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所乡村小学的国际视野

2011-06-24任国平

人民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春雷孩子学生

任国平

3月初的江南,已是一派浓郁的春天气息。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华小”)的校园里,香樟树、垂柳吐露着嫩黄的新叶,操场边的樱花树已是蓓蕾初绽。

一个星期一的清晨,记者来到华小,恰逢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必须想到:继承先烈遗志;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时,我们必须牢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升旗仪式上,全校1700多名孩子高亢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校园的上空。

华小坐落于人文荟萃的江南水乡——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的江阴华士镇,毗邻“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徜徉在华士小学的校园,清新雅致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在“七彩城”西侧有一座孔子雕像,在行知楼前是陶行知雕像,至美楼与至善楼之间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雕像。“同心,同行,同乐”镌刻在欧式建筑风格的教学楼上,昭示着这所学校“师生结伴成长,共享教育生活”的办学追求。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书画、深刻隽永的名家名言,还有一张张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多年来,我们一直追求‘让师生人人享有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拥有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体验欢乐和成功。”年轻有朝气的王冀敏校长向记者介绍。

岁月的年轮密密匝匝,坚实而紧致,记录着华小不懈探索的前进步伐。这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乡村小学,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又把眼光投向了远方,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永远的中国人”。

总想知道远方是什么风景

2008年9月,36岁的王冀敏出任华小校长。当时学校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学校原来是集团化办学,十二年一贯制,那一年,集团分离成3所独立学校,小学单独举办。如何传承已有经验,找到新的发展点,实现新的超越?这是初做校长的王冀敏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华士镇这个不大的地方,人际关系既简单,又丰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都很熟悉。“大家工作、学习在同一个镇,像一家人。”王冀敏说。与此同时,华小教育者也有着一种紧迫感,“虽然我们身处乡村,但我们要跳出乡村地域的限制。”

因为,教育跟社会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在这里,凭着勇立潮头、敢闯敢干的精神,很多企业已走向世界。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家长希望,孩子即便终生未走出国门,留在家乡工作和服务,但他的思想和视野应该是国际化的。教育必须回应这一要求。“我们可能做不到最好,但要知道最好的东西在哪里,”王冀敏说,“我们总想知道,我们没有到达的地方是怎样的风景。”

于是,华小登高远望,提出了新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永远的中国人!

一个乡村小学校,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的培养目标呢?整整一年,王冀敏和华小老师们咨询相关专家,梳理学校发展脉络,重新规划学校发展,学校理念逐渐明晰,这就是:“师生结伴成长,共享教育生活。”

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华小的战略选择,首抓师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支“爱心博大,个性鲜明,专业精良,善于反思”的教师队伍。王冀敏找到一个切实的“抓手”:在学校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之所以选择以“读书”为突破口,与王冀敏多年前设计、实施的“大阅读课”有关。

上世纪90年代,老校长吴辰已在全国基础教育界享有美誉。王冀敏一直是老校长吴辰教育思想的实验者,是“吴辰时代”实验班的班主任,吴辰的教育思想在她的班级里充分体现出来。

一次,一位教师愁眉苦脸地找到吴辰。“吴校长,我班一个孩子都四年级了,写出来的作文还不如二年级的学生,每次作文都要我说一句他写一句。阅读理解的题目,几乎没一道题能答对。您说我该怎么办?”“孩子喜欢看书吗?”吴辰问道。“他呀,最多就喜欢看看《奥特曼》。”这位教师无奈地摇摇头。显然,孩子并不怎么喜欢看书,而老师也给他贴上了“不爱读书”的标签,难怪成绩这么糟糕。此时,吴辰不由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且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努力的刺激……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如何进一步焕发孩子们读书的热情,让阅读融进孩子们的生命成长中?看来,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吴辰找到了当时的教导主任王冀敏,她相信这位酷爱读书的年轻人一定会找到好办法。

几天后,王冀敏带着一份《“大阅读课”的设计与组织》来到吴辰办公室。“吴校长,我觉得语文教学如果只囿于课本,禁锢在课堂里,只会造成大多数学生语文素质低下,应该让学生从狭小的圈子里走到语文的广阔天地中去,语文教育中应该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真我,多一点雍容与宽宏自由的精神氛围……”

