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1-06-21曹继高

海南医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中重度糖化脑血管

曹继高

(榆林市中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估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近4 200万,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亿[1]。而糖尿病常常并发有大血管病变,其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多为脑血管狭窄,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2]。本文旨在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情况,从而探讨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入选标准:首次发病,均于发病72 h内入院,按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经头颅CT证实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及家属签订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知情同意书;无严重并发症;无精神疾病[3]。其中男性80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92岁,平均55.7岁。全部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晕、恶心或呕吐、肢体麻木等症状,其中意识模糊40例,偏瘫30例,单瘫10例,感觉模糊60例,病理反射阳性30例,失语10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70例(观察组),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50例(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造影观察 应用日本东芝2010A数字减影设备,1%利多卡因局麻下,于股动脉穿刺、插管,通过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分导至双侧颈动脉和椎动脉,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每次注射颈动脉流率4 ml/s,流量8 ml;椎动脉流率2 ml/s,流量5 ml,进行高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造影结束后进行动态及静态造影图像分析。

1.3 判断标准 血管狭窄程度按北美症状性颈内动脉内膜切除协作研究组(NASCET)标准进行判断,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5%,重度狭窄:75%~99%,闭塞:100%[4]。

1.4 观察指标 所有受检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取血前禁食12 h以上,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等。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5统计软件包分析本文数据,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同时进行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对比 经过检验分析,观察组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狭窄程度 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组血管中重度狭窄率为50.0%,对照组血管中重度狭窄率为3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指标甘油三脂(mmol/L)总胆固醇(mmol/L)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观察组(n=70)2.75±1.11 6.23±0.75 9.06±1.82 9.36±1.22 2.95±0.32对照组(n=50)2.12±0.32 5.56±0.21 4.92±0.36 5.56±0.25 1.86±0.24 P<0.05<0.05<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比较(例)

2.3 多因素分析 我们以血管中重度狭窄为因变量,以本文检验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生血管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生血管中重度狭窄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我们知道,脑外血管狭窄是欧美卒中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脑内血管狭窄则是亚洲患者卒中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病变部位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完全相同[5]。同时我国近些年来我国报道的脑血管狭窄病例基本来源于彩色超声、CT及MRI的检测,虽有金标准DSA的资料,但在国内大宗病例报道较少[6]。近期有研究对10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6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狭窄,而脑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外动脉[7]。

在脑血管狭窄中,糖尿病性脑梗死所表现的脑血管狭窄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斑块到闭塞,其可能的机制为:(1)糖尿病患者的糖脂质代谢失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2)血小板活化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可导致血小板活动的内环境紊乱,活化功能增强。同时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可通过影响内皮细胞切变应力,增加血液粘滞度,加强血小板、白细胞粘附,造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8]。在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生血管狭窄的因素上,Ennis等[9]对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护因素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组的血管中重度狭窄率为50.0%,对照组的血管中重度狭窄率为3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所选择的研究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生血管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基本都符合上述报道。

总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病变范围广泛,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生血管中重度狭窄患者发生的危险因素。

[1]林驻新,周 茵,李国毅,等.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塞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5(1):79.

[2]李江涛,秦志红.血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5(18):3479-3480.

[3]刘国荣,李月春,张京芬.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36(5):363-365.

[4]李瑶宣,唐德萍,宁加玲,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J].中国急救医学,2010,25(8):561-562.

[5]刘 红,夏 宁,邓宏明,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1(4):292-294.

[6]桑举阳,宁为民.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临床特点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4,2(4):20-21.

[7]张秀彬,李俐乐.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4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7):424.

[8]齐令吾.老年糖尿病再发脑梗塞38例分析[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10(2):47.

[9]Ennis SR,Keep RF.Effect of sustained mild and transient severe hyperglycemia on ischemia indueed blood brain barrier opening[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9,27(9):1573-1582.

猜你喜欢

中重度糖化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