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奶仔猪营养的研究进展

2011-05-30邹建煌付海玲

养殖与饲料 2011年7期
关键词:乳糖断奶日龄

邹建煌 付海玲 康 红

江西省进贤县畜牧局,江西进贤 331700

断奶仔猪营养的研究进展

邹建煌 付海玲*康 红

江西省进贤县畜牧局,江西进贤 331700

*通讯作者

邹建煌,男,1977年生,在职研究生,畜牧兽医师。

随着我国养猪水平的提高和畜舍环境的改善,早期断奶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华中、华东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猪场在仔猪20~23日龄时断奶。早期断奶可加快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时间,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提高母猪繁殖效率。仔猪由28~30日龄断奶提前到20~23日龄断奶,可增加母猪活产仔数1.3头以上。Clark(1995)的研究表明利用隔离早期断奶技术加上优良品种、全进全出体系、较好的日粮配方和严格的生物安全保证,仔猪在140日龄时体重可达114kg。

国内部分种猪场仔猪断奶日龄由28日龄提前至21日龄,同时改善其饲料品质,60日龄体重可增加2~3kg。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早期断奶可避免疾病由母猪垂直传播给仔猪。通过20日龄断奶可以减少伪狂犬、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霍乱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的发生机会。以目前我国养猪业的现实条件及规模较难做到早期隔离断奶(如14~16日龄断奶),但条件较好的猪场选择20~23日龄断奶是可行的。

1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断奶是所有外界因素如畜舍、环境、畜群和营养(最主要因素)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的综合体,如不同圈舍的仔猪离开母猪组成新的群体,在新的饲养环境下生活;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乳脂被谷物淀粉所代替,易消化的酶蛋白被不易消化的植物蛋白所代替。所有这些应激因素均影响仔猪,导致其生理、形态和免疫反应发生一系列变化。

仔猪生长阶段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快于其他组织,仔猪在10日龄内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加1倍。肠道表面积的增加和肠道功能的完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断奶导致小肠形态发生变化,使肠绒毛长度变短且隐窝变深(Cera,1998),断奶前为指状的肠绒毛,断奶后变得短而密集且柔软,此现象可持续到离乳后7d左右,当断奶后14d时,绒毛重新变长,直至断奶后28d绒毛还不能恢复至断奶以前的形态。对此现象可做如下解释:①母乳中含有生长因子、激素及一些乳蛋白的分解产物如谷胺酰胺、多胺、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类胰岛素等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它们可激活底物,促使小肠发育,促进细胞生长、分裂及肠代谢的调节,而断奶终止了母乳内生理活性物质的提供。②断奶饲料中含饲料抗原(如大豆蛋白质)和外源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大豆蛋白质抗原可刺激仔猪使之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绒毛萎缩、吸收不良和腹泻(Strokes,1986)。Strokes(1984)的试验表明,断奶前饲喂或灌喂大豆蛋白的仔猪,在断奶后再饲喂含常规加工豆粕的饲粮就会激发异常的免疫反应,出现增重减慢、肠道绒毛高度降低、血清抗大豆免疫球蛋白(IgG)浓度升高、皮层厚度增加、吸收不良或腹泻等。而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减少活性抗原蛋白,可降低仔猪的过敏反应。③断奶饲料中含有纤维素。饲料中纤维素可提高胃液、胆汁及胰液的分泌率,增加内源营养物质的损失,尤其可改变小肠形态,对绒毛形态、长度和数量以及粘细胞的分化、吸收有不利的影响,断奶后仔猪不能充分利用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而导致粘膜萎缩。

仔猪在哺乳期分泌足够的胰脂酶、乳糖酶和几种蛋白酶用于消化母乳。许多学者对仔猪的酶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发现仔猪消化淀粉的能力很差,在21日龄前胰淀粉酶分泌量很少;尽管乳糖酶在仔猪0~25日龄时全活性很高,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分泌量少且活性很低。Lindeman(1986)报道,仔猪断奶1周内各种胰酶(胰脂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下降,除胰脂酶外其他酶可在2周时恢复至断奶前水平。Owsley(1986)的试验结果也表明,断奶后1~3d,胰脏和小肠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降低,至断奶后12d可恢复至断奶前水平。