“好!”吴辰赞许地看着王冀敏,这位充满灵气和冲劲的年轻教师,与她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大阅读课”按计划实行了,老师们反映很好,孩子们也有兴趣。语文课上,孩子们可以轮流到阅览室看书、上课。中午、傍晚也让孩子们自由阅读。阅览室里精心装点的“三棵大树”下,摆放着各式桌椅,在自由、宽松、惬意的氛围里,孩子们可以坐在地上、楼梯上,坐在自己喜欢的凳子上自由快乐地阅读。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不久,整个学校的语文教学成绩大幅提升。

应该说,这件事情,正是以后全校师生热爱读书的滥觞。如今,面对学校发展的新课题,王冀敏首先想到的就是让教师读书。

“读书报告会”上,教师共读名家书籍,解读名家的思想精华,分享自己的感悟。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师轮流编辑简报,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文章和书籍推荐给大家。每月一个周期,既促进主持者主动读书,又让大家得以深入交流,提高阅读效率。

针对教育热点问题,学校每周举办一次“学术沙龙”活动,紧扣一个主题,以谈天式的闲聊畅所欲言。根据教师意向,建立教师个性化的研究资源包,内容以论文、总结、案例分析、情境白描、对话实录、师生书信、典型教案等形式呈现,反思实践的得失。

学校还引导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教师制定个人和团队的专业发展目标,督促他们采取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为他们顺利完成计划、实现专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在浓浓的读书、科研氛围中,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见雏形。“如今,读书成为了华小教师的生活方式。”副校长孙荣介绍,在教育日常行为中,他们有意识去关注、聚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形成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去落实。

华小教师的视野逐渐开阔起来,华小教师的眼光变得独特起来。

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什么是“视野开阔”?华小人达成了共识:一个视野开阔的儿童,虽然身处乡村,可他应该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包括世界历史和地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人情、人类科学和艺术成就,等等。华小希望这里的孩子拥有开阔的视野,因此他们应该比别的孩子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告诉我,你的孩子读什么书,我将告诉你,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都难免为此而怦然心动。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以怎样一种方式和学生生活在一起?近年来,华小开展了全校性的“文化阅读”活动。一、二年级学生读绘本,三、四年级学生读童书,五、六年级学生读中外经典原著。“在语文课中我们把一些内容置换出来,然后用世界各国优秀的、带有浓郁人文色彩的书籍,补充到语文教学中。”王冀敏介绍,这些优秀作品可以慢慢浸润、滋养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孩子们的眼光也变得开阔起来。

2010年9月开学后的3个月内,语文老师曹铭已经带着一年级的孩子读了17本绘本书,有《石头汤》、《小猪变形记》、《大卫上学去》、《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些绘本书,画面精致,文字简练生动,图文相映成趣,非常贴近儿童生活。一年级的孩子刚学拼音,大多数小朋友识字不多,除了鼓励孩子自己读书外,曹铭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读故事。孩子们在富有感染力和想象力的故事中收获快乐和共鸣。

“看到这些书后,我的感受是,原来世界这么大!”曹铭很感慨。以前,她仅局限于给孩子看一些传统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书确实是经典,但七八岁的孩子并不喜欢看。”曹铭说,“国外的绘本书取材跟我们大不相同,他们注重捕捉对生活的细微感受和触动,注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利时的绘本书《爸爸,为什么斑马不穿溜冰鞋?》,可以看到孩子的小脑袋里有怎样稀奇古怪的问题:爸爸,为什么河马不坐电车?为什么鸭子不开飞机?为什么狮子不去理发店?为什么北极熊不吃冰激凌?为什么大象不当芭蕾舞演员……“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有如此充沛的想象力。”曹铭说。可现实是,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时还可以“肆无忌惮”问一些“为什么”,但一到初中、高中时,他们便把自己的感受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再愿意举手,不再愿意表达自己,变得很听话、很守规矩。“我希望通过这些书,让孩子能够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曹铭说。

绘本书中蕴含的乐趣和道理,孩子们可能无法表达清楚,但他们可以感受到触动心灵的东西。《石头汤》是一本温馨的书,讲述“幸福就是分享”的故事——

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人际关系淡漠,互不往来、沟通。三个智慧的和尚——阿福、阿禄、阿寿来到这里,看到这个情形,便给他们用石头煮汤,他们要为村民们带来“幸福”。村民们见过鸡汤、鸭汤、南瓜汤,却没有见过石头汤。三个和尚的行为,慢慢地将村民们吸引出来。和尚们说,里面加点什么味道会更好呢?有的村民拿来红萝r,有的拿来洋葱,有的拿来蘑菇……每个人都把自己家里最好的食材拿出来了。最后,和尚们做成了一锅非常美味的汤。傍晚,村民们尽情分享着美食,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幸福的晚餐了。后来,他们又围着篝火一起唱歌、跳舞。

