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1-06-05黄子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年限良性内膜

黄子娇

湖北省大冶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湖北大冶 431500

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usal bleeding,PMB)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临床症状,也常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发症状[1],早期诊断对于防治癌变有重要意义。现对2008年3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的PM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共342例。患者就诊年龄41~80岁,平均(57.6±8.9)岁;绝经年龄33~67岁,平均(48.2±4.6)岁;绝经距初次阴道出血时间3.5~24.5年,平均(8.7±2.4)年。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71例,所有标本均作病理学检查。

1.2 统计学处理

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病变类型患者间平均年龄或平均绝经年限的比较用方差分析,若有差异再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2 结果

2.1 PMB患者的病理分类情况

34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中约一半为良性病变(173例);非器质性病变113例,占33.0%;恶性病变56例,占16.4%,其中主要为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55.8%和42.3%。见表1。

表1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分类情况

2.2 PMB患者的年龄及绝经年限与不同病变类型的关系

发生功能性病变、良性病变、恶性肿瘤的平均年龄分别(54.2±6.3)岁、(55.7±6.5)岁和(61.4±7.1)岁,3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3组间的平均绝经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肿瘤组分别比良性病变组和功能性病变组高。进一步用q检验两两比较,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的年龄及绝经年限与不同类型病变的关系(±s)

表2 患者的年龄及绝经年限与不同类型病变的关系(±s)

组别 n 年龄(岁) 绝经年限(年)非器质性病变 113 54.2±6.3 5.1±1.5良性病变 173 55.7±6.5 7.1±1.9恶性肿瘤 56 61.4±7.1 12.8±2.3 F-0.247 6 3.372 5 P-0.780 8 0.035 5

3 讨论

以往发现绝经后阴道出血主要考虑恶性肿瘤,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宫腔镜、阴道镜新技术的广泛开展,由恶性肿瘤引起的PMB逐年减少[2-5]。宋福兰[6]报道的351例PMB中病理检查结果中49.3%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而恶性肿瘤只占12.3%,本研究同样发现恶性肿瘤引起的PMB占少数(16.4%),这与国家对妇女疾病普查工作的重视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有关。

检查出血原因主要为了排除恶性肿瘤。表2显示了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因此对绝经年限较长者出现PMB应提高警惕,可行宫颈阴道细胞学和B超检查,及早诊治。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7],本研究也发现引起PMB的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占的比例最大(55.8%),而良性病变中子宫内膜若出现不典型增生增及生过长也有发展为宫体癌的可能,应视为一种潜在的癌前状态,积极治疗。

[1] 张静涛,王菊荣.绝经后阴道出血36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10):1563.

[2] 成清奇,王虹,踞丽霞.460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72-1973.

[3] 张兴美.12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87.

[4] 高丽颖.绝经后阴道出血275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119-120.

[5] 毛锦芳.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和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86-87.

[6] 宋福兰.绝经后阴道出血351例临床病理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6):2113-2114.

[7] 吴鸣,沈铿,郎景和.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7):487.

猜你喜欢

年限良性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