2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

5~10kg阶段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与品种的遗传潜力、日粮类型、断奶日龄及饲养环境等因素有关,不同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NRC(1998)的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5~10kg仔猪营养需求

3 早期断奶仔猪特殊饲料原料的选用

对于早期断奶仔猪饲料原料的选用比营养需求更为重要,要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营养浓度高及能防止下痢等。

3.1 碳水化合物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断奶仔猪需要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乳糖。添加乳糖具有提高采食量、减小食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促进乳酸杆菌在肠道的生长等作用。

乳糖的来源主要包括食品或饲料级乳糖及乳清粉等,其中乳清粉的质量主要根据其灰分、乳糖和乳蛋白的含量等因素来确定,乳清粉的灰分较高、用量较大时会导致仔猪下痢。另外,过度加热乳清粉会使其中的乳糖焦化,从而降低乳糖的利用率。

Jin等(1998)研究了不同碳水化合物来源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清粉和乳糖的效果较接近,葡萄糖的效果略差,而蔗糖的效果则较好。此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因为目前我国乳清粉的资源有限,而蔗糖的产量很高,而且价格较便宜。

3.2 蛋白质

1)血浆蛋白粉。母猪的乳汁能提供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主要是免疫球蛋白(抗体)。Drew等(1990)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从猪血还是从牛血中分离纯化的免疫球蛋白都能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其下痢次数,并提高其21日龄时的体重。Coffey(1995)的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使用脱脂奶粉和喷雾干燥血浆粉(SDPP)对仔猪日增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在常规条件下,与脱脂奶粉相比,SDPP可将仔猪日增重提高24%,仔猪采食量的增加也较明显。

2)肠膜蛋白粉。主要原料是猪肠粘膜水解蛋白,主要是将猪小肠粘膜萃取肝素后再经特殊酶处理、浓缩加工而成。肠膜蛋白粉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外,还含有数量庞大的寡肽,吸收速度快、效率高。用肠膜蛋白粉饲喂早期断奶仔猪可提高其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的活性。另外,与鱼粉相比,肠膜蛋白粉能较好地改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可使小肠绒毛高度增加、隐窝变浅,进而提高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促进其生长。Zimmerman(1996)的研究表明,肠膜蛋白粉与血浆蛋白粉并用后仔猪的生长速度优于对照组及血浆蛋白粉组,且添加量各为2.5%时效果最佳。

3)Protione。Protione是美国Ducoa公司研发的一种新产品,主要成分为动物血浆、干鸡蛋粉、动物血清、血清白蛋白和血清球蛋白。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Protione与6%SDPP相比有改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趋势;添加4%Protione与4%SDPP相比,仔猪断奶后0~13d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有显著差异;进而说明,与SDPP相比,使用Protione的添加量可以减少1/3,节约饲料成本。

4 新型饲料添加剂

4.1 益生素

20世纪90年代末欧州开始禁用许多常用的抗菌素促生长剂,如维吉尼亚霉素和泰乐菌素等,因此,益生素产品的研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理想的益生素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对人和动物没有毒性及肠病原性;②可口服且对酸有一定抵抗能力;③在肠道内能迅速生长繁殖;④能分泌乳酸;⑤能抑制肠道有害菌群;⑥可分解分泌类杀菌素;⑦能刺激免疫系统;⑧对常用促生长剂不敏感。高质量的微生物制剂应具备以下技术特征:①菌种的遗传特性稳定;②稳定性较好,耐高热且贮存时间长。瑞士PharmasA开发的SF68具有四层微胶囊,对除氯霉素和维吉尼亚霉素外的许多抗生素不敏感。温建新(1994)的研究表明,添加赐美健仔猪的日增重提高9%,饲料转化率提高4%。