三个和尚要走了,大家依依不舍。“谢谢你们让我们来作客,你们是最大方的人。”和尚们说。“应该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们懂得了分享,有了永久的富足。”村民们说。“还要想一想,”和尚们说,“幸福和快乐就像煮石头汤一样容易啊。”

读完这个故事,曹铭让孩子们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大家坐在长桌旁一起吃饭。”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饭后大家一起手拉手跳舞。”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和尚们走的时候和他们说再见,但心里舍不得他们走……”

“孩子的语言非常干净,不像成人想得那么复杂,但是很有味道。”曹铭说。

绘本、童书,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学校每年10月开展为期两周的“读书节”活动,为孩子们提供读书和展示的舞台。新华书店进校园、和儿童作家面对面、团体朗读赛、说话比赛、好书交流会、作文竞赛、百词竞赛、古诗擂台赛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梅子涵、曹文轩、秦文君、周锐、张秋生等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都曾来到华小,来到孩子们身边,和孩子们交流读书心得。“去年的读书节期间,全校每个孩子平均购书4本,说明孩子们阅读的胃口非常好!”学校教导主任梁昌辉介绍。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华小开始尝试各种课型。一二年级开设“20分钟辩论”课。论题面向学生征集,充满童趣。诸如“上幼儿园好还是一年级好”、“上学自己走好还是家长送好”、“同学生日送礼好还是不送礼好”……这样的课型旨在从小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到六年级开设信息课。教师确定主题,学生通过网络、报刊、书籍、访谈等途径搜集各种信息,在此基础上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形成研究报告,进行“有主题的表达”。“这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快速判断、筛选信息的能力。”副校长鞠斌介绍,“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判断与选择信息。”

其实在各种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孩子之所以“单一、单纯、平面”,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世界的丰富和广阔。“我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因为身处农村而变得狭隘和片面。”王冀敏说,“国际视野,就在于独特的眼光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人们说,华小是一个“小型联合国”,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也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等国的外籍教师。各种肤色的外教老师穿梭于课堂,不同国度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在这里碰撞和融会;不同地域的风俗人情,在这里交流和展示。对于华小的师生而言,最有价值的当属“教学观念”的碰撞、冲击。

外教刚到华小时,“我们既新奇,又有些胆怯。”英语学科组长许杨说。每个外教虽然来自不同国度,但走在校园里,他们都会微笑着主动跟师生招呼“Hel-lo”,给人热情、开朗的深刻印象。之所以胆怯,“是觉得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有差距,不敢和外教深入交流。”许杨非英语专业毕业,来到华小后教英语。她边教边学,工作1年后,基本能够胜任工作。但外教的到来,无疑是一个冲击,“自己的口语弱势显现出来,一下子从老师变成了小学生。”

何止是许杨,整个英语组的教师都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也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愿望。他们每天一走进办公室,同事之间先说几句英语,营造口语氛围。他们还专门拟订了每周的英语学习计划。来自英国的雷宫保老师——因为特别喜欢吃中国菜“宫

保鸡丁”而得名,负责为华小老师们进行日常交际用语培训,介绍英国的语言习惯和文化风情。

“印象最深的是,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培训中,雷宫保老师非常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善于画简笔画,能力全面。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他的意图。”英语教师赵莉花说。在他的课堂上,因为是全英语教学,学生有些地方难免听不懂,但在雷宫保老师营造的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学得很认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小的英语教师意识到中外课堂教学思想的差异。华小教师更多关注“教”——包括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外教更多关注学生的“学”;华小的教师关注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外教更关注学生个体。比如学一个英语单词,华小教师往往是自己范读,学生整体“齐读”两遍,再学下一个。而外教会让每个学生读一遍,遇到某个孩子发音不准确,他会花费很长时间来纠正“这一个”孩子的发音,“他宁愿这节课少教两个单词。”赵莉花说。

这么一来,孩子们明显流露出对外教老师的亲切感。因为在外教老师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了重视和尊重。他们都觉得“自己没有被忽视”,而且英语课“很好玩”。

外教所带来的不仅是语言教学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冲击。“以前课堂沉闷,学生也不愿意跟老师交流。我问学生喜欢什么?今天学‘土豆这个单词,他们就说喜欢土豆;明天学‘西红柿,他们就说喜欢西红柿。因为孩子们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的语境。”许杨说,“这样的师生交流,学生明显是在应付。”

