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沙牛化石片对泌尿系结石尿液中成石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1-06-04张继峰卢广明周上军周学鲁

河北中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葡胺金沙枸橼酸

莫 琰 张继峰 卢广明 周上军 周学鲁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市中医院外科,广东 东莞 523003)

金沙牛化石片对泌尿系结石尿液中成石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莫 琰 张继峰 卢广明 周上军 周学鲁△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市中医院外科,广东 东莞 523003)

目的 通过对金沙牛化石片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中各种成石因素的测定和统计学分析,探索其作用机制,以便能更好应用及改进本药。方法 对33例泌尿结石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 d、第5 d、第10 d尿液的pH值、草酸、枸橼酸、葡胺聚糖、尿酸、尿钙、尿钠的定量测定,以及24 h尿量、尿白细胞及红细胞测定。结果 治疗后第1 d与治疗前尿量、尿钠、尿pH、枸橼酸、葡胺聚糖、草酸、尿钙、尿酸无差异。治疗后第1 d尿中红细胞、白细胞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5 d尿红细胞、白细胞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5 d尿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第5 d与治疗前尿钙、尿钠、尿pH、尿酸、枸橼酸、葡胺聚糖、草酸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10 d尿细胞、白细胞、尿酸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10 d尿量、枸橼酸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第10 d尿钠、尿钙、尿pH、草酸、葡胺聚糖无差异(P>0.05)。结论 金沙牛化石片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液中的尿钙、尿钠、尿酸、葡胺聚糖及尿pH影响不大。其防治泌尿系结石主要是通过增加尿量、增加尿液中枸橼酸,并减少尿酸及减轻尿路感染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的。

尿路结石;中药疗法

泌尿系结石占泌尿外科住院人数48.2%[1],20~50岁是高发年龄段[2],其发病机制是影响尿液成石的促进因素增加或抑制因素减少,使晶体成分增加,因而形成结石。2009-01—2010-05,我们采用院内制剂金沙牛化石片治疗泌尿系结石33例,观察对尿液中成石的因素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33例均为我院外科住院患者,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4.3岁;平均发病时间14.2个月,输尿管结石12例,肾结石21例;初诊25例,经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疗效不佳8例;伴轻度肾积水16例,伴轻度前列腺增生3例。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排尿中断。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泌尿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可明确结石部位。

1.2.2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愿意接受中药治疗;结石直径 <0.6 cm。

1.2.3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结石直径>0.6 cm;体质虚弱;不愿服用中成药;前列腺中度以上增生;伴有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有痛风。

1.3 治疗方法 予金沙牛化石片(药物组成:金沙牛20 g,鸡内金 15 g,穿山甲 10 g,川牛膝 10 g,冬葵子 10 g,石韦10 g,桃仁10 g,金钱草15 g,海金沙15 g,滑石10 g,三七10 g,皂角刺10 g。制法:金沙牛、穿山甲、三七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9味加水回流提取4 h并浓缩成膏,与前3味粉末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适量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包糖衣即得。规格0.25 g/片,制剂号:粤Z200704711)9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10 d为1个疗程。同时嘱患者保持每日饮水量≥2 000 mL,戒咖啡、茶和酒,适量控制食物中的钙、盐、蛋白质。

1.4 观察指标 收集治疗前1 d、治疗后第1、5、10 d的24 h尿液标本。每次新鲜晨尿中取100 mL测定pH值、尿白细胞、红细胞,24 h尿液标本准确测定尿量,充分混匀后留取适量尿液测定尿钙、尿酸、尿钠,留取100 mL尿液,用经去离子蒸馏水清洗过的聚氯乙烯塑料瓶盛装,按1∶100的比例加入浓盐酸,置于冰箱内-20℃保存,草酸、枸橼酸、葡胺聚糖的测定均采用比色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3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中成石因素比较见表1。

表133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中成石因素比较±s

表133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中成石因素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 <0.05

10 d尿量(L) 1.60 ±0.61 1.18 ±0.52 1.86 ±0.33△ 2.00 ±0.22治疗前 治疗后第1 d 第5 d 第△pH 5.87 ±0.64 5.91 ±0.55 5.70 ±0.47 5.59 ±0.49△尿钙(mmol/L) 2.92 ±1.83 2.86 ±1.66 2.84 ±1.62 2.85 ±1.61尿钠(mmol/L) 87.47 ±35.85 87.70 ±32.13 88.39 ±27.14 88.30 ±23.65枸橼酸(mmol/L) 1.07 ±0.58 1.09 ±0.54 1.09 ±0.52 1.17 ±0.51△葡胺聚糖(mg) 27.27 ±5.45 27.53 ±5.22 27.38 ±5.24 27.43 ±5.31尿酸(μmol/L) 1 602.42 ±693.13 1 575.76 ±555.16 1 537.52 ±560.08 1 489.39 ±526.29△草酸(μmol/L) 340.82 ±81.48 341.09 ±79.38 341.42 ±79.63 341.36 ±80.77红细胞(个/HP) 2.48 ±1.58 1.48±1.39△ 0.91±1.01△ 0.24±0.56△白细胞(个/HP) 1.67±1.49 0.94±1.09△ 0.27±0.52△ 0.12±0.33△

