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状况调查研究*

2011-06-06陈勇杰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素质心理

陈 功 , 陈勇杰

(1.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体中心, 浙江 湖州 313000;2.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北京 海淀区 10000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着力于学生的创业教育,先后荣获了“全国就业先进集体”、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等荣誉,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成立了湖州市创业孵化基地、浦发银行创业基地,并率先开展了SYB创业培训教育。但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在2 %-3 %[1],而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是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2]。作者通过CNKI检索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只检索到18篇相关文献,且大都集中在本科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探讨上,而缺乏对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模式的探讨。

1 调查方式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学校,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96.5 %;其中男生101人,女生92人。

1.2 调查工具

自制《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状况调查问卷》,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专家教授对自编问卷效度的检验,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9,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Excel和SPSS11.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2 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现状与分析

早在1970年,Hornaday和Bunker就开始讨论创业成功者的心理素质[3]。McClelland从成就动机理论出发,对创业成功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Lachman[4]认为,那些拥有创业心理素质的人比不具备创业心理素质的人具有更高的实施创业行为的倾向。国外心理学的相关文献表明,创业成功者一般具备自主创业的自信心、风险意识、自我控制力、个人的成就需要、主动性及创新意识等六个方面的特征。贾少华[5]通过调研发现高职生创业应具备七种心理素质:1、不断坚持,顽强不屈;2、脚踏实地,甘于平凡;3、勤于学习,自省内修;4、自信无畏,乐观豁达;5、开拓,细心大胆;6、善于沟通,为人热情;7、认真做人,诚信经营。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状况,编制了《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创业动机、创业情感、创业意志等五个方面的心理特征,涉及的专业有文秘、旅游、建技、室艺、物流、国贸、应电等六个专业(表1)。

表1 有效被试分布情况

2.1 创业需要

创业需要是创业心理素质的核心,学生对创业的需要往往首先从对就业的认识、态度开始。创业需要主要从择业方式首选与创业意向两方面来调查。首先,在择业方式首选上,调查显示(表2):高职生就业依赖心理较重,有50.7 %的学生首选学校推荐就业或家庭亲友帮助,只有8.9 %的学生首选自主创业。从性别角度分析,女生比男生依赖心理更强,有33.1 %的女生首选就业方式为学校推荐与家庭亲友帮助,男生则为17.6 %;选择自主创业的女生人数为0.5 %,而男生则达到8.4 %。从年级角度分析,大二学生比大一首选的择业方式更独立和自主。大一学生有28.5 %选择学校推荐就业与家庭亲友帮助而大二学生则下降到22.2 %;自主创业数则从1.5 %上升到了7.4 %。通过个别访谈,同学表示经过大一一年学校的创业教育,激发了自己的创业需要,改变了以往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心理,更愿意在年轻的时候去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其次,在创业意向上,调查显示(表3)通过创业教育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对就业竞争有一定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创业需要,但条件不够成熟。通过访谈,学生反应最多的问题就是空有一身抱负而不知道如何创业。从样本上分析,没有考虑过毕业后创业的人数只占总样本的6.7 %。从年级角度分析,大二学生的创业意向高于大一学生,显示出创业意向经过创业教育是可以培养的。

表2 择业方式首选分布统计表

表3 创业意向分布统计表

2.2 创业兴趣

创业兴趣是指人们对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情绪和态度的认识指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创业兴趣及专业与创业适合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参与创业实践的动力。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兴趣及创业合适程度的评级有极高的一致性,这一点从表4可以看出。

表4 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及专业与创业适合程度分布

2.3 创业动机

创业需要产生创业动机,而动机又成为学生创业的内驱力,同时,也是衡量学生价值标准的一个尺度。调查显示,高职生求学的目的相对狭窄,主要集中在表5所示的四个方面,且创业动机不是特别明显,只有29 %的学生是为“掌握创业本领”。从性别角度分析,男生的创业动机远高于女生,分别是20.2 %和8.8 %。从年级角度分析,大二学生的创业动机高于大一学生,分别是17.6 %和11.4 %。部分大二被调查学生表示,经过大一的创业教育和对社会竞争压力的了解后,认为创业更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从表6可以看出:高职生在价值观中呈现出强烈的趋利性、自我取向以及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中择业首选因素选择个人兴趣和工资待遇的分别为33.2 %和47.2 %,而对于涉及到人际关系以及发展潜力的工作环境和未来发展只分别占到了10.3 %和9.3 %。从年级角度分析,大二学生更看重工资待遇,而大一学生更看重个人兴趣。

表5 求学目的分布统计表

2.4 创业情感与创业意志

创业情感与创业意志作为使人自觉确立目标并支配、调节整合自己行为,克服困难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是创业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调查中发现,学生更为强调知识、能力、社会关系等因素的欠缺,这种趋势随着学生年级呈上升趋势,说明高职生不但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年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优势,反而认为这是自身的不足,表现出明显的不自信,甚至自卑,这一信息从表7的学生自我评价中可以看得出来。因此,创业教育应培养高职生树立不断坚持,顽强不屈,脚踏实地,甘于平凡,勤于学习,自省内修,自信无畏,乐观豁达,勇于开拓,细心大胆,善于沟通,热情奉献,专心做人,诚信经营的创业情感和创业意志。

表6 择业首选因素分布统计表

表7 困扰创业的首要因素统计表

3 建立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模式,除了参考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发展的需求外,最重要的是必须考虑到高职生特殊的心理发展需求。高职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应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笔者结合高职生学业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渗透教育----创业训练----测验与咨询”这一系统的三大教育模块。

3.1 渗透教育

针对中国高职以三年学制为主的实际,应当确立“创业教育”体系观,将创业教育看作是一种新的“教育体系”,而并非只是一门课。学校的每一个指针都指向“创业教育”,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都以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最终目标。创业教育应该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学校的各项工作,并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框架。在实践探索层面,应以从“创业案例学习”到“理论创业知识积累”再到“创业实践”是高职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最佳模式。

建立“创业型”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创业理论教育,使教师首先建立起创业的观念,发挥好教师在创业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充实、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纳入高职教师培训计划,形成一个自身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创业型”教师群体。

3.2 创业训练

心理训练是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参与者自己练习、实践、锻炼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6]。因此,学校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创业训练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人体的多种感觉通道联合工作,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为学生提供创业课题和创业环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去迎接创业的挑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而持久的创业心理素质。

3.3 测验与咨询

心理健康与人才评估测验能通过测验结果来指导学生了解自己和塑造创业个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个性的发展起着调节平衡作用,培养创业个性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多种形式给予适当的个性化指导,使创业个性作为实践主题的调节系统,启动、支配和协调实践主体的创业能力,并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和自行地参与创业竞争。

心理咨询能够对学生心理发展问题与创业不良心理与行为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如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法,辅之以各种心理疗法,运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以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处理内心的不良情绪,学会自我管理,调节创业情感,保持创业意志,帮助学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过程中及时排解心理压力,调整学生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养成理性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创业心理与行为的良性发展,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业个性。

参考文献:

[1] 蔡铁锋,陈胜男.宁波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3% [EB/OL].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gn/201011/t20101102_2326764.html.2010-11-02.

[2] 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求索,2004,(1):178-180.

[3] Hornaday J A,Bunker C S. The nature of the entrepreneur[J].Personnel Psychology,1970,23,(1):47-54.

[4] McClelland,D.C.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987,21,(3):219-233.

[5] 贾少华,黄淑颖.创业人才心理品质探析-以高职毕业生创业者为例[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7-10.

[6] 唐烈琼.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内容和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2,(8):76-77.

猜你喜欢

高职生心理素质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