如今,华小的英语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不仅关注英语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和拓展。原来,英语教师只在课堂上说几句英语,现在,学校高年级的计算机、美术、健康课正尝试全英语教学。2005年,华小成为了江苏省无锡市首批双语学校之一。

回首刚参加工作的几年,数学教研组长王丽华坦言“自己并不懂得怎么教学”。当时工作在村小,老教师居多,观念相对落后,“上课以灌输为主,教师负责把问题讲清楚,学生听懂就OK”。

来到华小工作后,在华小浓厚的科研、读书氛围中,王丽华开始大量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阿莫纳什维利等教育家的著作。她的教学观、学生观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现在,每新接一茬儿学生她都会问孩子们:“课堂上,谁是主人?是老师,还是你们?”孩子们回答:“老师!”‘不是老师,是你们!……

她要让孩子们树立这样的意识,“数学课上我是主人,我要去学”,让他们逐渐形成一种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王丽华认识到,儿童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儿童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缺乏兴趣,学生就会学得索然无味。怎样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王丽华想到,加人数学教材之外的、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内容。

课前5分钟,她让学生进行数学交流活动。内容是学生在课下搜集的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有趣的习题等。每节课一个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因为有这样的展示机会,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班上的周宇维同学,一周之内,便记住了200位圆周率数字。

孩子们还根据课程内容,主动搜集各种资料。一天,学校教导处的老师碰到王丽华,不解地说:“你们班不少孩子跑到教导处询问学校学生人数。”王丽华也不禁一愣,“我没布置啊”。仔细一想才回过神来:要学习统计知识了,孩子们自己想到搜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养成了这种积极主动的素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有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个观念、一个做法的改变,让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高涨起来,也让王丽华内心颇为欣喜。

近年来,华小在课堂上倡导“三个允许”:允许学生“答非所问”,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思想开小差”;“三个鼓励”: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其目的在于充分尊重每个人发展的权利,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充分发展的自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王丽华对此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理解。

让课程在博采众长中走向自觉

作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学校,华小格外重视教育科研。从“八五”期间的“自主教育”到“九五”时的“闲暇教育”,到“十五”和“十一五”期问的“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再到将于“十二五”实施的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国际素养培养研究,学校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和拓展,教科研品位不断提升。“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华小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具有开阔科研视野的教师队伍。”这一点,让王冀敏最为自豪和欣慰。

如何让乡村学校的每一个孩子,不因身处农村而闭塞、狭隘、短浅和落后?华小教育者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借鉴国外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比如科学课,华小引入了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教材,把适合的内容植入进来,取得一定实效。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射在美丽的校园里。四(2)班的科学课上,陆启威老师宣布:“从今天起,我们将要研究‘蚕的一生,我们要自己动手养可爱的蚕宝宝啦!,,话音一落,教室里炸开了锅,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对于可爱的蚕宝宝,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但是,由于华士镇周边耕地很少,几乎找不到一块桑田,孩子们没有养过蚕。过去,每当教学“蚕”时,陆启威只是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录像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孩子们没有切身参与进来。”通过研究美、法等国相关的教学内容,陆启威获得了很大启示,“没有亲历实践探究,就没有认知世界的根本改变。”他认识到,对于事物的认知,一定要提供实物和现场情境。如今,他经常在网上购买所需实验物品。比如要上研究“蚕”课了,他就通过网络,从苏州、南京等地选购蚕种和桑叶,分期分批邮购的桑叶满足了蚕宝宝一生食桑的需要。另外,在蚕的认知上,过去多是讲解与“蚕”有关的各种知识,忽视了蚕作为昆虫的本质特征。而美、法等国的教材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教材直奔核心概念——蚕的生命周期和生存条件,把这些核心内容说清楚,剩下的就是让学生‘做中学,自己动手,自己研究。”

这一次,陆启威把蚕宝宝带到了课堂上。孩子们都急忙围了上来,都想伸手拿起一只。有的孩子说道:“不要抢,要轻轻地拿。”一个女孩子问:“陆老师,怎么拿才能让它不疼呢?”孩子珍爱生命的意识,溢于言表。一个孩子轻轻地拿起一只蚕宝宝,贴在脸颊上,眼里流露着对小生命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每个人都可以带几只回家,观察蚕宝宝的生长情况。”陆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蚕的

