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

2011-06-22宋友民

活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民生

宋友民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近几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增添了新闻报道的活力,特别是电视新闻的活力。但由于它来得快发展得也快,伴随着产生的许多理论问题与技术操作问题也急需研究解决。

一、把握民生新闻概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从题材对象上,它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相互并列,而和社会新闻的关系却有着些许不同,需要进一步厘定。

民生新闻的兴起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民生新闻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广大的政治文化背景;民生新闻同时也是在媒体市场发展的推动下,地方媒体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选择;同时民生新闻的出现也与近几年我国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民生新闻一面世就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满足了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发挥了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作用,也满足了老百姓的知情欲和表现欲。媒体的主角过去一直是领导干部和知名人物,现在百姓的事也可上媒体了,自然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新鲜感、知晓欲以及表现欲。如一些群众因贫困治不了重病、孩子上不了学,媒体将贫困者的情况报道出来,呼吁社会予以帮助,这种报道多数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某些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严重失职,这时候媒体出面报道一下,往往能够促成问题的解决,甚至迅速解决。

由此看来,民生新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它充当了督促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监督员,充当了向党和政府反馈民情民意的情报员,充当了化解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矛盾的调解员,也充当了永葆地方媒体生命活力的教导员。

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功能上的实用性、选材上的以小见大、表现上的故事性、传播上的互动性以及对象上的广泛性等等。

二、报道民生新闻应坚持三个原则

坚持正面报道原则。在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中,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不能“来者不拒,一律照登”,而是加以甄别,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主观、片面。在涉及与政府部门有关的事件时,既要反映百姓呼声,维护群众利益,又要支持政府部门工作。要从既利于事件向良好方向发展,又能保障当事群众利益的角度,多做说明解释工作,报道当地党委政府解决事件的情况和结果,使事件很快得到平息,防止百姓产生与政府的对立情绪,激化矛盾或诱发新的矛盾。

坚持大民生原则。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固然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但民生新闻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必须实现由“小民生”理念向“大民生”理念的转变,扩展题材范围,使报道对象呈现多层次性,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既要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停水停电、看病上学等,也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的政策举措等等,通过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就更能体现 “三贴近”原则,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坚持百姓是节目主角的原则。要坚持把百姓关心的话题和为百姓提供帮助作为节目内容的主体。每一篇民生新闻的报道,都要注入一个百姓主角,以他的故事来说新闻。这样做不仅拉近了新闻和观众的距离,也让节目越来越好看。如鹤岗电视台的《百姓百事》就加大了民生服务类节目的报道力度,增设了民生监督、民生服务、百姓故事三大版块,增加了“百姓气象”和“百姓服务站”等子栏目,增添了新闻的亲民性、鲜活性,尽量让百姓做节目里的主角。

三、办好民生新闻需要不断探索

民生新闻的迅速发展,也暴露了一些同质性、浅层次、琐碎性等问题,需要做一些不间断的探索完善。

要加强选题策划,注重经营新闻。民生新闻报道很容易出现题材不断重复的现象。昨天的杀人案、车祸,今天换了个时间、地点、人物,在屏幕上再次发生,观众很容易“审美疲劳”。长期下去,品牌栏目必然走向下坡路。所以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应该力求在节目中多为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向纵深拓展,开辟引导观众理性思考的空间。在遇到选题和其他媒体交叉的時候,我们也要相应做出调整。选材要注意典型性。《百姓百事》两年来正是这样,帮助百姓解决了一些难事儿,也推进了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的工作,体现了关注民生、倡导和谐、为百姓帮忙的宗旨。2010年,《百姓百事》获得了全省十佳电视栏目荣誉称号,使鹤岗电视台在探索民生新闻报道中迈出了一大步。

要把民生新闻采访重点放在新闻现场。电视新闻的核心是新闻现场,做民生新闻就更要努力突破由主持人或者记者单方面占领荧屏的常规新闻报道方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方法主要在节目当中多出现老百姓的声音,多采访群众。这就要加强新闻现场的采访。因此,把话语权适当转移,加强受众的参与,就成为民生新闻贴近观众、吸引大众的一种手段。要配合中心工作,处理好帮忙与监督的关系。民生新闻既要为群众帮忙,也需替政府分忧,这是节目的宗旨。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在开办之初,压力非常大,一些监督类报道,常常因为关系单位说情而胎死腹中。面对这样的尴尬,我们要明确报道的目的。每次接触这类报道都要和采访单位的被采访者说明,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也教育记者采访态度要和善,不要咄咄逼人,要耐心疏通双方的矛盾点,要给不同观点的双方或多方以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编辑/惠霞)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