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音乐倾听爱的诗篇

2011-07-18项珮霞

决策探索 2011年10期
关键词:声乐音乐艺术

项珮霞

笔者一直从事着文化艺术管理工作。近几年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了少年儿童的音乐艺术教育。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对少年儿童声乐艺术教育的摸索、实践和切身体会。

一、艺术教育的目的

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少年儿童的直接感受、情感、价值观。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是培养情感;艺术教育的目的也可以说是美的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

以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来说,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都把音乐视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中国,先秦的思想家认为,“礼、乐、刑、政,其极一也”。就是说礼(伦理道德、人际关系行为准则)、乐(音乐和其他艺术)、刑(法律)、政(政治)它们的目的是完全统一的。

孔子把音乐列入“六艺”之二,说音乐的作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诗歌和音乐,可以表现人的感情,可以认识历史,可以团结人,可以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远可以服务君王,近可以奉养父母,还可以从诗歌和音乐中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在孔子那里诗、乐不仅是美,更重要的是“仁”和“礼”,也就是德相联系,故曰:“乐者,德之华也”;把音乐视为一种完美的境界。在儒家教育思想中,音乐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欧洲文艺复兴前期的大学,它的“四科”,或称“四艺”是指“算术、几何、音乐、天文”,辅之以“三法”,即“辩论、演说和辩证法”。这和我国先贤们的主张是极其一致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更把音乐称之为“心灵的体操”。他有许多非常精彩的论述。比如:“音调的美,来自心灵的聪慧和善良”;“音乐是一切国民教育的必修课,音乐教育除了非常重视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从而把人教育成美的和善的”。

美育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对青少年智力开发起重要作用的事,俯拾即是。著名音乐家李凌在河北省调研时,发现一个叫李剑的儿童,三岁半能认识2600多个汉字,算数可以达到小学课本第三册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在李剑几个月的时候,他父母就不断给他听音乐,拿一些花花草草的图片给他辨认。李剑从婴儿时就耳聪目明,听觉视觉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二、少年儿童的发展

新世纪最突出、醒目的教育思想是“以人为本”,这是教育主体化的一种表述方式。

“以人为本”落实到少年儿童身上,教育就要“以童为本”。

一是更加主体化,让孩子做自己思维的主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活动的主人,自己组织的主人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结合”的小主人。二是走向个性化。充分、自由地发展个性是一个社会的美好理想。社会发展对人的个性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民主、平等、自由,富有人性(童性)、人情(童趣)的开放型、创造性的儿童教育将取代“枷锁”式的教育。三是更加注重能力化。能力建设需从基础教育开始,要注重培养人的实践能力,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提高人的动手操作技能,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着眼于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因此,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是教育的根本,也是青少年教育的根本。四是现代化建设包括现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少年儿童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也要学习、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文化。创造社会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的道德文化素质,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少儿艺术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实用性,基本上是专业化、成人化的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儿童艺术教育,绝大部分采取的还是严肃的、一环接一环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吸收。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孩子艺术修养、欣赏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艺术教育不能完全忽视技能技艺,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艺。

艺术教育有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培养想象、净化心灵等许多功能。当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细腻的审美观察力以及敏感的审美情感体验的时候,便有了艺术的慧眼,他的心灵世界也必将是丰富多彩的,情感中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一面也会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强化。如果只一味地重技艺训练而忽视欣赏能力、艺术感受力的培养,到了一定的时候,技艺不仅不能继续有所发展,而且还会僵化。另外,在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中,用于孩子艺术教育的支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花这么大的代价培养出来的孩子,艺术修养是否也达到了与之相应的水平呢?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很多家长也在孩子的艺术教育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他们把学好艺术可以为各类考试添加筹码作为目的,逼着孩子考级考证,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使孩子对原本应该是体验美、感知美、欣赏美的艺术课渐渐失去了兴趣。有很多家长把孩子的艺术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经常拿专业水平来要求孩子,甚至不惜牺牲掉孩子许多的课余时间,强迫孩子进行成人化的专业训练。

四、艺术教育的途径和解决办法

(一)保护个性、培养创造力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艺术能发展少年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而开放式少儿声乐教学活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在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少年儿童的个性、兴趣、需要,将歌唱的基本教育要求变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为少年儿童提供自由歌唱的机会,鼓励少年儿童大胆探索、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表达,激发他们的歌唱表演欲望、创造灵感,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用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方法

首先要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尽可能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破除学习声乐的神秘化。

另外,笔者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听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音乐,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在声乐训练中,常常根据音乐的节奏型、旋律线条、音乐的快、慢、强、弱、高、低、连、断等做不同的歌唱提示、情绪提示。

(三)声乐训练中的辩证关系

声乐教学主要是要靠教师本人的听觉来调整学生的声音,学生自己是很难辨别出好坏的,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演唱水平。笔者在对孩子们进行声音训练时,尽量从整体的平衡状态来要求,特别注意提示方法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搞好训练中几个辩证关系:当提示声音的高位置时,要注意与它成反向的气息深度;当要求气息深下来时,要注意保持声音的高位置;提喉咙打开时,要注意声音的集中;提声音集中时,要注意喉咙打开,提声音靠前时,要注意声音的垂直,提声音垂直时,要注意声音靠前,等等。这些要求是辩证的,也是统一的。

(四)用实践检验声乐训练成果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声乐的热情与兴趣,笔者总是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上台演唱机会,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解、指导,对方法的掌握要更透彻,记忆也更为深刻。走上舞台演唱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在互动、实践的过程中尽其所能地了解歌曲的深度,学得更仔细。因而不仅克服了紧张心理,更增强了自信心。在演绎歌曲方面,更是有了一个新的飞跃。通过舞台锻炼,总结自己的缺点,正视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寻求解决方法。

(作者单位:杭州市滨江高新区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

猜你喜欢

声乐音乐艺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