生长条件和养蚕方法。他们每天都会把桑叶切成细丝,小心地放在蚕宝宝“温馨小窝”里,仔细观察“一举一动”。杨宇铭同学在日记中写道:

“一只只嫩嫩的蚕儿静静地躺在由桑叶铺成的‘绿毯上,高兴地吃着桑叶,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抚摸它们,蚕宝宝的身体软绵绵的,犹如一个羊绒毛线球,舒服极了!我喜爱上了蚕宝宝……”

“每天放学回家,我总会跑过去观察蚕宝宝。它们吃起桑叶来,好像在画圈圈,又好像在跳摇头舞,那淘气的样子看了让人难忘……”

“蚕宝宝一天天长大了,变成了‘小伙子……经历四次蜕皮后,蚕进入了生命的倒数期。它们用一根根细蚕丝,把自己包裹在蚕茧中。它们睡了好久,终于破茧而出,变成了蛾。这时的它们,又重获新生与自由……”

每个孩子都像杨宇铭这样,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看蚕宝宝的生长情况。有的家长给陆老师打电话:“孩子每天都要用摄像机拍摄,还要写日记,以前从没见他这么专注地做一件事情。”这让陆启威喜在心头,这既是孩子们对生命的好奇和兴奋,也是一个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更是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生命的意识的萌动。

这样灵动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也让陆启威尝到了甜头,为他的科学课教学注入了活力。以往,“保护大自然”的教学,师生“说的”比“做的”多。

师:同学们想一想,大自然受到污染和破坏,有哪些表现?

生:空气污染严重,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处理得不好,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师: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从我做起,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这样的教学“说教”居多,学生与实践完全割裂,他们只是一个观察者、了解者,而不是参与者、探究者。

国外的教材,课堂上只是告诉学生一些原理,更多的探究和实践,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而国内的教材,一堂课上完,完成知识传授之后,就戛然而止,“更重要的学生探究过程被忽略了。这样的教学是虚幻的。”在研究了美、法教材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教材后,陆启威开始引入、尝试新的教法。比如,在学生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的基础上,他引导学生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关于“空气污染”,法国教材中有一套分析指标,学生在课后可以据此自己作调查研究。放学后,孩子们在家门口放一块干净的湿手帕,一天后,观察手帕上的“灰尘度”。他们用“干湿温度计”,亲手测量自然状态下的空气纯净指数。这么一来,他们对于所在地区的空气污染程度有了直观认识和感受,并产生了改善居室小环境的实际行动。在一次家长会上,陈铭涵的爸爸乐呵呵地说:“以前我养花,儿子不屑一顾。不知为啥,现在他特别热衷于养花,经常给花浇水。还禁止我在家里抽烟。”

上实验课“燃烧与灭火”时,陆启威刚点燃一支蜡烛。有的学生马上说:“陆老师,这里的空气污染太严重了,我估计这样的污染指数能够达到40i(‘i是空气清洁度的一个指标),我们把窗户打开吧。”学生已经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汲取国外教材的精华为我所用,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陆启威乐此不疲,“这样做,尊重了学生自主认知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告诉孩子们一些知识。这对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非常有意义。”

创造真正属于儿童的文化

“儿童有自己的生长方式。”王冀敏这么认为。在她看来,教育是慢的艺术,应该从容一些,教育者应抱持“耐心等待”的心态,让孩子像花儿一样自由生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华小教师汲取国际国内的教育思想精华,改变“强加式”的成人化教育模式,积极创造着一种属于儿童的文化。

2004年,杨印健从南师大教育学系毕业。本来,他有留校工作的机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的导师找他谈话:“印健,既然你喜欢教育,就不要留校从事行政工作。我推荐你去一个地方,在那里你能够找到你喜欢的事业。”正是导师的一番话,让杨印健来到江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一到江阴华士镇,杨印健便被长江之滨这个干净、清幽的江南小镇深深陶醉了。

来到学校,他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王冀敏。“我还记得,在她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我思故我在。”7年后,这些细节,还深深留在杨印健的脑海中。

