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的研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OO8级应用电子专业为例

2011-06-02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王潇贤

电子世界 2011年11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顶岗岗位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王潇贤 金 玮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高职院校执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式。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加深对职业岗位工作的认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缩短其在校期间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构建一套合理科学、易于操作的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既能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又能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也是完善高职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在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就我院应用电子专业在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中反映出的评价机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传统实习评价方式用于现行顶岗实习评价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普遍将顶岗实习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并对顶岗实习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考核和评价,但部分院校仍沿用传统实习评价方式来对现行的顶岗实习进行考核评价。由于诸多因素,使得传统实习评价方式在具体评价时存在诸多问题。

1.顶岗实习单位分散,管理落实不到位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尚未形成规模,一般采取由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岗位和校外实训基地部分安排实习岗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顶岗实习。学生自主落实的实习岗位,大都是靠教师个人或学生家长的私人关系找到的单位,这些单位散落于院校周边或者学生的生源所在地。实习单位的分散给学院的实习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每个实习点的人数都不多,“班级、小组、组长”等常用的实习管理方式被破坏;实习单位数量多,对于距离学校较远的实习单位,老师不可能亲临现场,只得选择网络、电话等通讯手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对其所说的实习情况难辨真伪;此外顶岗实习时间较长,院校通常都会委托实习企业进行日常管理,而学生由于长期实习产生倦怠,在无学校老师监管的情况下,跳岗、旷岗的情况时有发生。院校对分散实习的管理基本处于“半失控”状态,只得以学生返校时出具的企业实习鉴定,作为考核评价依据。

2.片面地以实习总结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由于学生顶岗实习分散在不同的实习单位、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不同的作业,实习考核、成绩评定很难有统一的标准。通常,实习指导教师只能依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总结,进行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对于顶岗实习过程中,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难以考核到。

3.缺少企业管理人员的有效参与

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很重要,但传统的评价方式,忽视了企业管理人员的有效参与,使得评价内容缺失了重要环节,从而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企业的评价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几句褒奖,没有具体的实际内容,无法全面衡量学生顶岗实习结果。

4.缺少对顶岗实习评价机制的系统研究

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缺少系统研究,对其本质、地位、作用、功能的认识不全面,仍没有脱离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没有真正构建起与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相适应的指标机制与评价标准,过于凭经验行事,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的建立

我院对顶岗实习的教学形式、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多维考核评价贯穿于顶岗实习的整个过程中,评价机制和过程管理紧密结合(见图1)。

顶岗实习前,学院制订了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方案和实施细则,根据实习岗位的性质和特点,确定评价指标,突出能力评价,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在应用电子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实践中,逐步建立多维(三级指标、双师和双考核)评价机制。三级指标评价具体为:一级指标明确评价阶段,二级指标确定各阶段的考核内容,三级指标为考核要点,并且规定各考核要点的权重和达到的等级标准。双师评价机制指的是学院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兼职老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共同指导、共同评价。双考核评价机制指的是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经历过程和结果双重考核。(其中一级、二级指标见表1)

图1

表1

1.顶岗实习岗位任务评价

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由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实习岗位,也允许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岗位,但要求实习的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实习岗位的专业技能训练范围要广,避免实习岗位与专业虽然对口,但技能训练范围过窄,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程度。同时也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带到实习单位去做,毕业论文与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关,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深化,综合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岗位任务评价指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安心在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保证顶岗实习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一致,保障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2.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评价

顶岗实习的学生进入企业后,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上岗考勤;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进行规范的生产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学生按照顶岗实习任务的要求,每天认真撰写实习日记,内容可以包括对生产工艺的认识,对岗位技术及生产要求的理解,对所用设备的了解,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体会以及工作过程中自己的想法。随着对实习岗位的熟悉,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想法,思考的问题也会越多,越有深度。实习日记有利于学生为最后要完成的实习总结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顶岗实习过程中,学院安排专业老师定期走访实习单位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心理动态,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实习手册上的日记进行考核评价。企业兼职老师从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方面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考核评价。学生的考勤和实习纪律由校企双方共同考核评价。校企双方都有监管和评价的任务。设计工作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融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运作,加深对职业岗位工作的认识,提高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加快角色转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顶岗实习工作结果评价

顶岗实习工作结果评价包含常规指标评价,如:学生的实习总结和答辩。其他为额外的考核评价指标,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取得的顶岗实习任务规定以外的成绩,如: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工作中有创新、积极参加企业活动、获得企业奖励、代表企业参加社会活动、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等。这些正是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体现,值得鼓励和发掘。另外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严重违纪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教育当事人并警醒其他同学,从而增强学生的事故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等。

4.校企合作共同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多维评价,通常采用学院与企业共同考核,共同评价的方式。针对各阶段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要点,明确学院和企业双方的职责和考核评价的比例。为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考核评价作用,在具体操作中建议企业独立完成或校企共同完成占总评价7O%的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结果评价部分内容;学院专业老师完成占总评价3O%的岗位任务的评价。在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中,学院既要监督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考核评价的公正性,也充分尊重企业的意见和企业管理方式。企业将顶岗实习的学生视为正式员工,采用同一标准,严格管理,统一考核。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企业与学校的区别,才能加快身角色的转变。

5.颁发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

为强化和完善顶岗实习评价工作,除严格顶岗实习综合成绩的考核评定外,鼓励校企双方为实习期间工作表现良好的学生颁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以此提高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此外该证书证明了学生有真实的工作经历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的运行效果

顶岗实习是落实“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是基于学习和工作过程的评价,一定程度上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多维评价作为手段,促进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

1.促进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

高职学生必须在低年级的时候,在校内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训环节,才能在高年级的时候,进行校外的顶岗实习,一内一外,一理论一实践,正是高职学生学习生涯中“工学结合”的主要方式,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是基于学习和工作过程的评价,其评价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确保了组织过程的规范,使得实践教学模式正常开展。

2.规范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明确了参与各方的职责,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评价,有效地避免了某些环节管理不到位甚至管理缺失的现象。规范的管理保障了我院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我院2OO8级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情况,82名学生分散在2O多个实习单位。在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的管理下,专业与岗位的对口率达98%,学生的出勤率超过了98%,实习指导老师的联系率达1OO%,学生的考核评价通过率为1OO%,规范管理初见成效。

3.提升了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一般要求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对口,那么就需要企业预留出的部分的正式的工作岗位提供给学生实习。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中明确有岗位任务评价指标,要求岗位与专业有较高的对口度,岗位能提供较强的专业技能训练程度。工作结果评价指标也明确了对职业资格的考核。这些指标都强调了技能训练在顶岗实习中的重要性,这必将引导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重视技能训练。实行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后,我院应用电子专业2OO8级学生比往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高出了1O%。

4.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促进了学生在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两方面的提升,同时企业也参与考核评价,为企业(用人单位)提供了考察未来员工的机会,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岗位的对口率。我院2OO8级应用电子专业82名学生参加了顶岗实习,75人一次就业,4O人的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就业率为91.4%,专业对口率为53.3%,被顶岗实习单位直接录用的有5人。顶岗实习多维评价机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1]张雁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

[2]刘晓刚.破解难题 健全顶岗实习考核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3]秦建国.电气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考评机制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2009(3).

[4]刁洪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生顶岗实习评价模式[J].职教论坛,2010(11).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顶岗岗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