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猪瘟、口蹄疫血清抗体与乳中母源抗体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免疫程序制定

2011-06-19黄卫平庞继光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空怀母源口蹄疫

黄卫平,庞继光

(四川省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四川 西昌 61504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及选用的疫苗

1.1.1 疫苗 猪瘟脾淋苗(中牧成都药械厂生产,批号0905079-2),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中农威特公司生产,批号 0803079J)。

1.1.2 母猪分组及其免疫程序 将凉山州祖代种猪场2010年1~6月间配种的96头后备母猪平均分成12组,执行如下免疫程序(表1)。

表1 母猪猪瘟、口蹄疫免疫程序

1.2 样品采集

1.2.1 母猪血清采集 试验母猪分娩当日从乳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

1.2.2 母猪乳样采集 用缩宫素注射法采集分娩当日的奶样。乳清中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所有样品在-20℃保存。

1.3 分析方法

1.3.1 血清与乳中猪瘟、口蹄疫抗体的检验方法 采用ELISA法,按照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试剂盒操作说明完成。用酶标仪读取OD值,猪瘟OD值≥0.35为阳性,<0.35为阴性;猪口蹄疫OD值≥0.4为阳性,<0.4为阴性。

1.3.2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性检验采用t检验法。

2 结果与分析

在12组试验母猪中,有6头母猪没有配怀,不参与试验,有3头母猪产弱仔和死胎。其余87头母猪在分娩当天的血清与乳中均检测到猪瘟、口蹄疫抗体。

2.1 免疫时间对母源抗体的影响 将空怀期进行猪瘟免疫的所有试验组母猪分娩当天的抗体水平与妊娠期免疫组作比较(表2),发现妊娠期和空怀期免疫的母猪猪瘟抗体保护率都为100%,达到了国家标准,但妊娠期免疫的所有试验组母猪的抗体离散度明显大于空怀期免疫组,而且在妊娠期进行免疫的母猪中有3窝发生异娩,产死胎和产弱仔现象。

表2 不同免疫时间母猪猪瘟抗体的比较

将空怀期进行口蹄疫免疫的所有试验组母猪分娩当天的抗体水平与妊娠期免疫组作比较(表3),发现妊娠期和空怀期免疫的母猪猪瘟抗体保护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两者之间抗体离散度差异不显著。在妊娠期进行口蹄疫免疫的母猪没有发生异娩现象,但空怀期免疫组有3头母猪异娩,判断为猪瘟免疫干扰引起的。说明在妊娠期免疫口蹄疫不会干扰母猪的正常妊娠。

表3 不同免疫时间母猪口蹄疫抗体的比较

2.2 免疫次数对母源抗体的影响 将只进行1次猪瘟、口蹄疫免疫的所有试验组母猪分娩当天的抗体水平与进行2次免疫的所有试验组进行比较(表4),发现进行1次或2次免疫的母猪猪瘟抗体保护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以上,但两种免疫方式间的抗体离散度经t检验差异显著。其中猪瘟的抗体整齐度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口蹄疫的抗体整齐度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表4 不同免疫次数母猪猪瘟、口蹄疫抗体的比较

2.3 免疫剂量对母源抗体的影响 将只进行标准头份猪瘟(2头份)、口蹄疫疫苗(2mL)免疫的所有试验组母猪分娩当天的抗体水平与采用1.5倍、2倍剂量疫苗免疫的所有试验组进行比较(表4),发现标准剂量免疫和加倍免疫的母猪,其猪瘟、口蹄疫抗体保护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但加倍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间的抗体离散度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其中,口蹄疫的离散度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倍剂量免疫的整齐度最好;而猪瘟抗体整齐度以标准剂量免疫组的最好。

表5 不同免疫剂量母猪猪瘟、口蹄疫抗体的比较

2.4 母猪血清抗体与乳中抗体的相关分析

2.4.1 相关系数的计算 分娩当天所采集的87头母猪的血清与乳清中都检测到了猪瘟、口蹄疫抗体,使用相关

表6 血清与乳中猪瘟、口蹄疫抗体相关系数计算表

2.4.2 母源抗体的特异性转运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选取口蹄疫试验组母猪中血清抗体水平最高和最低的母猪各5头(1~10号),将其乳清与血清中猪瘟抗体含量的比值列表如下(见表7),发现1~5号血清抗体较低的母猪,其乳清抗体与血清抗体的比值明显高于6~10号母猪,说明乳腺组织对口蹄疫抗体有特异性转运。注意避开围产期。

