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2011-06-24吴成亮

人民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缝隙生长空间

吴成亮

“有时候,不妨为爱留一道缝隙,多一些耐心,多一分智慧,为学生创造自主生长的力量。”当我读到《为爱留一道“缝隙”》(《人民教育》第2011年3-4期)一文中的这句话时,就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个教育节目,说一个人从读书到工作,一直是家长和教师为他设计的,自己根本没有考虑过。现在,他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傀儡,一直没有幸福的感觉。

事实上,目前这种包办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对孩子的所有事情总是代为操劳,孩子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比如:一到高考前夕,许多家长都代替孩子报志愿,根本不问孩子的意愿。又比如在教学中,很多学生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总是说以前都是老师安排好了,现在要自己作主反而不习惯。一些学生做完了教师布置的作业,就会觉得无事可做。

可见,学生的成长空间被家长和教师填得严严实实,由此形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既没有主见,也没有自觉地成长的意识,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犹如一个被人操纵的木偶,自然也就感觉不到生命的幸福。

因此,我们爱孩子,应该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事事为他们包办。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教育即生长,更应该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内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量,主动发展应该是其成长的本质特点。因此,我们有时要顺其自然,有时要保持沉默,让他们树立主动意识,找到自身的生命空间,实现自我成长、自我超越,进而体验到人生的幸福。

(责任编辑胡久红)

猜你喜欢

缝隙生长空间
老屋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空中翱翔
缝隙
《生长在春天》
QQ空间那点事
乐乐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