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巷总理”的精彩人生

2011-07-18程新友

检察风云 2011年13期
关键词:居民区杨家小巷

文/本刊记者 程新友

“小巷总理”的精彩人生

文/本刊记者 程新友

近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问题,提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关键在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在当前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中,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

在上海,以行政力量推进街道和居委会一体化,使居委会成为城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部分。这个城市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就是市、区两级政府,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

上担政府,下携百姓,工作细碎繁琐,却真正与国运民生息息相关,难怪朱镕基同志把社区书记称为“小巷总理”。

“七一”前夕,记者采访了上海市仙霞街道仙逸居民区书记杨家生和党小组成员,了解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以及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甘做“小巷总理”

“小巷总理”是人们对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的戏称。“小巷总理”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到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谁家夫妻不合需要调解,谁家没有劳动力或下岗了需要照顾,事事都要做到体贴、细致、周到。

作为上海几千名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代表,杨书记可谓是一位资深社区干部。

2001年,他从一家国有企业竞聘到仙霞社区担任居委会干部,2003年担任仙逸居民区居委会主任、书记,自主择业扎根基层社区,用行动兑现自己“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誓言。

在访谈中,他谈得最多的是三心:“爱心、热心、细心”,并认为这是基层干部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言谈中流露出对基层工作的热爱。而在小区行走的时候,会不断有居民和他打招呼,在这个小区,他是居民们最信任也是最熟悉的人。

仙逸居民区是一个拥有3400户、约一万实有人口的居民小区,是仙霞社区最大的居民区,也是上海最大的居民区之一。

在此之前,由于辖区人口多,小区规划乱,比较难管理,一直是仙霞社区评比的倒数几位,是个“乱窝子”。

2003年,杨家生从虹古小区来到仙逸小区,任居委会主任兼党总支书记。

到任后,他提出“爱心、热心、细心”的理念,开展“为政府分忧,为党旗增辉”活动。党员积极分子、居委会干部、楼组长分片包干,主动走访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做好失业人员、特殊人员的工作。为解决就业问题,他联系企业、街道,协商安排失业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上岗,让大家生活有了保障。

十来年来,他工作事迹突出,在2008年被评为“小巷总理之星”(上海总共5名),2006年被评为“五带头”先进党员。

“我虽然被称为‘小巷总理’,我理解这是社会对社区工作者的热爱和尊重,只要是居民的事,我都管,尽心把它管好。”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当好居民“贴心人”

作为基层组织,居委会承担着太多的社会管理功能。社区内有许多特殊群体,如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杨家生以及其他居委会工作人员都要对他们关怀与关心。

2009年,仙逸小区有一位64岁的独居老人,因患肿瘤正躺在华山医院的病床上,急需开刀手术。但她相依为命的儿子卞某,却因吸毒正在被强制隔离戒毒。

一边是急待家属签字马上手术的重病老人,一边是大墙内失去自由、正在接受强戒的儿子。医生提醒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后果严重,可能危及生命。情况紧急,刻不容缓。杨家生率领居委会干部和社工马上行动,市、区、街道各级领导急事急办,特批同意卞某一天假期,走出大墙,回沪为母亲手术签字。

在居委会干部的协调下,一辆警车载着禁毒专职干部、禁毒社工和居委会干部,驶出上海,向着江苏省大丰市四岔河农场——上海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疾驰而去。

第二天一早,将卞某接出戒毒所赶往上海。途中,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能见度只有20多米。好不容易赶到华山医院,让卞某母子见面。

当母亲看到一位光头男子出现在自己病床前时,表情凝固了,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宝贝儿子。当听到“妈妈”的叫声时,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儿子也低下头,羞愧的泪水“滴答、滴答”往下落,这种血缘亲情令在场人员动容。

居委会干部告诉卞某,自从去年底他复吸被强制隔离戒毒后,身患糖尿病的母亲就成了独居老人,情绪极度低落,神情恍惚,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发生了乞讨的事情。为此,居委会让卞某母亲住进社区敬老院,给予特殊护理。可是祸不单行,卞母在一次看病中被查出患有肿瘤,医院明确必须立即手术,否则可能后果严重。在各方的努力下,这对母子终于相见了。

