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峻县高原型藏羊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2011-05-30永登尖措马黎明

养殖与饲料 2011年7期
关键词:公羊畜牧业高原

永登尖措 马黎明

1.青海省天峻县阳康乡兽医站,青海天峻 817200;

2.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湟源 812100

天峻县高原型藏羊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永登尖措1马黎明2

1.青海省天峻县阳康乡兽医站,青海天峻 817200;

2.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湟源 812100

永登尖措,男,1977年生,大专,助理兽医师。

坚持保护、提高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品种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天峻县藏羊资源,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对实现畜牧业增产增效、牧民增收的发展目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藏羊又称藏系绵羊,是青藏高原优势畜种之一,具有耐寒、耐粗饲及抗病力强等特点。青海省现有藏羊1133.12万只,占绵羊总数的78.18%,其中高原型藏羊存栏1035.67万只,天峻县是青海省高原型藏羊主要产区之一,现存栏高原型藏羊72.70万只。

1 天峻县高原型藏羊资源现状

1.1 产区概况

天峻县总面积257.00万hm2,天然草场和宜建人工草场157.05万hm2,占总面积的61.05%,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6.64万hm2。全县最高海拔5827m、最低海拔2850m。天峻县地处寒冷气候带,境内属大陆高原性气候,四季不分明,冷季长、暖季短,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农作物不宜成熟。草地类型主要有灌丛草甸、山地草甸及沼泽草甸3大类。牧草生长期130d左右。全县辖3镇7乡,62个牧业社,属环青海湖八大牧业县之一。截止2007年底,共存栏各类牲畜130万头(只),其中藏羊100万只,占牲畜总数的76.9%;出栏率为39.5%;商品率为33.4%;肉类总产量为 4661.0t;产毛量为703.4t。牧业人均占有牲畜93头(只),年人均纯收入3263元。

1.2 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

1)体型和外貌。体格较大,前胸开阔,背平直,骨骼发育良好,肉质结实,结构匀称,体躯呈长方型,头呈三角型,鼻梁隆起,四肢粗壮,蹄质坚实,楔形小尾,尾长12~15cm、宽5~7cm,被毛为白色,多为辫状,辫穗长过腹线,头肢有杂色。公羊具有一对粗大、扁平、呈螺旋状、向上向外弯曲伸展的角;母羊角小,个别的无角。

2)体尺和体重。天峻县不同年龄高原型藏羊体重和体尺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天峻县不同年龄高原型藏羊体重、体尺[1]

3)繁殖性能。母羊1.5~2.0岁开始配种,平均发情周期为17.00±1.54d,怀孕期151d左右,可利用到 8岁,产羔 6~7只;适龄母羊繁殖率98.87%,其中成活率 63.10%、流产率 3.51%;一年一产,多为单羔,产双羔率为3.40%。公羊多在2岁时投入配种。

4)适应性和遗传性。天峻高原型藏羊对高寒、干旱、多风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生产管理方式适应性良好;在暖季内沉积营养能力强,羔羊死亡率不高于3%;在无棚舍、无补饲、终年放牧条件下,初生羔羊耐受温度不低于-5℃;使用塑料暖棚产羔,羔羊成活率可提高10%以上。据统计,等级羔羊白色同质率为88.92%,遗传性能稳定。

5)产肉性能及肉品质。诺科加等[1]于2010年5月份在天峻县屠宰场抽测中等以上膘情的成年羯羊、母羊活重和胴体重,计算屠宰率,结果发现,高原型藏羊羯羊胴体重、屠宰率分别为 22.3kg和46.0%;母羊胴体重、屠宰率分别为 19.4kg和45.5%。高原型藏羊肉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矿物质、低脂肪及低胆固醇的特点,且氨基酸含量丰富,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在0.15mg/g以内,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

6)产毛性能及羊毛品质。毛辫长度公羊平均为26.06cm,母羊平均25.89cm,与最低生产性能指标20.00cm相比,明显高于该指标。剪毛量公羊平均为1.39kg,母羊平均为1.21kg[1]。天峻县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使高原型藏羊羊毛成为“西宁毛”中的一枝独秀,其毛纯白富有光泽,纤维长而均匀,结实而耐拉,弹性强,耐腐蚀,任何类型的羊毛均无法与之媲美。

2 天峻县高原型藏羊资源的开发利用

2.1 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天峻县充分利用藏羊的优良品种特性,以建设“全省白藏羊选育基地”为契机,投资80万元在新源镇、生格乡和快尔玛乡进行天峻种公羊优良品种选育;投资520万元建设生格乡森沟和快尔玛乡参木康藏系种羊专业合作社种羊场;投资1500万元在新源镇建设羔羊育肥基地5处,年育肥羔羊2.5万只,出栏羔羊5.0万只,并利用国道315沿线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新源镇为中心,大力发展藏系羔羊经济,建设天峻藏系羔羊经济带。

