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鲜活的艺术形象喝彩

2011-07-12刘俊鸿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村官鸡蛋

刘俊鸿

紧跟时代,贴近生活,是戏曲现代戏的鲜明特色。这种“紧跟”和“贴近”不应是标语口号式的,而应当通过戏曲艺术手段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来表现创作主体对时代、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标语口号式的作品是没有力量的,只有鲜活的艺术形象才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由涟水县淮剧团创演的淮剧现代戏《鸡村蛋事》(编剧袁连成、陈丽娟,导演蒋宏贵)在最近举办的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其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笔者认为就在于主创人员努力把握时代、开掘生活,在作品中着力塑造了“大学生村官”常莹莹、“老村官”常有法、养鸡专业户鸡婆、副乡长洪瑛、大学生丁咚等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在观众面前展示了一幅讴歌时代、讴歌新人的新生活画卷。特别是主要人物常莹莹,作者从多重侧面打造了一个既有当代大学生情怀,又有苏北农村村姑的情调,同时具有深厚的农村情结的富有独特艺术个性的舞台形象,这个舞台形象不是一个概念化的、格式化的“大学生村官”,而是艺术地再现许许多多优秀“大学生村官”的“这一个”。

作者没有刻意拔高常莹莹,诸如堆砌英雄行为,口出豪言壮语等什么的,而是在自然流畅的戏剧故事情节发展中,在人物所处的戏剧规定情境中形象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与行为特征。剧中常莹莹当上“大学生村官”后的第一个行为就是到乡政府找副乡长洪瑛解决“鸡村蛋事”,这是剧中的一段重场戏。见面后,常莹莹丝毫没有客套话,也没有上级与下级的那些破规矩,而是利用洪瑛同样毕业于江城大学的学姐身份,死缠硬磨、不依不饶地求洪瑛把他们村的滞销鸡蛋在全乡各个村分一点,乡政府食堂买一点……让观众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位年轻时尚的“大学生村官”求乡长解决问题还带了礼物,而礼物竟是一只芦花鸡!(有趣的是,毛手毛脚的常莹莹不经意间把“老村官”的这只种鸡送了礼,还引发了老村官与鸡婆争鸡的一场好戏。)洪瑛的身份是省农林厅挂职下放干部,开始她很有些看不上这位带着几分乡气、俗气、又死乞白赖不讲理的小学妹,但在她听了常莹莹关于解决“鸡村蛋事”的治本的方案后,还是被常莹莹的执着与热情打动了。她不禁赞叹道:“好一个直来直去的农家女,好一个清新清淡的小村姑!欲训斥,又无语,欲讨厌,又喜欢……”她终于伸出了援手,不仅答应帮常莹莹筹措创业贴息贷款,还破例写条子请熟人替常莹莹推销鸡蛋。

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独特的心路历程和内心境界,是《鸡村蛋事》一剧塑造人物的又一特色。常莹莹在带领村民培育绿壳鸡蛋、赢得市场之后,不料过了一段时候绿壳鸡蛋又出现了滞销。常莹莹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结合自己大学所学的食品营养学专业,在网上搜寻科研和市场信息,拿定主意联手母校教授开发低醇鸡蛋。但这时先前借的大学生创业贷款已经到期,低醇鸡蛋又需要新的研发经费,原来支持她的副乡长洪瑛已调回省农业厅工作。情急之下,常莹莹回省城求助于相恋三年的大学同学丁咚。然而,当二人邀约在老时间、老地方、老座位见面之后,丁咚却最后摊牌,提出和常莹莹分手。原来丁咚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发展事业已小有所成,他本来就一直反对常莹莹回农村“自找苦吃”,在多次劝说不能使常莹莹回头之后,他只好重找伴侣。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把常莹莹推向了戏剧冲突的风口浪尖,眼看一场“不同思想、不同观念”的争斗就要爆发。但作者却在这时对剧情作了“冷处理”,运用淮剧擅长的大段唱腔的艺术手段,展示了常莹莹复杂而又独特的心路历程。她先是为物是人非的突如其来的情变感到迷茫,感到悲伤;继而她开始冷静思考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她的理智,她的襟怀终于使她找到了应变突围的正确方向:“丁咚既然不爱我,我又何必去勉强?恋人不能靠捆绑,婚姻不能重洞房。本姑娘青春含苞正待放,愁什么缘分愁什么郎?”红烛总有我一支,婚礼总有我一场。”她把对丁咚的怨恨变成了对丁咚的祝福,并且慨然收下了丁咚为偿还“感情债”的15万元的银行卡,作为丁咚对鸡村的入股。常莹莹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处置了这场感情危机,也充分展示了她的独特的内心境界和人格。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村官鸡蛋
个性“村官”都特立独行?——不,他们有诸多相同品质
神奇的鸡蛋画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我只是个村官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