终于等来了医生,听完医生的介绍,咨询了有关事项后,卞某拿起笔,颤颤巍巍地在母亲的手术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母亲立即被推进了手术室。此时卞某的心情就像外面的大雨——阴沉沉的直往下掉。没有时间吃午饭,警车又冲进大雨之中,返回江苏。一路上卞某低着头,已经没有了来上海前的急迫心情,表情沉重。

最后,卞某母亲手术成功,肿瘤切片结果为良性。卞某脸上的乌云也立刻散去,对接送人员表示衷心感谢:自己一定认真改造,悔过自新,戒断毒瘾,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报答政府和有关人员对自己母亲的关爱和帮助。

卞某回戒毒所后,居委会又接着帮助照看卞母,帮忙把她送进养老院,并担任她的义务监护人,经常去看望她,帮她洗澡、打扫。2010年卞某成功戒毒,母子团聚,后出去打工,并把母亲托付给居委会。

2008年,杨家生被评为“小巷总理之星”

社区安宁系心头

“选择干社区工作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在仙逸小区,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个熟悉身影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

排查社区安全隐患、查看是否存在可疑人员、检查保洁工作是否到位、与社区晨练老人聊天……这些在别人眼中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杨家生心中却是数年如一日的必修课。

小区经常有人违规搭建、乱设摊,接到居民投诉,杨家生总会去协调解决。处理过程中,经常引来发牢骚、拍桌打椅、胡搅蛮缠,在困难面前,他总能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并尽全力解决。

因为善于协调居民之间、居民与商家之间的矛盾,杨家生不仅赢得了居民的拥护,也得到了商家的信任,每到扶贫帮困时,只要他出马,辖区大小商家都踊跃参加。

为了抓好社区社会治安,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组织居委会干部、党员、积极分子参加,并发动群众,组织了社区志愿者巡逻队,社区秩序明显好转,居民安全感大大增强。

居委会还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党员、群众代表、楼组长和治安员组成,让矛盾不出楼组、不出居民区。使居民一有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就找到居委会干部得到及时解决。

让居民欢心笑语

2004年10月,在党总支的努力下,仙逸小区文化活动中心(占地351平方米)投入使用了。

在活动室这个平台上,党建引领,整合社区资源,不断开展文化活动和增加服务项目,服务居民群众,这也是党总支、居委会全体人员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的目标。

杨书记讲到这里,兴奋起来。他点子多,想出了把社区文化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在居民区形成了“政府支持、居委会搭台、企业参与、群众登台”的文化运作机制,把“文化引领”和“服务居民”的理念结合起来,在沟通中促进融合,在互动中增进和谐。

“从第一届‘金伯利钻石杯’卡拉OK大奖赛开始,我们以企业冠名的方式,在活动室成功举办了‘中信银行杯’、‘俪人街服饰杯’等七届比赛,内容越来越精彩,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世博会期间,我们特意邀请了‘阳光之家’的智障学员们参加活动,他们朴素的表演感动了在场的居民和社区单位,大赛的主办方之一中信银行仙霞路支行现场为‘阳光之家’捐赠2000元。在活动室这个平台上,我们小区还有一大文化盛事,就是一年一度的‘仙逸小区文化艺术节’,各种文化元素在这里汇集,真正实现了文化建设为居民服务的共同理念。”

在平时,开展志愿活动,放电影、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纳凉晚会等,这一系列文化活动,既活跃了文化生活,也培养了感情,更有利于社区和谐建设。

结语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以杨家生为代表的基层社区工作者,努力工作每一天,抹亮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丰功伟绩,只有爱心、热心、细心和执著的追求,甘于奉献的精神。

他们用赤诚的心浇铸着一种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辛劳和汗水诠释着一种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但得千家万户笑,俯首甘为铺路石!在杨家生心中,社区和居民是他永远放不下的牵挂,虽忙忙碌碌中忽视了自己的家,但小区居民把他当作最亲的人。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相信在居民的心里,实现了他的誓言。■

猜你喜欢

居民区杨家小巷
《古村小巷》
《上下阳古村落》《杨家堂村口》
小巷深处
“熊”视眈眈
杨家有只羊
集萌社
杨家军:坚信e代驾今后一路向前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居民区WCDMA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