2.2 科学配置畜牧业资源,整合基础投入

按照草地资源和生态监测技术规程,对冬春、夏季和秋季草场进行测产,合理限定载畜量,缓解草场放牧压力。根据草场的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和载畜量将冬春季、秋季、夏季草场进行科学调整,优化放牧制度,实行冬春草场划区轮牧。整合各项资金837万元,建成10kv高压线路5km、低压线路27 km、划区围栏56km;建成畜用暖棚48座、畜圈48座、储草棚48座、牲畜疫苗注射栏46座、集中育肥点2处;建植一年生饲草料地100hm2。

2.3 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生产性能

以提高藏羊生产性能为突破口,按照规定,在梅陇村牧户中选育合格藏系种公羊82只,从生格乡、新源镇和快尔玛乡等其他乡镇,选育合格的藏羊种公羊268只,共350只种公羊。对鉴定合格和选购的种公羊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实现统一配种、同期产羔、同期出栏,缩短了产羔期,增加了优良种公羊在畜群中的比例,有效提高了藏羊的生产性能。

2.4 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合作组织

制定出台了《天峻县优良种畜购置补贴办法》、《天峻县牲畜出栏奖补办法》等10多项合作社章程和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加强贷款贴息、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扶持措施,发展壮大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全县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25个,会员3355人。同时,在全县选择23个牧业社,推广“梅陇模式”,重点实施快尔玛乡纳尔宗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其他各试点村也陆续开展草场流转、牲畜筛选、畜棚建设及养殖人员选配等工作,引导牧民合理流转草场,加快实现“龙头企业+基地+现代养殖标准化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模式。

2.5 建立产研合作新机制,提升科技水平

积极鼓励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展开联合协作,目前天峻县已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和青海省畜牧总站3家省级科研单位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培育多元化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畜牧业科技培训工程,采取在县城集中培训的形式,加快推广生产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牧民科技素质。2010年培训资金20万元,培训各类畜牧业养殖技术员100人、疫病防治员100人、生态畜牧业从业人员100人,进一步提高了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普及应用了先进实用技术,增强了牧民科技素质。

2.6 打造草原绿色特色品牌,壮大龙头企业

依托青藏高原“无公害牛羊肉”、“绿色牛羊肉”、“有机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的自然资源和条件,组建青海湖源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形成年屠宰加工牦牛10000头、羊100000只的规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端特色产品,全力打造青海省知名的牛羊肉精细加工企业,形成龙头企业推动、典型示范社带动、政府有力推动、行业组织联动和牧户互动的格局。建立“企业+行业组织+协会组织+牧民”的模式,从“靠天养畜”向“科技兴牧、生态兴牧、产业兴牧”迈进,提高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建设高原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基地,走有特色品牌的产业化道路。2010年天峻青海湖源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第一批深加工的牛羊肉系列产品已销往渤海之滨的山东省,标志着天峻草原高原绿色有机畜产品走出了省门,走向省外市场。

3 对策及发展思路

3.1 开展品种资源调查是工作基础

进行天峻县高原型藏羊品种资源调查,摸清资源状况是指导该品种保护、改良和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组织州、县、乡3级技术力量,对全县范围内藏羊品种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详细调查,彻底摸清资源状况;二是在进行调查的同时,对藏羊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详细测定,对品种特性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评估,以利于藏羊资源的合理保护、利用。

3.2 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是基本原则

天峻县高原型藏羊品种资源如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则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因此,采取“加强保护、合理利用、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方针,充分利用“梅陇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模式”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在保护好地方藏羊品种优良的遗传性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开发解决保种工作中投入大、产出低的难题。

3.3 坚持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是重要保证

一是继续深化科研、教学单位的改革,使科研、教学工作与生产紧密结合,通过内引外联,充分研究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和保种技术,开展藏羊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二是建立畜禽品种资源基因库,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应用胚胎、干细胞、冻卵、冻精等方式,对有开发利用前景的藏羊品种,在进行保存活体的同时,通过确定特殊性状,在不同选育群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育,使这一品种的特性在不同群体中得到保护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

3.4 发挥毛肉兼用品种优势是战略目标

严格按《青海藏羊选育标准》,切实加强种公羊的鉴定、饲养管理和繁育工作,根据藏羊的分布区域和品系类型确定选育目标。因地制宜,实施资金、物质、技术集成投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提高产肉性能,建立肉羊繁育基地;注重毛长、干死毛比例、产毛量等的选择,建立“西宁大白毛”生产基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科学规划,发挥最大的科技投入效益。

3.5 整合资源规模化经营是发展方向

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加大天峻藏羊资源保护、开发工作的投入力度。一是积极争取藏羊品种保护、资源开发和性能提高方面的项目,采取国家投入和企业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建设投入,加强品种开发和利用;二是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与到天峻藏羊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中,通过内引外联,使资源和资金优势有机结合,共同保护、开发和利用高原型藏羊资源。

[1]诺科加,贺青梅,完么才郎,等.天峻县高原型藏羊不同年龄主要生产性能测定[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1):13-14.

[2]许正林.天峻县高原型藏羊资源调查[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4):73.

[3]马玉林.天峻县高寒有机羊肉标准化生产的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08(增刊):237-239.

[4]张万民,孔占林,保善科,等.谈海北州藏系绵羊本品种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J].青海草业,2009(3):27-30.

2011-05-09

(责任编辑:

刘 娟)

猜你喜欢

公羊畜牧业高原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春满高原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