由表1可见,治疗后第1 d、第5 d、第10 d尿白细胞、红细胞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5 d、10 d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第10 d尿酸较治疗前减少(P<0.05),枸橼酸较治疗前增加(P<0.05),尿钙、尿pH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第1 d、第 5 d、第 10 d尿钠、草酸、葡胺聚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在《黄帝内经》即有相关记载,属中医学石淋、砂淋等范畴。治疗原则分别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行气化瘀等法。治宜化石利水,通淋化瘀。金沙牛化石片方中金沙牛解热镇痉,散结,利尿通淋,化疔毒;海金沙清热解毒,利水通淋;金钱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牛膝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石韦利尿通淋,清热止血;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坚消石;海金沙、鸡内金、石韦同用可增强清下焦湿热、通淋排石之功;冬葵子利水通淋,润肠通便,主要用于治疗热淋涩痛;炮穿山甲珠活血消癥,消肿排脓;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皂角刺消肿排脓。全方共奏攻坚化石、利水通淋、活血化瘀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结石形成过程的具体步骤、机制和反应速度以及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抑制物和促进物)遵循一定的规律,基本原理是尿液中晶体成分过多、晶体抑制物质过少或活性减少。所以防治泌尿系结石的方针或是减少尿液成石促进因素,或是增加尿液成石抑制因素。我们通过观察金沙牛化石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并监测治疗前后抑石因素和促石因素指标,对治疗和预防泌尿系结石的作用机制分析如下。

3.1 对尿量的影响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生率大体上南方高于北方[2],提示气候条件在结石形成上起相当重要作用。气温高、湿度大的炎热天气使出汗和呼吸丢失的水分增加,因而尿液被高度浓缩。尿液浓缩不仅可导致结石盐的过饱和度增高,还可引起尿中促进物聚合向基质转变,形成大的晶体颗粒以至微结石。尿量是结石形成的抑制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患者在治疗第1 d尿量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5 d、第10 d尿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金沙牛化石片能增加患者尿量。尿量增加与药物2方面的药理作用有关,一是利尿作用,一是增强输尿管蠕动作用。金沙牛化石片中大部分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利尿和增强输尿管蠕动作用,如海金沙可促进输尿管蠕动频率,使输尿管上段的压力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结石排出[4];金钱草是对泌尿系作用较多的单味药,所含钾盐可利尿,能增强输尿管蠕动和增加尿量,保护肾组织细胞,对草酸钙晶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使血液、尿液偏酸性,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5-7];而如海金沙、滑石、牛膝等还可影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等。

3.2 对尿液pH值的影响 研究表明治疗第5 d和第10 d患者尿液中pH值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为金沙牛化石片对尿液pH值无较大影响。尿酸在pH=5时溶解度为80 mg,pH=6时溶解度为240 mg,pH=7时溶解度为1 540 mg;胱氨酸在pH=5时溶解度为250 mg,pH=7时溶解度为400 mg,pH=8时溶解度为1 000 mg,因此酸性尿液易产生尿酸盐结石和胱氨酸结石,而碱性尿液则容易引起磷酸盐结石和碳酸盐结石。酸碱度是影响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除尿液酸碱度的影响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结石形成。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中pH有下降趋势,可能对防治草酸盐结石和尿酸盐结石存在不利影响。

3.3 对尿钙和尿钠的影响 高钙尿已经被公认为钙性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因之一,80%以上的泌尿系结石含有钙,1/3患者有高尿钙症[8]。虽然尿钠不是结石常见成分,钠能增加尿钙排泄量,增加重碳酸盐尿,降低血清重碳酸盐,降低尿pH及尿枸橼酸排泄。研究表明治疗后尿钙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钠有上升的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金沙牛化石片对尿液中的钙、钠没有影响。

3.4 对枸橼酸的影响 有文献报道结石患者尿液中枸橼酸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9-10]。枸橼酸是一种自然的尿结石形成抑制剂,抑制作用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枸橼酸是一种络合剂,可与尿中的钙离子络合成具有高度可溶性的枸橼酸钙,从而降低尿钙的浓度和尿中草酸钙及磷酸钙的饱和度,间接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大部分二水草酸钙结石患者在高钙尿的同时又合并低枸橼酸尿,就是因为尿钙浓度增高时,过多的钙离子与枸橼酸结合,消耗了枸橼酸所致。②枸橼酸是一种结晶抑制因子,通过封闭晶体生长点,改变晶体表面电荷或晶体几何形态,可直接抑制草酸钙结晶的成核、生长和聚集过程。研究表明治疗第1 d尿中枸橼酸测定值轻度升高(P>0.05),第10 d枸橼酸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金沙牛化石片具有增加尿液中的枸橼酸含量的作用。金沙牛化石片增加尿中枸橼酸量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我们认为可能与杀灭或抵制尿路中细菌有关。

