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管理创新要克服“四心”

2011-06-05杨雪冬

决策 2011年6期
关键词:传花四心格局

这种争夺资源的行为不仅影响到社会管理整体格局的形成,也造成了新的资源浪费。

最近一段时间,参加了几次和社会管理改革有关的活动。比如一些地方在制订“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时,需要在新的精神和提法中找到定位,一些部门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来重新明确自己的工作乃至职能,一些教学科研单位也在相应调整着研究的方向,甚至成立专门的机构来从事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这些举动说明,我们这样的集中体制具有很强的集体行动能力,一项正确的中央决策能够较快地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中得到回应,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在感到高兴的同时,这些举动潜藏的一些不良倾向也使人产生一丝忧虑。

这些不良倾向可以归纳为“四心”,实际上就是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对待社会管理改革和创新的四种态度。态度反映了认识的水平,也会制约甚至决定行动的方向。

第一种态度是,用“畏惧之心”来搞社会管理。畏惧就是害怕。尽管社会管理本来是公共权力部门应尽的责任,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围绕经济中心开展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来说,似乎是个新任务。他们通常有三怕:一怕社会管理要花钱用人,影响到经济增长的“主旋律”;二怕社会管理要解决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工作见效慢,影响到个别领导人的政绩;三怕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不听自己的话。

第二种态度是,用“施舍之心”来搞社会建设。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对象,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他们提供必需的支持帮助,乃至投入倾斜,是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本来,这些举措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获得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是这些群体应得的权利。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依然抱着发救济的态度,行为随意,甚至故意克扣,既没有认真对待这些群体应该拥有的社会权利,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

第三种态度是,用“击鼓传花之心”来应对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凸显,既是社会管理改革的动力,也是每个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难题。毫无疑问,许多问题是累积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许多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不能单打独斗地解决。但正是在这些问题上,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或者采取“新官不理旧事”,或者相互推诿,“打排球”。本来可以未雨绸缪解决的细微问题,就在“击鼓传花”中被慢慢放大了,最后变成了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定时炸弹。

第四种态度是,用“分一杯羹之心”来争夺管理资源。任何一次重大战略的调整,都会带来管理资源的重新配置。对于众多相关部门来说,这也是调整职能,获得新资源的机会。因此,许多部门都在思考着自己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定位,并积极做着调整。但是,也有个别部门或机构,把主要心思用在了如何扩张自己的管理范围,如何争取得到新的管制权和资源。这种争夺资源的行为不仅影响到社会管理整体格局的形成,也造成了新的资源浪费。

要遏制这些态度的蔓延,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社会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要将社会管理放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摆到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精心构建社会管理的新格局,在这个格局中,给予相关部门以更为清晰的职能定位;第三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用科学合理的指标来评价社会管理工作,引导社会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传花四心格局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浅谈幼儿教师家长工作之“四心”策略
竹亿轩继续“击鼓传花”
玩“传花”
八五二农场蜜蜂采集白瓜蜜传花授粉又增收
有趣的击鼓传花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做“四心”教师,实践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