本试验采用1倍、1.5倍、2倍剂量口蹄疫疫苗免疫母猪,除1倍剂量组外抗体水平都能达到保护标准。各组间的抗体水平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离散度差异较显著,其中2倍剂量(标准剂量)免疫的母猪抗体离散度最整齐。经对免疫过程调查分析后认为,口蹄疫疫苗接种量高于说明书剂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油乳剂类的疫苗在注射过程中药瓶抽取不全,器械有部分吸附造成的。本试验中采用1次、2次口蹄疫疫苗免疫的母猪,1次免疫的母猪抗体水平只有95.7%,抗体水平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各组间离散度差异显著,但2次免疫组的抗体离散度也仅有17.91。从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角度和成本核算考虑,采用1.5倍剂量对母猪进行2次口蹄疫疫苗免疫比较科学、经济。

3.3 母猪血清抗体与母源抗体呈强相关,并且乳腺对猪瘟、口蹄疫抗体存在特异性转运 猪乳的生成过程是在乳腺泡和细小导管的分泌上皮细胞中进行的,包括复杂的选择性吸收、转运和新物质的合成过程,当乳腺生成乳时,需要大量的血液流经乳腺才能供应足够的原料,而乳房中每通过400~500 L的血液,在乳腺中才能形成1L乳汁。因此初乳中高含量的免疫球蛋白(抗体)绝大部分来自母猪血液,且构成比例与母猪血清极为相似。本试验母猪在分娩当天的乳中和血清中都检测到了高含量的猪瘟、口蹄疫抗体,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3和0.6709,而且血清抗体水平较低的母猪,其乳抗与血抗的比值大于血清抗体水平较高的猪。说明猪乳腺组织对猪瘟、口蹄疫抗体可能有特异性转运,这与李明义等的研究报道一致。

由于母源抗体对新生仔猪的特殊意义,因此合理进行母猪免疫是猪场的必须工作,根据试验结果,笔者制定了凉山州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免疫程序,如表8所示。

表7 母源抗体的特异性转运

3 结论

3.1 母猪猪瘟免疫应在空怀期进行,使用2头份剂量免疫1次 本试验中,母猪不管是在妊娠期还是空怀期进行猪瘟疫苗免疫,分娩时抗体水平都可以达到保护标准,但妊娠期免疫的母猪分娩率大大低于空怀期。说明猪瘟病毒有可能透过胎盘感染仔猪,从而造成母猪流产和异娩,这与谢文强试验研究的结果一致,因此对母猪猪瘟的免疫应安排在空怀期进行。

本试验分别采用1倍、1.5倍、2倍剂量猪瘟疫苗免疫母猪,其抗体水平都能达到保护标准,各组间的抗体水平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离散度差异显著,其中1倍剂量(标准剂量)免疫的母猪抗体离散度最整齐。采用1次和2次猪瘟疫苗免疫的母猪,其抗体水平都能达到保护标准,各组间的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离散度略有差异。从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角度和成本核算考虑,采用1倍剂量对母猪进行1次猪瘟疫苗免疫比较科学、经济。

3.2 母猪口蹄疫免疫不受孕期限制,按生产需求,使用3mL剂量免疫2次 本试验中,口蹄疫免疫的母猪分组与猪瘟免疫相反,在妊娠期免疫的母猪没有发生流产与异娩现象,说明口蹄疫免疫不受母猪妊娠的影响,灭活疫苗透过胎盘感染仔猪的可能性极小。徐泉兴等认为,猪口蹄疫抗体在猪体内的消退时间只有4个月,因此在妊娠期进行猪口蹄疫的免疫很有必要,考虑到围产期母猪对外界的应激反应较大,免疫时要

表8 凉山规模化猪场母猪猪瘟、口蹄疫的免疫程序

[1]谢文强.猪瘟胎盘感染仔猪的预防[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3).

[2]徐泉兴.猪“O”型口蹄疫基因工程苗免疫猪的免疫效力、安全性及抗体消长 [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22:9.

[3]李明义,白志娟,王莉娟,等.猪瘟灭活苗抗体消长规律动态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5,27(5):385-388.

猜你喜欢

空怀母源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空怀母猪饲料配制注意事项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配怀管理要点(三)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口蹄疫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