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2011-07-17

化学教与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高效性预设高中化学

黄 英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江苏 南通 226001)

当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话题。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营造高效课堂。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更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一、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理解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教学艺术。[1]所以,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包含两个方面。从学生角度来说,高效课堂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心理中,积极思考,在学习特定的内容时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从教师角度来讲,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制定三维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达成教育目标的高效教学策略进行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

二、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反思

1.三维目标的割裂

新课程改革我们的课堂活跃了,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但在“热闹”的化学课堂之后,却发现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忽略了三维教学目标的高效性,甚至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1)大部分教师仍未能跳出教材框架和传统教学的以认知为目的,按部就班,严格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使课堂成为贩卖化学知识的“零售商店”,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没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途径,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2)课堂教学虽然形式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没有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结构,没有注意到学生实际水平与教材体系之间的距离,即没有找到 “最近发展区”,只是表面的“活跃热闹”,而忽视了过程和方法,阻碍了学生的发展。(3)虽然教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情景也精心设计,但没有创设真挚的师生课堂情感。而且评价方式和主体单一,一味的表扬,这种教育生硬、无力、低效。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2.教学活动的形式化

目前,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有一种怪象,就是化学实验一个接一个,为了活动而活动,探究活动频繁。但在实验探究中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学生之间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是一种应付式和被动式的“讨论”,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活动形式化和低效化。

3.教学内容的泛化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加重,升学压力不断加大,应试教育依然影响着化学课堂教学,追求“量”而忽视“质”,没有充分挖掘化学学科特有的价值。其中,一方面化学课堂教学披上“合作”的外衣,打着“探索”的幌子;另一方面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传承历史上优秀、合理的部分。使得教学层次低下。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

4.预设与生成的冲突

预设与生成的冲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预设过渡,挤占生成的时空。如有一堂《铁盐和亚铁盐》公开课,为了让学生懂得铁盐、亚铁盐的存在及相互转化,教师创设了多个教学情境。如用不同洗涤剂及维生素C洗涤沾满锈迹的白手帕,解读琥珀酸亚铁片的说明书等。表面上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但实质上是以教为中心,实现Fe2+盐、Fe3+盐之间的转化的知识的掌握,是传统教学观的表现,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如《铁盐和亚铁盐》的教学,学生除了知道铁盐和亚铁盐的存在,还知道Fe2+盐、Fe3+盐之间的转化,及Fe2+盐的保存和制取的注意点。生成过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使教学失去中心,重点不突出,同时难点得不到突破,导致教学泛泛而谈,最终难以达到生成目的。

三、营造高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1.和谐整合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三维目标的核心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它也是其他两维目标的物质载体。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过程与方法”目标已达到了最优化。在前两个目标达成的同时,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设计三维目标时,针对教材不同,学生对象不同,根据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找到“最近发展区”,三者比重该有所不同。实现学生高效的发展。如图:

2.深刻挖掘教材内涵

笔者认为高效的化学课堂必须是“教得有法,学得轻松,考得优秀,师生发展。”考查高效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这种成长依赖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的形式化和教学内容的泛化”的低效现象,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这个层面加以研究,具体如下:

(1)课前精心预设,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基础。化学老师在课前应认真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钻研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根据化学新课程所表现的新理念,挖掘化学学科的创造性因素。在设计中注意做到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要设计好精彩的课堂导言,每堂课的开场白都要仔细推敲,可以通过生活常识、有趣的化学实验、新闻事件等。

(2)重视课堂生成,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关键。动态生成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预设和生成两者是相辅相成,预设性和生成性是教学的双重特征。生成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生成分为可预设的和不可预设的。对于不可预设的,即随机的、偶发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如《铁盐和亚铁盐》的教学,学生除了知道铁盐和亚铁盐的存在,还知道Fe2+盐、Fe3+盐之间的转化,及Fe2+盐的保存和制取的注意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全面的考虑,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情的变化,及时对教学程序和环节进行调整,精讲Fe2+盐、Fe3+盐之间的转化,略讲Fe2+盐的存在保存。教学设计时教师对于可预设的问题,要有意预设引导学生的相关生成行为,在生成中调整学习重点,在生成中随机升降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不致构成预设和生成的冲突,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四、高效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激发主体活动的活力。心理学早就指出: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没有兴趣和愿望,会使学习者学习被动,效率低下;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化学课的兴趣培养形式很多,将化学与日常生活加以联系,如化学与材料、药物等;时事热点,如酒后驾车与化学物质——乙醇有关;有趣的化学实验,如滴水生火——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乃至化学历史故事——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等等。只要巧妙的运用这些因素,就能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使课堂变得高效。

(2)改进学生学习的方式。笔者认为高效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充分体现三个基本特征: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本人在教学中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结合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不断的讨论、探索,大胆质疑,不断的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学生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各种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培养。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保持高效的课堂对话。化学教学构建高效的“对话”机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多元性的问题。引导好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如:在进行《氯气》这一节的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教学时,可以在集满氯气的矿泉水瓶中注入水,教师引导观察实验现象 (从颜色变化到矿泉水瓶瘪了),通过对话,拓展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多向性的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无限的创造性的潜力得到真正的激发。“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3]

(2)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是课堂的高效性的保证。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课堂上应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一味的极端的表扬,锐减了学生的批判力,质疑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造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注重的是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方式及主体的多样化,即教师评价:口头评价、肢体语言评价(如诚恳的点头、信任的目光、赞赏的微笑);学生之间的民主评价等。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1] 程波.设计问题串 构建高效课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7)

猜你喜欢

高效性预设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