,当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领域,而在服务贸易中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地位逐渐上升,并且因为世界金融业发展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关注。1980年到2008年,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从207976亿美元扩大到了406781亿美元。金融服务贸易总额由80年代的16%上升到了2006年的28%,并且国际金融贸易行业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与特点。

2 当前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现状

我国金融贸易服务逐渐步入全球化的大潮中,并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从1997~2009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报表,经过专业人员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得到结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几乎数值都小于0,说明在国际竞争中我国金融贸易行业一直处于劣势,尤其在面对全球化竞争中,使金融贸易行业面对的形势十分严峻。

但是在近几年的统计数据中,又说明我国金融贸易竞争力虽薄弱,但是逐年提高,这说明我国金融贸易行业有着一定的发展潜力。由于2006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差距逐渐增大,而从2007年开始,我国金融贸易服务的数值差距逐步缩小,一直到2009年这一指数飞速下降到-0.7195。站在国际角度来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还处于劣势,国际竞争力较为薄弱,但RNX指数保持在[0,-0.1]之间,处于平稳的状态。然而反观中国金融贸易整体优势指数一直在0.1以下,在个别年份中,该指标又逐渐回落,出现起伏的现象,说明我国在国际竞争力的力度还呈现薄弱的环节。

3 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我国金融服务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但是由于金融服务业在我国起步晚,底子薄,因此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基础较差。虽然在近几年得到较好发展,但是与其他资本主义金融大国相比,在拓展行业范围与服务效率上都有着很大差距。

另外,由于金融贸易行业是新发展的行业,因此在人才上较为匮乏,而我国也相对不重视发展金融行业的人才,因此在高素质人才方面十分缺少,这成为制约我国金融贸易行业的主要因素。我国在金融行业信息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与国外金融大国相比依然存在着差距。虽然我国在近几年对于人才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在短时期内依然处于劣势。

4 针对提升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综合国际比较来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尽如人意,虽然我国一直为金融贸易服务行业在作调整,但是始终与国际金融行业大国相差甚远,致使至今仍处于劣势。因此,如何发展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4.1 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开放金融业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战略。而由于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发展金融服务业时,应当努力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坚持合作互利共赢的方针。首先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并汲取国外先进经验,根据国际形势来进一步开放金融业的时机与节奏。政府需要加大力度调整与整顿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结构,积极引导外资企业对西北部为主的偏远地区设立金融服务机构,拓展业务覆盖面与范围,优先引进有助于“三农”、中小企业等特色服务范围的外资金融企业。

4.2 与金融的发展水平相协调

开放中国金融市场是走向国际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国必须要考虑本国经济实力与承受能力。政府有计划地扶植企业的金融服务项目,然后指导企业有选择性地实施金融投资,掌握好“速度”和“程度”,不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杜绝全面开放。由于金融市场的开放,必然会有大量的外资融入我国金融市场,从而使国内市场受到外国资本的冲击。因此政府应当捍卫我国金融安全,加大金融实力,根据我国实际的金融实力与国际竞争能力去选择金融服务业的途径。可以从逐步放开金融行业到自由化的步骤进行引导,由于我国总体实力较弱,国际竞争能力差,因此切不可随意模仿其他金融大国。在金融市场开放中,保持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严格把关,减少国外金融行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以维护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保障市场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中发展。当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在稳定上升阶段中,可以逐步放松管制,但依然要实现随时的监控,以保持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4.3 加快发展步伐,综合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

要注重提高金融机构的高技术人才储备,提升技术和业务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人才是创新能力实现的保证。金融贸易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核心阶层与高级国际化人才的竞争。政府需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大培养金融人才的力度,并在在职人员的管理上提升绩效评估的实现,实行科学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他们的竞争与服务意识。

其次,要提升我国信息技术能力,扩大业务覆盖面。21世纪是信息科技的时代,我们需要提升信息技术以保证随时更新世界范围内金融行业的信息。在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比如银行可以针对企业的多种需求,发展EDI系统,检查融资业务,以保证向进口商提供最有效最科学合理的金融服务与简捷的交易程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可以在安全性保证的情况下,拓展银行的交易范围等。我们需要借助新型的金融业务来开拓新的领域,进而加快我国金融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水平与能力。

4.4 打破行业垄断

由于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我国国际化的发展。加上一些金融大国对服务行业的垄断,抑制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国必须敢于打破行业垄断,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凝聚国内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才是打破行业垄断的基础。我国政府也要对服务行业进行保护,保持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5 结语

巨大的金融服务市场在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就会不断发展壮大,让中国成为跨国外包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要素重组中,我国进一步发挥大国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提高金融服务贸易的比重,使我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进而更有效地融入到世界金融服务贸易体系中去。虽然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水平逐年提高,但是与其他金融大国相比,总体的竞争力还较弱。因此我国需要从人才培养,监管制度等方面入手,消除当前我国金融贸易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使它走向健康的道路,才能使我国金融服务业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2).

[2]王玉,赵涛.中国企业的战略成熟度分析[J].财经研究,2004(8).

[3]李正卫,吴晓波.我国R&D投入比例偏低的成因探析[J].科学学研究,2002(4).

[4]李丽.金融服务贸易模式与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J].新金融,2005(3).

[5]刘辉煌.美、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比较与借鉴[J].国外财经,2000(3).

[6]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5).

[7]陈钧.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3).

[8]周蕾,朱开明.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2).

[9]郭海虹.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2(3).

[10]郑吉昌.服务贸易自由化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2(18).

[11]张亚斌,周琛影.再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J].国际经贸探索,2002(3).

[12]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2).

猜你喜欢

服务行业金融服务竞争力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语言服务行业的本地化专业建设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立足学术传承 服务行业创新——《制造技术与机床》杂志第五届编委会2018年会议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6年《黄金》 传播信息 传递经验 促进创新 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