当时,华士教育实行集团办学,杨印健先在高中部从教4年。2008年,华士教育集团办学体制调整,他来到小学。“从高中到小学,有一个巨大的落差。”杨印健感到很不适应。在高中上课,杨印健一走进教室,学生就会安静下来。而在小学,同样的方法却不奏效。他说“上课了,请安静!”但孩子们各玩各的,根本不理睬。堂堂七尺男儿,竟然“搞不定”这些小不点儿。杨印健有些懊恼,他大声喊道:“坐好啦,吵什么!”孩子们“乖乖地”安静下来,但杨印健看到,孩子们的眼神里分明有一种不服。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情景。”杨印健来到有经验的李老师班上“跟班学习”。在李老师的班上,上课前孩子们同样叽叽喳喳,但李老师没有像他那样歇斯底里,而是微笑着,指着一个坐得端正的孩子说道:“你们看,小明坐得多端正啊,真了不起!”一句话,仿佛灵丹妙药,全班40个孩子竟然都像小明一样坐得端端正正。

来到小学之初的这个尴尬,让杨印健意识到,儿童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如果我想在这里呆下去,就必须研究儿童”。“来到这里,学校发给我的第一本书就是《把整个的心灵献给孩子》。”由此,杨印健开始了他的儿童教育研究。

一个冬天的午后,北风呼啸。然而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等候校车的二年级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在用橡皮做的棋子下棋,有的在玩跳绳,“没有一个孩子闲着,都在很尽兴地玩耍着”。杨印健以为他们是同一班级的孩子,一问才知并非如此,他们彼此并不很熟悉。是各种游戏项目,把孩子们集合在一起,组织在一起。

偶然看到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杨印健。作为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经常批评孩子们没有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但在游戏中,孩子们却能自觉地组织起来,分工合作。这让他很惊讶,“为什么很多东西在课堂上无法呈现,而在儿童游戏过程中却全部呈现出来呢?”

这个问题萦绕在杨印健的脑际,挥之不去。他开始深入研究儿童游戏。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儿童游戏的资料,摞起来有1尺多高。内容涉及到心理学、哲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各个层次;他也了解到,其实研究儿童游戏的人非常多,皮亚杰、弗洛伊

德、陈鹤琴……古今中外的资料,可谓浩如烟海。

杨印健成天捧着这些资料看,却有点理不出头绪。这时,王冀敏的一句话提醒了他,“你把眼光聚集,放到教育中来”。校长的话如同棒喝一般,让杨印健幡然醒悟。他开始“聚焦”,关注孔子,关注苏霍姆林斯基,关注国内班主任工作领域的佼佼者任小艾、魏书生、李镇西……他带着“儿童游戏”课题阅读相关的书籍。2010年暑期,整整一个月时间,他认真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100条建议中,有35处涉及到“游戏”……

阅读,让杨印健对于“儿童游戏是什么”的认识愈发清晰,“儿童游戏,是儿童生命成长的方式,也是文化传递的方式。没有儿童游戏,就谈不上儿童的成长,因为儿童通过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又基于自身的经验而成长”。

一个儿童教育者,应有正确的儿童观,否则你的工作就可能是“反教育”的。在杨印健看来,“儿童是一个游戏者,他是生活在游戏中的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育人生活中,“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给孩子游戏的时间、空间。”作为班主任,杨印健平时鼓励孩子们充满热情地玩游戏,在活动课和主题班会上,他还带着孩子们玩游戏。

学校德育处每学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围绕德育处的主题各自开展活动。上学期的主题是“我是快乐的中国娃”。班会课上,杨印健“明知故问”:“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快乐?…‘想!”孩子们齐声喊道。“想到哪里玩?”“教室外。”于是,杨印健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男女生分开,做“斗鸡游戏”,男生斗,女生斗,男女生互斗,产生出的“鸡王”还要跟杨老师斗……这样的游戏魅力无穷,儿童的活泼天性得到充分展示,个个开心不已,个个都是“快乐的中国娃”。孩子们渐渐感到,这个30出头、血气方刚的杨老师,愈发具有亲和力。

杨印健带着孩子们“研究游戏,解读游戏,创造游戏”。他让孩子们搜集父辈甚至祖父辈的各种玩具,带到班上展示。孩子们评选出最好玩的玩具,在班上推广开来,他们还创造出各种新奇的玩法。“游戏精神的核心就是‘自由和创造,有了这种精神,学生就能保持心灵的自由,正确看待自我和他人,他们的创造潜能也能得到培育和激发。”杨印健说,“要通过游戏精神的渗透,创造一种属于儿童自己的文化。”

