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民生味”
——2011年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侧记

2011-05-21崔银娜实习生

民生周刊 2011年37期
关键词:博会民生作家

□ 本刊记者 崔银娜 实习生 郭 璇

崭新的红毯,诱人的书香,这里是书的海洋。8月31日至9月4日,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初秋的北京,时晴时雨;新国展中心,如火如荼。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海内外出版单位前来参展,约20万图书亮相书展。

此届图博会上,数字出版、手机阅读成为大众阅读新风景;“中国作家馆”的文化活动成为文化惠民的榜样;《民生周刊》杂志首次亮相图博会,引人关注。5天的图博会,参展、参观者云集,其中弥漫的人文关怀、散发的浓浓民生味道,使普通大众成为图博会的直接受益人。

“数字”成亮点

本届图博会的最大亮点,是数字出版。在这个文化快餐年代,数字阅读相对于纸质书阅读而言,既快捷又方便。近年来,纸质书籍的阅读率连年下跌,而数字阅读率日益增长。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也表示,国际大型出版企业数字化进程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大众、专业、教育三大出版领域齐头并进,电子书的兴盛成为了数字出版的最大亮点。

为了适应这一潮流,在此次博览会上,多家国内数字出版基地与企业集中展示了中国数字出版成果。在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河北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等传统出版单位展区,记者看到,除了一排排新书引人驻足之外,LED高清彩屏互动以及其它电子阅读器也颇引人注目。工作人员不停地向参展的观众展示和介绍着I-book阅读器、点读笔、按需印刷等数字出版的最新成果。

此外,数字出版企业如同方知网、盛大文学等连同汉王、方正等电子阅读器企业的展柜前,也不乏参观者身影。

如何处理数字出版中的版权和收益问题?图博会上也有展示。数字图书门户番薯网以独特的数字出版推广模式展示了安妮宝贝新作《春宴》的电子书运作方式。据介绍,该书运用DRM版权加密技术对电子书进行版权保护,尽管电子书比纸质书提前一周发布了部分内容,但因为整合了百度文库、搜索引擎等网络推广资源,既有效防止盗版,还有力地促进了正版电子书的销售。

近年来,手机阅读也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次图博会上,这种新兴的阅读形态也迎来了收获的时节。9月1日,在“中国作家馆”,由中国作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指尖传递,红色记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手机文学征文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表示,此次活动探索了手机文学新的内容形态,也探索了红色文化新的传播方式。

“人文关怀”受追捧

孩子是图博会从来都不会忽视的一个群体。儿童读物的纷繁多样,令刚刚开学的孩子们有了别样的期许。

“笨笨猪很笨,但它过得比谁都快活。在小熊的生日会上,它因为贪吃,吃光了所有的毒蘑菇,却因此救了生日会上所有动物;它睡觉打呼噜像打雷,居然吓退了想来吃掉兔子的大灰狼;它见市场上的盐蛋好卖就让鸭妈妈喝盐水,结果被鸭妈妈啄胖了屁股;为了让老鼠改掉好吃懒做的坏毛病,它鼓动老鼠去啃书上的道理,塞满了老鼠的脑袋,轻而易举地就把老鼠的脑袋给换了……”

这是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亲爱的笨笨猪》里的一段话。这位深谙少儿内心世界的女作家来到图博会,与希腊儿童文学作家阿曼塔一起做客作家馆,畅谈各自对儿童世界的想象。

不仅如此,今年的图博会上,也处处散发着文学所赋予的特殊的人文关怀。来自北京太阳村的孩子们也穿着统一的表演服装来到了图博会。他们感谢大家对太阳村的关怀。这群有着特殊经历的孩子也受到了特别的关爱。在作家馆,作家们以图书为赠,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杨红樱的名作,或许会成为他们一份独特的“心灵鸡汤”。

《民生周刊》展台前,人气旺盛。

一位老者在《民生周刊》展台前仔细阅读。

图博会上,一位头戴米色鸭舌帽、身着粉色上衣的八旬老人引起了大家的“围观”。这位老人满面红光,有“阳光的味道”。他就是“巴巴爸爸”之父法国漫画家德鲁斯·泰勒。1970年,德鲁斯·泰勒和他的妻子安娜特·缇森一起创作“巴巴爸爸系列”图书的第一部《巴巴爸爸的诞生》出版,自此该书风靡世界。“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可爱又善良的形象、充满幽默感和人文情怀的语言,这部漫画系列不仅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许多大人也是它的拥趸。

《民生周刊》引关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一种分享。本届图博会也迎来了不少新面孔。其中《民生周刊》杂志带给了大家一份“意外和惊喜”。

43期杂志是沉甸甸的果实。在《民生周刊》迎来她一周岁生日之际,图博会的首次亮相,便引来诸多的关注。

坐落在新展馆西区的《民生周刊》展台醒目大方,以红色系为主的展板,颇引人注目。展柜按顺序整齐地放着过去一年来杂志社出版的所有期刊。

“民生周刊,是刚刚出来的吗?”一位戴着花镜的老者驻足而问,“对,我们创刊已经一周年了,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时政新闻刊物,主打‘民生’品牌。”工作人员上前热情地介绍。

“你们主要刊登哪些内容?”一位参展的同行也颇有兴趣地问道,“我们以‘民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关心的焦点、党政关心的热点’为主要报道内容。表达民声,传达民意。”

“你们主要面向哪些人群?”

“主要走哪些发行渠道?我在哪里能买到?”

“有没有印刷方面的合作意向?”

“我是中央电视台负责广告营销的,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在广告方面开展合作,这是我的联系方式。”

……

“你们杂志多少钱一本?我想要两本。”一位提手提袋的先生表示。“对不起,我们的杂志这次主要是展示,按照图博会规定不做展销。不过为了感谢您的关注,我们送您两本杂志。”

短短几天,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不少人对《民生周刊》有了认识和了解,购买者、欲合作者不乏有之。

在《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辑蒋秀生“走出去”以及“开门办刊”的理念引导下,杂志社品牌推广部的同仁们积极筹备,图博会的首次亮相即迎来开门彩。

猜你喜欢

博会民生作家
作家的画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直企首探进博会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