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

2011-05-30韩宏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高凝高脂血症进展

韩宏军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卒中发病后1周内经治疗后呈进行性加重的脑卒中,发病率为30%,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一般卒中为高,治疗比较困难[1]。糖尿病更是临床常见疾病,为了探讨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择我科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其中男109例,女性71例;年龄42~80岁;分水岭梗死40例;基底节梗死110例,放射冠梗死20例,脑干梗死5例;小脑梗死5例;所有病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扫描证实。发病后24 h内人院,48 h内神经功能缺损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临床神经功能下降>2分;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血管病;②各种原因脑栓塞;③复发的缺血性脑卒中;④瘤卒中;⑤伴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将18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90例,非糖尿病组90例;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及对症处理,对两组病例进行血脂(TC、TG、LDL、HDL)检测了解有无高脂血症、凝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了解有无血液高凝状态、颈部动脉彩超检测以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对两组病例观察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情况进行比较。

2 结果

对18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观察内容检测,了解两组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非再加重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内容(例,%)

3 讨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复杂,病因比较多,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扩展、侧支循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等有关。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更易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分析原因为:长期糖尿病使动脉弹性降低,脑血管弥散性改变,血流灌注减少;高血糖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除血流自动调节失效外,常有血浆蛋白异常,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浆内第Ⅷ因子升高[2];长期糖尿病使动脉弹性降低,脑血管弥散性改变,动脉弹性降低,不仅有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在微血管有基底膜增厚的改变,微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梗塞灶常在白质深部,且较少侧支循环[3];糖尿病患者血流的有形成分也出现明显改变,红细胞聚集性明显增高,而红细胞膜流动性和红细胞变形性明显降低,黏附性增高,故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易进展;也有人认为[4],糖尿病促使神经损伤恶化与酸中毒有关,脑缺血时葡萄糖无氧酵解加速,乳酸生成增多,使TXA2大量积聚,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进一步使微血管灌流恶化和加重脑缺血性损害。通过本组观察发现,糖尿病组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有别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具有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是引起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发病因素。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不仅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对预防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也有重要意义。

[1]李红云.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索分析.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1:817-819.

[2]刘利利.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63.

[3]吴文迅.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血糖与预后的关系.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91.

[4]宋汉秋.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症的干预思考.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9):71-72.

猜你喜欢

高凝高脂血症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