华小的老师们都在做这样的努力。副校长鞠斌探索实施一种儿童喜欢的评价方式。她用奖券的方式激励孩子,分为“糖果券”、“巧克力券”、“免做作业券”。学生每周取得点滴进步时,鞠斌就给他发一张“糖果券”。周四时候,孩子们可以向班长反映,“我要兑换实物”。班长统计出有多少同学要兑换实物,告诉鞠老师,周五,老师就会带着糖果到班里发奖。糖果券积满3张可以换1张巧克力券;巧克力券积满3张可以换1张免做作业券……

每月班级评选出的“学习最努力的学生”、“课外阅读最多的学生”、“最孝敬父母的孩子”……都能领到奖券。在这些奖券上,鞠斌写道:你为什么得到糖果券?因为你的进步是香香甜甜的。你为什么得到巧克力券?因为成功的喜悦是那么甜蜜。你为什么会得到免做作业券?因为你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巩固了学习成果……通过如此有趣的“小刺激”,孩子们能体会到:我应该争取什么,我应该获得什么,我应该怎样努力。“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评价和激励方式需要更巧妙一些,让孩子以惊喜的心情看待自己的成功,一步步引领他们向着设定的目标努力。”鞠斌说道。

“我有一个梦想”

华小的教师们都有着自己的小小的梦想。几年前,年轻的张春雷“加盟”华小。他初次见到王冀敏就急切地说:“校长,我来到华小,是想实现一个梦想,除了带领孩子们参加一些机器人比赛,我想普及机器人课,因为这是对学生‘手脑结合的最佳锻炼。”基于对这个干劲十足的年轻人的了解,王冀敏笑道:“华小为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提供平台,我支持你!”三年级7个班,张春雷在其中的5个班开展“实验”,每周一节机器人课。另外两个班作为对照班。

正式开课前,张春雷先做了一个摸底测验,让200名学生以“我心目中的机器人”为题作画。200份“试卷”摆在面前,情况一目了然。80%的孩子画的是“帮妈妈扫地、做饭、洗碗的机器人”。这说明孩子放学回家,很少与外界交流,“他们一回到家,房门一关,所见所闻就是父母在做饭扫地”。只有不到10%孩子的画作,超越了家庭生活内容,有的“遨游太空”,有的“深海作业”,有的“生产清洁能源”,视野很开阔……还有少数孩子的画作,画面非常复杂,张春雷也看不明白,“虽然看不懂内容,但能看出孩子的想象力很好”。

之所以采取画画的方式调查,张春雷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孩子还不足以把他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而画画能做到这一点,我不要求学生画得多像,而是要把头脑中的想法表现出来”。

这个调查,让张春雷认识到,孩子们认知范围小,大多想象力不足。“我的课,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他满有信心地说。

“小汽车”课上,孩子们看着一堆积木和实验器材,跃跃欲试,他们想做出自己心中的“奥迪”、“法拉利”……张春雷却不慌不忙,他让孩子们先画汽车。已经有十多年机器人大赛经验的张春雷深知,与发达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从小缺乏“结构”意识的培养,动手“设计”能力弱。通过画画,孩子们可以“设计”出自己的汽车“结构”。画好了,先在小组内互评,“这幅画好在哪里?”“这幅画的缺点是……”有的孩子拿起橡皮擦和铅笔,认真修改起来。在此基础上,孩子们根据图纸,用积木块搭建自己心目中的汽车。

“孩子们的相互交流特别重要。”张春雷说,在他的课上,秩序比较乱,但是孩子们个个都很兴奋,说话声音响亮,有的甚至满头大汗,连那些平时很文静的小女孩也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即便孩子做错了,答错了,张春雷也不纠正,“因为他还要自己拆掉,否则无法实现自己的设计蓝图”。

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脑和手。”张春雷对此颇有心得。他的课不需要预习,不留作业,但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想起每一堂课的内容。“我的课讲得最少,但孩子们最难忘。”张春雷说,“是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学习。”

张春雷着力培养孩子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意识和能力。他的教学步骤分为四步:第一步,画画;第二步,动手做;第三步,实验验证;第四步,写出实验报告。

“飞机”课,孩子们带着自己用纸折叠的小飞机,来到操场上。“轻一点的和重一点的,哪个飞得远?”“机翼大或小,哪个飞得远?”“机头宽和尖,哪个飞得远?”……

张春雷没有告诉孩子们结论,而是让他们通过实验自己寻找答案。他给小组的任务是:试飞机,做记录,写实验报告。孩子们自己分工,有的掷飞机,有的在实验单上做记录,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之后,每一组还要写出实验报告。“国外的孩子,从小就写实验报告,这比学会如何解题更重要。”张春雷说。