3.5 对葡胺聚糖的影响 尿液中存在的葡胺聚糖对草酸钙结石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但能抑制草酸钙晶体的成核、生长和聚集,而且能抑制其与尿路黏膜的黏附过程[11]。葡胺聚糖可以抑制草酸钙结石的生长,适用于复发性草酸钙结石的治疗,但目前尚缺乏关于合成或半合成葡胺聚糖应用于预防含钙尿路结石复发的依据。研究表明,治疗后患者尿液中葡胺聚糖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金沙牛化石片不能增加尿液中的葡胺聚糖,从而说明金沙牛化石片并非是通过增加抑石因素葡胺聚糖来防治泌尿系结石。

3.6 对尿酸和草酸的影响 人体嘌呤的主要来源有饮食、组织分解及从头合成3条途径,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嘌呤碱的氧化分解产物,在人体无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约2/3尿酸由肾脏排泄,其余经肠道、皮肤、头发等排出体外,尿液中尿酸溶解度下降和过饱和是尿酸结石形成的前提[12]。导致尿酸溶解度下降的因素有尿pH值下降、尿酸量增加、尿量减少。研究表明治疗后尿酸下降,第10 d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金沙牛化石片作用机制仍可能是治疗后尿量增加,使尿液稀释尿酸浓度,但pH值无明显升高。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草酸含量的变化不大,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7 对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影响 泌尿系感染可诱发结石形成,结石也可因泌尿系感染加重,所以控制泌尿系统感染有利于抑制结石的成核、结石晶体的形成及生长,特别是针对于感染性结石。研究表明治疗第1 d尿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即较治疗前减少(P<0.05),第10 d基本消失。说明金沙牛化石片可通过抑制泌尿系统感染来治疗泌尿系结石。

综上所述,金沙牛化石片防治泌尿系结石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尿量、增加尿液中枸橼酸,并减少尿酸及减轻尿路感染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的。

[1]孙莉姬.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近况[J].河北中医,2006,28(12):958-960.

[2]王云,叶存英.泌尿系结石13 200例临床调查[J].河南医学研究,2006,15(4):354-35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27.

[4]欧阳建明,周娜.中草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配位化学基础[J].中草药,2004,35(5):579-582.

[5]顾丽贞,张百舜,南继红,等.四川大金钱草与广金钱草抗炎作用的研究[J].中药通报,1988,13(7):40.

[6]董良飞,高云涛,杨益林,等.金钱草提取物体外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3):47-48.

[7]王萍,沈玉华,谢安建,等.金钱草提取液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80-84.

[8]Daudon M,Hennequin C,Boujelben G,et a1.Serial crystalluria determination and the risk of recurrence in calcium stone former[J].Kidney Int,2005,67(5):1934-1943.

[9]高其若,郑军华,丁强,等.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尿枸橼酸和尿钙含量的测定[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0):1136-1137.

[10]何娅妮,陈香美,徐光辉,等.尿石症患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03,32(6):659-660.

[11]钟玖平,欧阳健明.酸性粘多糖影响草酸钙结石形成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2,12(5):305-310.

[12]周水根,孙西钊,叶章群.尿酸结石的成因与诊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4):147-149.

Effect of Jinshaniuhuashi tablet on stone-forming factors in the urine of urinary stones

MO Yan,ZHANG Jifeng,LU Guangming,et al.Surgery Department,Donggua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Dongguan523003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Jinshaniuhuashi tablet,by measure and analysis of stone-forming factors in the urine of urinary ston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Jinshaniuhuashi tablet.MethodsUrine pH,oxalic acid,citric acid,DTPA polysaccharides,uric acid,calcium,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sodium in 33 cases of urinary stone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1st day,5th day,10th day and 24 h urine volume,urine white blood cells and red blood cells were determined.Results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1st day of treatment on urine volume,sodium of urine,urine pH,citric acid,DTPA polysaccharides,oxalic acid,calcium,uric acid.White blood cells and red blood cells in urine after 1st day and 5th day of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Urine volume after 5th day of treatment was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P<0.05).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5th day of treatment on calcium,sodium,pH,uric acid,citric acid,DPTA polysaccharides and oxalic acid in urine(P>0.05).White blood cell,red blood cell and uric acid after 10th day of treatment were reduc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Jinshaniuhuashi table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urinary calcium,urinary sodium,uric acid,DTPA polysaccharides and urinary pH in the urine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calculi.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Jinshaniuhuashi tablet for urinary calculi mainly increased urine output and urine citrate,reduced uric acid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Lithangiuria;Pharmacotherapy

R277.5;R691.4

A

1002-2619(2011)12-1774-04

※项目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0年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一般项目(编号:2010105150034)

△通讯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市中医院外科,广东 东莞523003

莫琰(1954—),男,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

2011-04-20)

猜你喜欢

葡胺金沙枸橼酸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当远方不再遥远
如果……就……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疗效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泛影葡胺微球”在精确放疗定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