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黛力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康复的影响

2011-05-30尹燕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黛力新抗抑郁功能性

尹燕华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国外学者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使用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FD患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为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消化科门诊和住院的96例患者,全部病例均经胃镜、肝、胆、胰、脾B超及血液生化检查,排除胃、肠、肝、胆等器质性疾病,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8~59岁,(平均39岁),病程1~16年,平均1.5年,对照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19~61岁,(平均40岁),病程1~14年,(平均1.4年),两组年龄性别,症状和病程和症状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黛力新晨起1片,中午1片,同时和用莫沙必利,5 mg TID三餐前服用。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剂量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8周,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症状完全消失者,门诊随访0.5年,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肝肾功、血尿粪常规检查。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半年无复发;有效: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半年复发;无效:症状改善明显,但停药即复发或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2.2 药物不良反应 全部病例治疗后,肝功及血常规检查均正常,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口干口苦,少数有段在而轻微的兴奋症状,如不安及失眠等,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FD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在临床工作中,可见到较多患者先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些患者常伴有神经质个性特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均高于健康人群[3],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导致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在抑郁焦虑状态下,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紊乱,胃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可能停止或减弱,肠蠕动可呈抑制状态,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又反过来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即生理-心理-社会的发病模式[4],也有学者认为不良情绪可能是胃肠疾病后继发的,也可能是部分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中继发的胃肠道症状,因此,对顽固性FD患者单用抗焦虑抑郁药或单用促动力药效果均不尽人意,在促动力和制酸基础上,黛力新等抗抑郁药物疗效更佳。本资料显示黛力新治疗八周后两组比较有效率,症状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抑郁焦虑症状的迅速改善,患者的上腹痛、腹胀、早饱、餐后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亦能迅速减轻,并最终能得到缓解,说明了功能新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密切。应用抗抑郁药物黛力新对FD患者康复有显著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潘少平,李瑜元,沙卫红,等.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9,6(3):162.

[2]Dougas A,prossmanR.The functional disorder and the RomeⅢprcess Gastreenterology,2002,130:1377-1390.

[3]左文革,李瑜元.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广州医药,2007,38:6.

[4]Talley NJ,Seon CR.Functional(non-ulcer)dyspepsia and gastyoparesis differentiating these conditions and praticai management approaches.Rev Gastroenterol Disord,2009(2):E48-53.

猜你喜欢

黛力新抗抑郁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