小宇的实验报告写道:“上飞机”课,老师教了可能飞得远的方法。我们小组的结论是,飞机重很有可能飞得远;飞机小有可能飞得远;机头尖很有可能飞得远。我认为,把三个‘可能结合起来,会飞得更远。简短的几句话,把实验结果写得非常清楚。

当然,学生的报告所反映的结论,不尽相同,甚至会互相矛盾。但张春雷并没有公布“正确的结论”。在他看来,孩子懂得这个过程就足够了,“培养合作意识和通过实验寻找规律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当初,张春雷向王校长提出普及机器人课,源于他的一个“心结”。大学时代,他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清朝时,我们的文学甚至数学并不落后,只是技术不如人,才招致挨打。”这句话,深深地烙在张春雷的心头。“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想用自己的一点能力,让孩子从小懂得实验,懂得技术,就这么简单。”从教10年,虽然经历不同的学校,张春雷都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期望和梦想。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已学会多种机器人制作,学校组织了校园机器人比赛,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原来,学校只有少数几个人有机会参加比赛,如今,每个班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队,个个都激情飞扬、满头大汗。有的做得成功了,会情不自禁地攥着拳头,高喊两声……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活泼的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学期后,开机器人课的5个班,表现出来颇有说服力的状态,“孩子们拥有了一种通过做实验印证自己想法的意识,这就是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王冀敏很欣慰。另外,这些孩子敢于动手了。有的孩子回家看到自行车轮胎瘪了,他敢于动手去补胎,他觉得他有能力去做这个事情。家长也高兴地说“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一次,张春雷带着十几个孩子到上海参加机器人比赛。也许是孩子们太投入,也许是人多混乱,晓彤丢了200元钱,这是临出门前妈妈给他的生活费。晓彤一个劲儿地哭。张春雷心里也急,但他表现得冷静,他严厉地说道:“哭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孩子哽咽着说。“你按照我平时教你的处理问题的三个步骤想一想,该怎么办?”

怎么了?丢钱了。

为什么?自己不小心。

怎么办?我自己想办法。

“我再给你3个小朋友,你们商量好办法之后告诉我。”张春雷对晓彤说道。

接下来,几个孩子开动脑筋。他们想到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组委会的大喇叭喊话”。几个孩子跑到大赛组织者那里,在广播里先表扬人家拾金不昧的精神……现场一喊话,果然有人交上来200元。几个孩子甭提有多开心!

“比赛成绩已经不重要,孩子们能自己处理好这件事,是最大的收获。”在张春雷看来,这种独立思考、统筹安排的能力,这种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正是他们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财富。

梦想虽小,可只要走在正道上,追求得久了,便成就了华小教育的大格局。

“在生命的长河中,他与我们擦肩而过,但他的智慧与精神却历久弥坚。人们站在先哲的肩上,益发看到眼前的广阔与灿烂。因此,群贤毕至……”2004年11月12日,在出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讨会”之际,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卡娅来到华小参观。她驻足在华小“中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的一块文化墙前,静静聆听着翻译逐字逐句的讲述,卡娅的眼睛湿润了,“想不到,父亲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受到如此重视,更想不到一所乡村小学竟有如此的胸怀和视野!”

在那个凉风习习的傍晚,在吴辰老校长和王冀敏的陪同下,卡娅一行人漫步在华小校园里。在华小校园的孔子雕像前、陶行知雕像前,卡娅都驻足合影。当她来到苏霍姆林斯基雕像前时,她久久地凝视父亲,眼睛再次湿润了。她从随行人员手里接过鲜花,庄重而虔诚地向父亲鞠躬致敬。她感慨地说:“非常感谢华士实验小学,让先父成为前来学习参观者的榜样与楷模,非常感谢学校领导,是你们发扬并践行着先父的教育思想。你们是真正的教育人!”卡娅对于华小开设的70多门校本活动课程,尤为赞许,“孩子们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如此广阔,他们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是幸福的!我为你们高远的办学目标、优质的办学条件而钦佩。祝福华士实验小学明天更美好!”

是啊,“我们也许做不到最好,但我们想知道最好的风景在哪里!”王冀敏校长的这句话,朴实而富有内涵。正是这样的执著追求,让这所百年乡村小学拥有了宽广包容的胸怀和站位高远的视野。

百年华小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卡娅的祝福也一定会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任小艾)

猜你喜欢

春雷孩子学生
惜物
花事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惊蛰吃什么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