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大盘状红斑狼疮伴白癜风1例

2011-05-18刘久利白彦萍尤立平王玉玲朴珉贞杨顶权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盘状鳞屑红斑狼疮

刘久利,白彦萍,尤立平,王玉玲,朴珉贞,杨顶权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主因头颈部及腰背部红斑伴瘙痒10年余,加重半年,于2010年7月1日就诊。10年前染发后于头皮、后颈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水疱消退后逐渐演变为片状粗糙红斑,伴有瘙痒,于北京某医院诊断为“染发皮炎”,治疗效果不佳;7年前腰部出现类似皮损,形状不规则,呈地图状。头皮、后背及腰部红斑基础上疣状增生,脱屑,自觉瘙痒剧烈;同时腰骶部和大腿外侧出现片状白斑。1个月前于北京某医院行红斑处皮损病理检查示:表皮明显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毛囊角栓形成,基底层灶性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水肿,血管周围少许慢性炎细胞浸润,符合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改变。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0年7月7日收入我科。38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双侧下眼睑出现水肿性红斑,对称性近端肌肉肌力减弱,于北京某医院诊断为“皮肌炎”,予激素等药物治疗,后皮疹逐渐消退,至今未复发。

体格检查:消瘦,心、肺、腹均未发现异常。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直径1.0cm~1.2cm,活动度可,轻压痛,境界尚清,四肢肌力可,肌肉无压痛。皮肤科检查:整个头皮可见红斑基础上疣状增生,色素减退,头发稀疏(图1a);颈背部及腰部可见大片增生性斑块,苔藓化明显,边缘呈暗红色,中央可见散在色素减退斑;皮损上可见点状糜烂和血痂,表面黏着鳞屑,剥离鳞屑可见扩张的毛囊口(图1b)。腰骶部和大腿外侧可见数片大小不等的瓷白色色素脱失斑,面积最大者约12cm×25cm,边界清、不规则,其上毛发变白(图1c)。

图1 巨大盘状红斑狼疮伴白癜风患者治疗前皮损

头皮、面部、颈部及背部多点皮损活检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毛囊角栓,棘层肥厚,基底膜增厚,可见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水肿(图2a),阿新兰染色显示胶原纤维间可见黏蛋白沉积(图2b),符合盘状红斑狼疮组织病理学改变;右肩部肌肉活检:表皮轻度萎缩,真皮浅层水肿,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少数肌纤维变细,核链形成,肌纤维间小血管周围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肌束间隙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聚集(图2c),符合皮肌炎恢复期组织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肿标五项未示异常;ESR 77mm/h(0~15mm/h),IgG 1970mg/dl(694 ~ 1620 mg/dl),凝血四项 :Fib 4.88g/L(2~4g/L),APTT 53.9秒(28.0~43.5秒);蛋白电泳:白蛋白ALB 40.8(52~63),血清α1球蛋白2.90(4 ~ 5),α2 球蛋白 15.10(6 ~ 9),β 球蛋白 8.10(9~ 12),γ球 蛋 白 33.1(15~23);ANA、ENA谱、抗ds-DNA未示异常。肌电图示:右侧胫前肌、髂腰肌MUP多相波增多,余神经、肌肉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肝囊肿、左肾结石;胸片、心电图未见异常。

图2 巨大盘状红斑狼疮伴白癜风患者组织病理

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皮肤科诊断为:①盘状红斑狼疮(头皮及项背部),②白癜风(腰骶部及大腿外侧)。治疗:给予卡泊三醇和卤米松乳膏外用2周,全疗程予复方倍他米松病损封闭1次,口服曲安西龙片24mg/d,同时配合益气活血化瘀、散结止痒中药,3天后瘙痒明显减轻,2周后皮损变薄,鳞屑减少,红斑变淡,未见点状糜烂和血痂(图3)。白癜风未予治疗。

图3 巨大盘状红斑狼疮伴白癜风患者皮损治疗后

讨论

巨大盘状红斑狼疮伴发白癜风临床鲜见报道。盘状红斑狼疮病程持久,一般发生于年轻人,患病率男女比为1:2,其特征为暗红色斑,附黏着性鳞屑,延伸至扩大的毛囊,除去鳞屑,其下有毛囊角栓覆盖,外观倾向于地毯钉或猫舌,伴有表皮萎缩、毛囊扩张和角质栓,常见毛细血管扩张,损害愈合后有明显瘢痕[1,2]。

本例患者皮损发生于头皮、后颈部及腰部,表现为典型的盘状红斑狼疮皮损,加之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巨大盘状红斑狼疮诊断明确。国内曾有学者报道白癜风并发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3,4]。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特发性色素脱失斑,病程慢性。好发于易受摩擦及阳光曝晒的部位以及皱褶部位。自身免疫与白癜风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国外报道的20~30%白癜风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5]。本例患者后背皮损上及周边色素减退与白癜风无关。

考虑患者盘状红斑狼疮与白癜风并发,免疫机制可能起了重要作用[3]。盘状红斑狼疮局部治疗为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及皮损内注射,最安全和最有效的系统疗法是抗疟药,首选羟氯喹,如3个月后未见疗效,可改为氯喹[2]。董军等[4]报道白癜风伴发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一例,予氯喹口服及皮损局部外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取得较好效果。

本例患者首先予以复方倍他米松病损封闭可以快速抗炎止痒,抑制增生;口服曲安西龙片24mg/d维持治疗;局部外用卤米松乳膏和卡泊三醇抗炎、抗角化,同时配合益气活血化瘀、散结止痒中药。上述方案达到了迅速止痒,很快控制病情的目的,3天后瘙痒明显减轻,2周后皮损变薄,红斑变淡,曲安西龙12mg/d维持,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朱学骏, 孙建方译. 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 [M]. 3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776-777.

[2]徐世正主译. 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 [M]. 原书第9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68-170.

[3]周萍英, 朱慧琴, 韩菁. 白癜风并发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 35(7):463-464.

[4]董军, 吴晓敏, 董晓燕. 白癜风并发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 34(1):21.

[5]王侠生, 廖康煌. 杨国亮皮肤病学 [M]. 1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651.

猜你喜欢

盘状鳞屑红斑狼疮
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鳞屑程度与维吾尔医体液(helit)学说关系△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
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价值分析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