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对普外科围术期患者睡眠的影响

2011-05-30张兰林王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围术住院情绪

张兰林 王剑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基本生理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术是普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由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如恐惧、焦虑,是导致围术期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感染机会,甚至使病死率升高[1]。对于失眠临床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镇静剂,但单纯应用药物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而舒适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恐惧、焦虑情绪,还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减少患者因使用镇痛药引起的不良反应[2],从而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我科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择期手术住院患者125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措施。临床研究表明:实验组在焦虑程度、睡眠时间、舒适度、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显示:两组PSQI各项成分得分和PSQI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运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围术期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我科择期手术住院患者125例,男71例,女54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3.2±3.6)岁,其中≤50岁者83例(67.5%,>50岁者42例(32.5%。受教育年限5~1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8.5±2.5)年。入组标准:①择期手术患者;②征得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问卷调查;③意识清晰,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④理解PSQI问卷题意,并能独立自行填写。随机将125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用药、住院时间及受教育程度上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评估方法

1.2.1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PSQI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项目组成,并构成7项成分:①睡眠质量;②入睡时间;③睡眠时间;④睡眠效率;⑤睡眠障碍;⑥催眠药物;⑦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分计算,累计各成分评分为PSQI总分,其范围在0~21分,得分愈高表示睡眠质量愈差。问卷由受试对象自行填写,在答卷前应弄懂每个问题的准确涵义,再作出独立的自我评定,整个问卷完成时间需在5~20 min内。

1.2.2 使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患关系、护理质量、住院费用等五个方面。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V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舒适护理方法

2.1 环境舒适护理 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噪音、缺氧、过分强烈的光线,以及室内混浊的空气等,都对睡眠不利。所以病房应干净整洁,色调温馨宜人,温度及湿度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宜,室温应控制在20~25℃左右,相对湿度50~65%。入睡时应拉上窗帘,降低室内光线强度,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影响睡眠。新鲜空气对人体的活动和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休息和睡眠,睡觉前、起床后均应开窗通气,让室内空气经常保持流通、新鲜,即使睡眠时也不宜将门窗全部关闭。调查显示室内噪音leg35 dB(A),基本不影响睡眠,噪音超过leg35 dB(A)时,与对睡眠的干扰呈正相关。为了控制噪音,保持病房安静,操作时要做到“四轻”,尽量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根据医嘱科学安排治疗时间,灵活调整护理操作流程,输液量大的应提前输液,减少夜间输液量,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在患者睡眠时间进行治疗和护理,通过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2.2 心理舒适护理

2.2.1 术前心理舒适护理 围术期患者术前较为突出的心理特征一般表现为恐惧、焦虑。大多数患者因对手术心存顾虑,对治疗缺乏信心,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焦虑又是心理性失眠的重要因素,如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恐惧、焦虑情绪,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康复。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尤为重要。首先要详细讲解相关疾病的病因、手术过程、治疗方案、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如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能减少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缓解或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其次,告知患者术前焦虑的程度与手术效果,预后恢复的快慢都有很大的关系。轻度焦虑者,手术效果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对手术的积极配合,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2.2.2 术后心理舒适护理 术后患者由于受手术创伤、活动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烦躁、抑郁情绪。而抑郁可导致网状内皮系统活动增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及REM睡眠减少,睡眠阶段更换频繁及夜间醒来次数增加[3],睡眠效率降低,日间功能障碍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术后要积极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烦躁、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抗病能力。术后24 h内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让患者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在心理上得到支持与鼓励,有利于安抚情绪,缓解紧张、焦虑情绪。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安慰和疏导,并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消除引起患者不适的因素。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认真倾听,让患者有一种被关注的满足感,愿意把内心的担忧说出来,大多数患者在说出自己心中的担忧后,会感觉心中畅快多了。焦虑是心理性失眠的重要因素,宣泄情感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状态缓解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增加[4]。

2.3 疼痛舒适护理 术后疼痛是干扰患者心理活动和睡眠,导致患者产生痛苦与不适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与焦虑,改善睡眠质量。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内容包括疼痛机制,影响疼痛的因素,情绪与疼痛的关系以及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等。帮助患者学习疼痛知识有助于减轻其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疼痛的适应能力。对于术后疼痛,临床常采用音乐止痛。音乐疗法是除药物以外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的止痛方法。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民族的不同,分别选择不同的音乐,还可以让患者自己选择自己平时喜爱的音乐。听音乐时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欣赏上,转移了对疼痛和疾病的注意,从而减轻疼痛[5]。而使睡眠障碍得以改善的首要措施是“疼痛缓解”。台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听音乐的老年人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心率、呼吸平稳,白天精力充沛,听的次数越多,睡眠改善越明显。

2.4 社会舒适护理 围术期患者的社会舒适包括人际、家庭学校、职业等社会关系上带来舒适。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冲应激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6],帮助患者消除或减弱恐惧、焦虑、紧张情绪。入院后护士要对患者说明医院及周边环境,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定期组织病友进行交流,可促使患者适应角色转换,融入新的群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对于不同民族的患者,要尊重其信仰,使其得到灵性自由;尊重其生活习惯,使其增加愉快感觉。友好融洽的气氛,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3 结果

125例择期手术患者,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住院时间5~14 d,平均住院时间(7.5±3.5)d。其中实验组住院时间5~12 d,平均(6.5±2.5)d;对照组住院时间6~14 d,平均住院时间(8±2.5)d;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见表1)及满意度问卷(见表2)调查结果如下:

表1 两组PSQI成分评分和PSQI总分比较表(h)

表2 两组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表(例,%)

4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全球近1/4的人受失眠困扰,失眠已成世界第四大疾患。住院患者作为特定人群,其睡眠质量更是不容乐观。据王红梅[7]报道:外科住院患者住院前后睡眠质量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睡眠质量下降,比例接近50℅。而围术期患者由于受手术创伤、术后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和提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

舒适护理的目的就是让患者身心达到最舒适的状态。对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机会增多,有利于增加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加强沟通,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能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播放舒缓的音乐能稳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疼痛与不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及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感觉舒适,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舒适护理,两组PSQI各项成分得分和PSQI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给围术期患者提供恰当的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理念的转变,围术期患者的睡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令人担忧。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和生活质量。笔者认为,围术期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亟需科学化引导和管理,应将科学健康的睡眠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范畴,让患者更多地了解科学睡眠知识,提高对健康睡眠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提高睡眠质量,建立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睡眠护理模式有待商榷。

[1]王克芳,李绍忱.在基础护理中增加睡眠评估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58.

[2]钟慧红,李小莉,林树乔,等.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4):489-491.

[3]Closs'S J.Assessment of sleepin ospital patients:A review of metod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8,13:501-510.

[4]杜好瑞,赵洪祖,严宏力,等.失眠症患者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结构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2):867-871.

[5]曾红红,骆红梅,徐世兰.背景音乐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2,17(8):605-606.

[6]薛凤英,石绍霞.舒适护理在临床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08,6(4):25-27.

[7]王红梅.外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03,1(6):31.

猜你喜欢

围术住院情绪
妈妈住院了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