4.2 寡聚糖

寡聚糖是由几个单糖单位组成的糖复合体。由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组成的寡聚糖在动物日粮中的添加量逐渐增多。果糖能进入肠道后段,且只有肠道的有益细菌(如双歧杆菌)才能利用;葡萄糖有助于动物免疫机能的发挥,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以甘露糖为主的寡聚糖在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和结合病原菌方面表现出一定效果。病原性细菌在引起疾病之初必须和胃肠壁接触才能在胃肠道内定居和繁殖,进而致病;若能阻止有害细菌同胃肠壁接触就能防止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寡聚糖能占据细菌的结合位点,防止细菌定居;具有免疫调节效应,能增加免疫系统对疫苗、药物及抗原进行免疫应答的物质,能降低机体对疫苗的吸收;对脂多糖也有辅助作用,从而可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能增强某些免疫系统的杀菌作用。Dritz等(1995)的研究表明,添加寡聚糖可提高仔猪断奶后0~14d的日增重。

4.3 谷氨酸

谷氨酸是维持小肠细胞完整性的必需氨基酸,被认为是断奶仔猪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缺乏谷氨酸会引起刚断奶的仔猪小肠萎缩。母乳中谷氨酸的含量较高,仔猪断奶时由于来自母乳中的谷氨酸供应停止,如果没有相应的替代品,则会导致谷氨酸供应不足。Ayondrinde等(1995)报道断奶仔猪与哺乳仔猪相比其血浆中谷氨酸盐的浓度很低。有关研究表明添加1%谷氨酸能显著改善21日龄仔猪断奶后第2周的饲料转化率(日粮类型为玉米—豆粕型)。

5 加工工艺及饲喂方式

粉碎粒度对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影响。Healy等(1994)的研究表明,将玉米粒度由900μm降至 300μm时,改善了仔猪断奶后0~14d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对仔猪来讲,300~500μm的粒度较合适,减小饲料粒度可增加其表面积,使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 7%(Johnston,1999)。近几年膨化机和熟化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过渡料中含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如SDPP等)及大量乳清粉,高温膨化或熟化会破坏这些营养物质。Johnston(1999)的研究表明,膨化玉米或熟化玉米及豆粕可提高仔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

另外,不同的饲喂方式对仔猪的采食量也有显著影响,湿喂是增加断奶仔猪采食量最成功的方法之一。英国农场的研究表明,湿喂在仔猪断奶后第1周可增加采食量35%(Toplis,1995)。湿喂可刺激刚断奶仔猪胃肠道的吸收,对断奶仔猪采食量的提高程度可能还与仔猪还未适应饮水和采食环境有关。但使用湿喂时需保持食槽干净、饲料新鲜,以防止霉菌或细菌生长。

6 经济效益分析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仔猪的生长速度很难发挥出其遗传潜力。仔猪10~30日龄日增重可达576g,但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只能达到200~250g,仔猪断奶后1周的日增重对后期的生长速度及出栏时间有显著影响。Tokach等(1992)的研究表明,断奶后1周仔猪日增重225g以上组比断奶后1周不增重组出栏时间提前10d。所以配制过渡料时需考虑断奶后的增重效果。陈俊海(2000)的试验表明,仔猪23日龄断奶,使用营养水平较高的过渡料比普通乳猪料日增重增加115g,虽然单位质量增重成本增加了,但总体经济效益明显。深圳金新农饲料公司和上海新农饲料公司1999年底开始研发过渡料,到目前为止许多猪场接受了早期断奶的观点以及过渡料的使用,目前已有年出栏100万头以上的猪在使用这种过渡料。

7 小 结

仔猪断奶时消化酶分泌减少,加上环境的改变等,导致其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对大豆蛋白可产生过敏反应。因此配制早期断奶仔猪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仔猪早期断奶后1~2周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是配制过渡料的重要指数;2)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如血浆蛋白粉、肠膜蛋白和Protione等,为配制过渡料的重要蛋白质原料;3)乳糖是配制过渡料的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4)合理选择添加剂,如益生素、寡聚糖、酶制剂、酸化剂、促生长剂及调味剂等;5)玉米的粉碎粒度要小于500μm,有条件还可以将玉米、豆粕等原料进行膨化或熟化处理;6)湿喂可增加仔猪断奶后的采食量。

2011-04-21

略)

(责任编辑:

郭会田)

猜你喜欢

乳糖断奶日龄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Hunter—Gatherers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舒化奶能缓解乳糖不耐?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