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0例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对照分析

2011-05-30张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组织学细胞学肿物

张丽霞

在女性乳腺疾病中,乳腺肿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1]。在临床诊断中,仅仅依靠症状和体征来判断,往往会有一些苦难,而且还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所以,应该选取适当的辅助诊断方式,来明确诊断,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2]。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FNAC)是一种操作简单、费用相对便宜和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尤其是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3]。2008年01月至2011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10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01月至2011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10例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1.7~50.2岁。

1.2 取材与方法 患者采取坐位或者仰卧,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准备10 ml一次性注射器,以及与之匹配的9号针头,做好其他的相关器械准备。医护人员一手固定肿块,另一手持注射器,刺入肿块,在负压状态下,抽吸2~4次后,减少压力后拔针。要尽可能地吸取不同部位的细胞,吸出物推至载玻片,涂片,瑞吉染色5~10 min后,镜检。

1.3 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标准 Ⅰ级:良性病变(细胞较少,细胞聚集,胞质丰富,核形正常,染色质及核仁正常,没有坏死物质);Ⅱ级:可疑恶性病变(细胞弥漫或者聚集成团,少数细胞核增大,并且存在轻度~中度异型,染色质出现轻度~中度增粗增多;Ⅲ级:恶性病变(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异常分化,细胞弥漫性或成团聚集状排列,成团的细胞边界不清,胞质融合,细胞核可出现多样结构,大小不均,染色质不均匀)。

2 结果

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对比结果:针吸细胞学检查中,诊断为良性乳腺病变的有176例,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180例,所以诊断为良性乳腺病变的准确率为(176/180)97.8%;针吸细胞学检查中,诊断为恶性乳腺病变的有26例,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30例,所以诊断为恶性乳腺病变的准确率为(26/30)86.7%。针吸细胞学检查中,7例可疑恶性病变中,组织学检查确认其中4例为良性病变,3例为恶性病变。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对比结果

3 讨论

以前乳腺癌高发于中老年妇女,近年来,由于某些原因,使得青年妇女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4]。在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乳腺肿块的体征,以及结合一系列的辅助检查措施进行诊断。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操作简便、费用相对便宜和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尤其是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从而导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出现。引起的诊断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5]:针吸的部位不太准确,尤其是当肿块体积比较大的时候,而只有部分发生癌变,针吸部位恰好不在此部位,这就导致假阴性;如果细胞学检验医师的阅片经验不够丰富,细胞涂片质量欠佳,以及染色效果不好,同样也可以影响医师的诊断;广泛纤维化乳腺癌、导管内乳腺癌、乳腺小管癌、筛状癌等,这几类乳腺癌对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效果不好,也容易导致诊断偏离;乳腺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的细胞具有异形性,这就可能导致假阳性。

本研究中,2008年01月至2011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10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针吸细胞学检查中,诊断为良性乳腺病变的有176例,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180例,所以诊断为良性乳腺病变的准确率为(176/180)97.8%;针吸细胞学检查中,诊断为恶性乳腺病变的有26例,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30例,所以诊断为恶性乳腺病变的准确率为(26/30)86.7%。针吸细胞学检查中,7例可疑恶性病变中,组织学检查确认其中4例为良性病变,3例为恶性病变。总而言之,针吸细胞学是乳腺肿块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而且本研究中也证实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近年来,随着专业医师的检查能力的提高,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质量也得到了更大提高[6],而且也有大量的临床病例回馈其良好的效果,因此,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江沂,王倩,江桂英,等.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广州医药,2008,39(3):41-41.

[2]木哈拜提·玉苏甫,曲利明,包辉.132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分析.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4):30-30.

[3]金玲,狄军艳,宋福林,等.乳腺肿物415例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分析.沈阳部队医药,2008,21(3):98-100.

[4]余小蒙,王卫东,张长淮,等.对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标准的探讨-915例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对照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1(1):26-27.

[5]吴又明,郭周庆,黄东,等.385例乳腺肿物穿刺的临床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55-156.

[6]王庆国.327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对比分析.四川肿瘤防治,2006,16(4):205-206.

猜你喜欢

组织学细胞学肿物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